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真实”战场

2014-11-28 20:06刘逢安
现代兵器 2014年11期
关键词:指挥所炮兵火力

刘逢安

系列演习七亮点

“火力”-2014系列演习呈现出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出动兵力多、参演装备全、远程机动距离远、实战化程度高、问题导向鲜明等7大亮点。

从7月15日开始,跨越夏秋两季、持续3个月的10场陆军兵种部队跨区基地化演习,相继在东北、华北、西北、鲁北和塞北等地展开。6大军区的10个炮兵、防空兵旅参演,出动兵力2万多人,炮兵、防空兵所有武器装备全部在演习中接受实战检验。部队远程机动平均2600多千米,最远机动里程4300多千米。

据了解,仅战场机动阶段,10场演习中,导演部计划导调和临机导调相结合,构设了卫星过顶、遭敌地面特战袭扰、变换行军路线、空中远程火力打击、模拟化学武器袭击、信息干扰压制、指挥所被敌精确制导武器锁定等80多组“情况”,全面检验指挥员临机决断能力、指挥控制能力和应对复杂战场情况能力。

演习中,100多名由相关院校、训练基地教学骨干、训练专家组成的导调队伍,依托“炮兵、防空兵千分制检验评估标准”,实时采集上千个考评点的数据,通过导演部讲评、专家点评和部队自查,共查找出33类1000多个不符合实战要求的问题。

摒弃和平陋习贯穿演习全程。陆军兵种部队多年来习以为常的阵地配置队列化、一个阵地打到底、目标性质单一、固定靶标航路、雷达长时间开机等和平陋习被一一剔除演兵场,我军陆军炮兵、防空兵部队演习正在发生着从应考到“应战”、从打靶到“打仗”的深刻转变。

演习专家组组长、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张攀雄教授认为,整个“火力”-2014系列演习,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战的氛围更浓、实战的标准更高、实战的环境更真。

据张攀雄观察,演习中“情况”不断,逼着指挥员开动脑筋应对变化莫测的复杂战场态势;战场机动、作战筹划和作战实施,昼夜不间断连续实施,3天时间里参演官兵最多的只睡了6个小时;千分制评估标准、检验性考核方法,使参演部队高度紧张、压力巨大,不敢有丝毫懈怠;防空兵部队发射导弹,空中、地面干扰双管齐下,遇到恶劣天气仍按作战进程组织实施。

“过去炮兵、防空兵实弹射击,一般都要选个好天气。在如此真实的战场上,遇到啥天气就是啥天气,没的选择。”张攀雄说。

总参军训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火力”-2014系列演习,始终贯穿“重检验不重评比,重实效不重形式,重检讨不重输赢”的训练理念,突出作战指挥和技战术演练,突出随机导调、自主对抗和精确评估,突出实战标准和问题导向,全面检验部队实战能力,推进我军实战化训练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迈进。

把部队逼到墙角

7月15日,“火力”-2014·山丹演习在西北戈壁拉开战幕。参加演习的部队是刚刚组建不到7个月的西藏军区某防空旅。

这支首次出藏区到低海拔地域参加演习的部队,从4月份受领任务那天起,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在演习中“表现”一把。这三个月时间里,他们在家里摩拳擦掌、加紧备战,没有休息一个双休日。

7月3日,参演部队踏上“远征”的专列,向西北戈壁开进。部队经那曲、格尔木,穿过昆仑山口,越过唐古拉山,一路海拔忽高忽低,一路艰辛万苦。

经过5天6夜3500多千米铁路输送,到达预定火车站卸载。再经过200多千米摩托化机动,进入演习集结地域。

考虑到部队从藏区下来,演习导演部有人提出让部队达到集结地域休整半天再开始演习。

演习指导组组长、总参军训部副部长方北群说:“部队是来打仗的,不是来休整的。敌人会等你休整好了再来袭击你吗?”

还在“醉氧”状态的参演官兵,立即进入演习地域展开演练。

战场机动中,演习导演部设险局、出难题、找茬子,使初来乍到的防空旅处处受阻、步履维艰。

部队凌晨5时开始战场机动,刚行军不到5千米,前方就遇到了“地方车祸”,两辆货车“迎面相撞”挡住了机动车队前进的道路。

一名货车司机“满脸是血”躺在路边。参演部队医护人员立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火速前来救治伤员。

经过20分钟的救治,参谋长戴朝俊从车队中部位置心急火燎地跑到“车祸”现场,才发现伤员和车祸是导演部设下的“陷阱”。他立即用对讲机呼叫车队尾部的牵引车,绕道前方清理“车祸”现场,疏通道路。

从开始处置“车祸”到车队继续前进,整整半个小时。“平时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慢慢处理。但战时如果有敌方侦察、空袭则要快速处理,否则会影响全局行动。”一位指导组专家说。最终,该旅因为没有及时清理现场,打通道路,延误行军被扣分。

在接下来的演练中,遇遭化学武器袭击、遇敌空中卫星侦察、指挥所被炸侦察科长受伤、雷达遭遇强电磁压制等多组“情况”,使参演部队应接不暇,光是导弹发射阵地,三天就转移了5次。

陆空对抗演练阶段,蓝军出动2批10架次苏-30战机,低空、超低空与防空旅展开对抗,经过3个多小时“厮杀”,“蓝军”航空兵完胜“红军”防空旅。

9月21日,“火力”-2014·三界演习进入作战实施阶段。

上午10时许,总部指导组到“红军”基本指挥所指导演练。指导组组长、总参军训部副部长方北群与演习总导演、南京军区三界训练基地司令员陈富群,正在“红军”基本指挥所指挥方舱内向旅长刘金华询问演练情况。

