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探讨

2014-11-28 07:29
关键词:宫缩丁三醇孕产妇

汪 波

(山西省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山西 太原 030012)

产后出血是产科危急并发症之一,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产后出血占首位,严重威胁着孕产妇的生命健康。作为乙肝病毒感染大国,我国孕妇产前检出HBsAg携带率为6%~15%[1]。而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有不良影响,尤其存在肝功能异常,产后出血率约为8.45%,明显高于正常人群[2]。通过有效的干预、治疗可降低子宫切除率、输血率和孕产妇的死亡率。产后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3]。当前,治疗产后出血的主要方法为持续按摩子宫、卡孕栓等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不能产生效果时,就改变应用宫腔填塞纱条、结扎双侧子宫动脉等方法进行治疗。在情况紧急有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但是这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本文对我院2012年0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2年01月~2014年6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共计56例,所有患者均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8.5±2.2)岁;孕周为30~42周。其中,剖宫产16人,阴道分娩40人。肝功能正常为48人,肝功能异常者(轻、中度)8人。

1.2 方法

出血量采用容积法+估重法。产后出血诊断标准以第8版妇产科学标准: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量≥500 ml,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量≥1000 ml,确诊产后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所致,且临床上,对于剖宫产患者常规宫体注射并静点缩宫素20 U,阴道分娩患者肌注缩宫素20 U,并给患者子宫持续按摩无效后。医护人员对阴道分娩的产妇宫颈注射0.25 m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对剖宫产患者宫体注射0.25 m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并根据产妇实际情况,15 min后可重复注射。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表示,均数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首次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患者的宫缩能力增强,出血量显著降低;有效:第二次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30 min后,患者的宫缩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出血量减少;无效: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多次进行注射后,患者的宫缩能力没有任何的改变。

2、结果

2.1 疗效

用药后有50 例患者疗效显著,显效率为89.28%,2次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有4例患者产生了一定疗效,2例患者经过多次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没有任何的效果,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出血减少。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显效率89.28%,总效率96.42%。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效果在分娩方式不同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不同分娩方式使用前后出血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肝功能异常组产后出血量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出血量(见表3)。

表1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不同分娩方式中的效果比较

表2 不同分娩方式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前后出血量比较()

表2 不同分娩方式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前后出血量比较()

表3 肝功能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2.2 不良反应

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均不明显,出现不良反应后没有经过特殊的处理,24 h以内基本上能够缓解。

3、讨论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升高及反复流产人数的增多,瘢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也随之增加,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不断升高[4],严重威胁着孕产妇的生命健康。而造成产后出血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宫缩乏力[5]。而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孕产妇,特别是肝功能异常的孕产妇,由于肝脏是一个重要的造血器官,妊娠期肝脏负担加重,可引起肝功能受损,导致一些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Ⅴ、Ⅶ、Ⅸ、Ⅹ因子合成减少,血小板数目减少、功能低下,从而进一步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因此,对于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产妇,应用促进子宫收缩的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我们对产后出血的患者应用及时、科学的治疗方法是很重要的。在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要对此加以重视,但是有些患者的出血量比较轻微,不容易被发现,导致患者失血过多,严重的甚至出现了休克的情况,从而耽误了最佳的救治机会。

在临床中对于宫缩性乏力出血,治疗的方法主要是给患者肌注或静点缩宫素,并且给予患者子宫进行持续性的按摩,以便达到有效控制出血的目的。但是有些患者经过常规治疗无效。因为米索前列醇的不良反应比较多,效果不理想,在临床中不适合首先给患者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末研制合成前列腺素F2α衍生物的氨丁三醇盐溶液,能使子宫平滑肌较强的收缩,使子宫进行强直的收缩,迅速使子宫胎盘剥离面的血管闭塞,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为患者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后,用药后使患者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用药后7 min开始产生作用,15 min后药物就能够达到最高的浓度。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传统的前列腺素类物质进行对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结构上用15位甲基取代原来的羟基,使半衰期延长,药物的水溶性比较强,生物活性也显著增加,这就使得能够使患者的用药剂量显著减少,也较少的引起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并且能够使子宫平滑肌产生持久的收缩作用,对顽固性的产后出血有较好的疗效。Dildy等研究报道显示:对12个医疗机构、237人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其有效率高达94.4%。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最大的应用剂量为1.25 mg,97%的患者用量为0.25~0.5 mg。本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总有效率96.42%,与文献数据接近。总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疗效较好,用药安全、高效、迅速、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傅朝霞.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23).

[2]蔡海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难治性宫缩乏力性出血中应用的体会[J].中外医疗,2011(31).

[3]曹建平,薛桂香.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于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与时机选择[J].中国妇幼保健,2013(26).

[4]郭卫东,王云嫦,张晓静,梁丽笙,孔志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中的价值及使用时机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2).

[5]何桂华,张翠琼,陈健飞,王冬梅,刘 娟,蔡冬萍.欣母沛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J].现代医院,2012(07).

猜你喜欢
宫缩丁三醇孕产妇
综合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间苯三酚联合硫酸镁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利托君治疗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Foleys导尿管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