水稻储存保管技术研究

2014-11-28 00:09马艳黄妍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年2期
关键词:保管储藏水稻

马艳 黄妍

摘要:我国产后储粮损失达8%~10%,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粮食储存保管水平对于减少产后损失、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水稻为例研究其储存保管技术,阐述水稻储存保管的主要特点和技术内容,介绍水稻储存保管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水稻;储藏;保管;产后损失;霉变;结露

中图分类号:TS2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2-0081-02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在3 000万hm2以上,产量突破2亿t。一直以来,农民采用简易的储粮装具(如编织袋、围席囤等)储存粮食,有时甚至在露天堆放,导致虫害、鼠害、霉变等损失。据调查,我国产后储粮损失达8%~10%。以我国2.4亿多农户计算,每年农户储存粮食损失达1 500万~2 000万t,直接经济损失为180亿~200亿元,相当于一个粮食主产省的粮食年产量。因此,水稻的储存保管是减少产后损失、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环节。

1 水稻储存保管的主要特点

我国稻米一方面当年加工供给消费者,另一方面存储起来备用。水稻的籽粒具有完整的内外颖,保护着易变质的胚乳部分,对虫、霉、湿、热具有一定的抵御作用;同时,内外颖水分较米粒低,使水稻相对易于储藏。但是,水稻也具有不利于安全储藏的特性:一是后熟期短。一般籼稻无明显后熟期,粳稻后熟期只有4周左右。同时,稻谷含水量在23%~25%即能发芽,无后熟期的稻谷一旦收获期内遭遇连绵阴雨而无法及时收割、脱粒、整晒,则在田间即可生芽;新稻谷入库后如受潮或淋雨,也易生芽霉烂。二是易沤黄。水稻收获后堆放场头或因雨未及时干燥,极易被微生物侵蚀,导致稻堆发热、米粒变黄、品质变劣、食味变差。三是怕高温。水稻在曝晒或较高温度下烘干容易爆腰,导致加工的大米碎米率高、出米率低,同时粘度降低、脂肪酸值增高,出现陈化现象。稻谷中以籼稻最稳定,粳稻次之,糯稻最易陈化。四是易结露。新收稻谷呼吸旺盛,入库后原始粮温高,上层粮温有时超出仓温10~15 ℃,如不及时处理很容易结露。若此时气温下降,结露现象会更加严重。晚稻收获正值低温,不易干燥,往往入库水分较高,翌年2—3 月份容易因粮堆内外温差悬殊而形成结露现象。

2 水稻储存保管技术内容

掌握储存水稻的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保管损失。

2.1 控制水分,保证粮质

稻谷安全贮藏的重要条件是使其含水量由收获时的24%~26%,经过干燥处理降到12%~14%,并使空气的相对湿度达50%~75%,这样才能长期贮藏。因此,稻谷入库前应先进行自然干燥。稻谷安全水分的标准应根据品种、季节、地区、气候条件而定,一般籼稻在13%以下,粳稻在14%以下。要保证入库稻谷的质量,杂质和不完善粒越少越好。长期储存前要对水稻进行初清,去除秸秆和杂质。散集时四周要用麻袋做墙,便于清除雨雪。保管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粮堆温度,使其不超过15 ℃,否则易发烧捂粮。如发现温度过高,应及时倒堆散热或烘干。

2.2 清除杂质,适时通风

水稻中含有稗子、杂草、糠灰等杂质,这些物质有机质含水量高、吸湿性强、载菌多、呼吸强度大、极不稳定;而糠灰等杂质又使粮堆孔隙度减少、湿热积集堆内不易散去,导致大米发热霉变,可从异味、出汗、发软、色泽鲜明、起毛、起眼、起筋等现象观察到发热霉变的发生。因此,稻谷入库前应充分晾晒或烘干,并严格过筛或风选,以清除杂质,将杂质含量降到0.5%以下。必要时对稻谷实行分级储藏,以提高储藏的稳定性。新水稻呼吸旺盛,粮温及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以使粮堆内外温差加大,散发粮堆湿热,防止结露、结霉。

2.3 低温密闭,科学管理

新稻谷呼吸旺盛,粮温和水分较高,因此要注意适时通风、降温、降湿。秋粮入仓后如遇气温骤降,则易在粮堆表面发生结露,使表层粮食水分增高,不利于储藏。此时应加强通风,深翻粮面,以散发粮堆湿热,降低表层储粮水分。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通风,使粮温降到10 ℃以下,水分降到安全标准以内。在春季气温上升前进行压盖密闭,以利于度夏。

3 水稻储存保管的注意事项

3.1 收获前下午收割

等到稻谷充分自然成熟后,在下午收割,这样可以保持稻谷表层基本干燥、稻谷水分较低,整晒时不易发生曝腰,稍加整晒就可以进行安全储存。

3.2 收获后不宜曝晒

谷壳和内部糙米的成分与结构不同,两者的膨胀系数有差异。新稻谷壳薄、受热快,若曝晒极易因受热不均而发生曝腰现象,导致加工后的大米裂纹粒多、碎米多,影响商品价格和食用品质。应以通风晾晒为主,施行“晒堆结合法”,即每次选在上午或下午晒谷3~4 h,然后将其立堆存放2~3 d,再进行晒谷,使其水分降至14%以下。

3.3 完全成熟后再加工

新粳稻一般在每年的秋季收获,日光照晒相对较少,收割的机械化程度高,容易出现水分高、杂质多、谷外糙米多的现象,导致储存时呼吸旺盛、发热霉变、易沤黄、易劣变,因此对储藏管理要求十分严格。粳稻收割后一般要储存1个月左右,使稻谷完全成熟后再进行加工,这样加工出的稻谷碎米少、成色好,煮出的米饭色、香、味俱全。

3.4 选择适宜干燥方法

稻谷干燥分为天然干燥和人工干燥。天然干燥是将稻谷摊于晒场上,在阳光下翻晒2~4 d,使其含水量降到14%以下,然后入仓贮藏。但有些地区收获时如遇雨季,就必须采用人工干燥。

3.5 注意水稻品种差异

不同水稻品种在储藏中品质劣化程度和时间等存在明显差异,存储时间短的仅几个月、长的达几年。一般储存条件下,水稻翌年开始陈化变质,表现为胚乳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如游离脂肪酸增加、淀粉组成细胞膜硬化,米粒组成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使水稻在外观、品质等方面发生劣变,加上水稻大量长期存储会逐年增加成本,直接影响商品价值和企业效益。

3.6 采用贮谷储藏方法

水稻的贮藏分为贮谷和贮米两种,在我国以贮谷为主。贮谷因有谷壳保护,可以使稻米的食味较易保持且耐贮藏。贮米有利于食用但不宜储藏,因为大米失去了外层保护组织,胚乳全部暴露,易受外界湿、热等不良条件的影响和虫、霉侵害。含糠多的大米,其储藏稳定性小于含糠少的;加工精度低的大米,其储藏稳定性小于精度高的。碎米多的大米吸湿性强,其储藏稳定性差。米中的糠及碎米会减小米粒之间的空隙,使湿热不易散发,容易引起大米发热。如果贮藏条件好,贮谷和贮米没有米质上的差异。无论贮谷或贮米,仓库必需具备干燥不易受潮、阴蔽低温、空气流通、结构坚固严密等特点。

参考文献

[1] 罗正友,任燕平,刘廷胜,等.研究糙米储藏特性启动我国糙米储藏工程[J].中国稻米,2004(2):34-36.

[2] 周惠明.谷物科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 郑先哲.我国大米品质现状与最新实用保鲜技术[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4(4):10-12.

[4] 李文辉,陈嘉东,张新府,等.稻谷保鲜储藏技术应用研究[J].粮食储藏,2010(3):20-22.

[5] 费俊华.水稻储存方法的研究和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213.

[6] 黄妍.谷物干燥机械化技术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1):42-43,46.

猜你喜欢
保管储藏水稻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胡萝卜冬季储藏注意事项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桃如何储藏
浅谈影响基层博物馆文物保管水平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便于储藏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