就在总部指导组询问的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红军”接二连三收到上级通报,预备指挥所、后方指挥所相继被“敌”电子侦察分队发现,必须立刻转移。

面对如此战况,基本指挥所立即命令炮兵群观察指挥所,指挥预备指挥所和后方指挥所进行转移。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又收到“群观察指挥所暴露”、“基本指挥所被‘敌精确制导武器锁定”的通报,上级要求基本指挥所务必在10分钟内转移阵地、开辟新的战场。

接踵而来的“情况”,在旅长还在接受总部指导组和导演部询问的情况下,旅长、政委经过简短的商议后,当机立断,由政委秦道平迅速指挥部队实施联动转移。endprint

“四个具有指挥功能的指挥所全部被‘敌发现、锁定,被迫同时联动转移,对指挥控制部队提出了新的挑战,加上旅长不在位、通讯不畅、部队相隔较远、战场地形复杂等因素,我们只有利用军用手机、对讲机等简易的通讯设备,采取依托高地、树丛作掩护实施动中指挥等多种手段,对部队转移实施指挥掌控,按照预定时间抵达新的地域展开新的指挥机构的构设。”秦道平在接受采访时说,“遭遇这种情况,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感觉确实像在打仗。”

总参军训部部长郑和在指导“火力”-2014·山丹演习时说,兵种部队跨区基地化演习,要按照实战的要求,“使训练难到极致、把部队逼到墙角”,通过强、难、险的环境和任务磨砺摔打部队。

打靶到“打仗”的转变

战场上没有战术就没有生存。“火力”-2014系列演习,一改以往兵种部队演习演练注重“战斗”不注重战术的现象,全部采取合同战术演习的方式展开,把参演部队逼向真实战场。

参加演习的10支炮兵和防空兵旅,完成远程投送后,连贯展开战场机动、综合演练、复盘检讨、实弹战术演习和总结撤离等演练课目。

演练中,各导演部采取活导活演、随机导调方式,全程构设逼真战场环境,全面检验考评部队侦察感知、指挥控制、快速机动、火力打击、信息对抗和综合保障能力,使炮兵、防空兵部队演习演练实现了从应考到“应战”、从打靶到“打仗”的深刻转变。

一名参演部队指挥员感慨地说:“过去参加演习,关注点都在实弹射击,炮弹安全打出去了、打准了,就可能得高分;如今,演练全程在对抗中进行,课目设置、战场环境紧贴实战,‘战况逼得部队没有喘息之机!”

“火力”-2014·洮南A 演习中,北京军区65集团军某炮兵旅冒雨进行多型火炮实弹射击。导演部全程按作战程序推进,从严从难从险设局,引导官兵从靶场思维转向“战场”思维,把部队从训练场逼进“战场”。

实弹射击演练12个课目,全部采取不预设目标点、炸点随机显示的方式,改变以往只注重精度打击的模式,突出检验炮兵群长的指挥能力和群长、营长、连长的协同配合。

副总导演、第65集团军副参谋长田越说:“这次实弹射击从难局、危局、险局上感觉非常突出,完全按照实战的标准来设置,充分体现了现代战争的特点。以往是对一个目标一个目标打精度射击,而这次是对坦克集群14个目标进行同时射击,从捕捉目标这一项来说,官兵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可以说是高于大纲、严于大纲。”

第65集团军某炮兵旅参谋长宋敏涛坦然:“过去炮兵演习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打靶多,战术少。这次演习从远程机动到实弹射击,部队昼夜连续实施,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休息,锻炼很大,确实由过去的打靶,变成了现在的打仗。”

“火力”-2014·三界演习中,参加演习的济南军区26集团军某炮兵旅各个梯队抵达地域后,没有像以往演习那样集结休整,而是兵分多路、“化整为零”,在数百平方千米的战场上,进行紧张快速疏散隐蔽。

该炮兵旅副旅长说:“我们以往的演习,一般都是先‘安家后打仗。这次演习,全程实战化,处处是战场。我们到达集结地域后,第一件事就是进行疏散隐蔽,保护好自己。”

不出所料,一连刚抵达预定隐蔽区域,考验随即而来,连队装备突遭化学武器袭击,导调组要求在5分钟内快速完成洗消任务。官兵完成洗消任务后,随即变换新的阵地,展开隐蔽伪装。

可官兵立足未稳,“蓝军”无人侦察机快速升空,展开地毯式空中侦察,地面各种侦察袭扰手段也相继展开。面对蓝军的强力攻势,“红军”指挥员沉着应对,下达一条条指令,指挥各作战单元采取迷彩遮障、隐身示假、电磁干扰和电台佯动等战法,与蓝军展开了一场不见硝烟的对抗。

多方会诊查找问题

“火力”-2014·山丹,参演部队被挑出83个问题,“火力”-2014·潍北A,导演部指出参演部队65个问题,“火力”-2014·洮南A复盘检讨中上百个问题直指要害。“火力”-2014系列演习,突破“家丑不外扬”的禁忌,树立了鲜明的问题导向。

为全面精确评估部队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总部组织由60多名院校专家组成的信息采集员队伍,依托“炮兵、防空兵千分制检验评估系统”,实时采集上千个考察点的数据,组织参演部队进行检讨式复盘,暴露问题,查找短板,破除指挥控制手段单一、战术演习队列化和重实弹射击轻战术运用等习惯做法。

复盘检讨阶段,执行导演、防空兵学院教授王文发指出部队存在的83个问题,涉及阵地设置到作战指挥方方面面。

比如指挥员对电磁频谱管控不严,像过去演习一样,一占领阵地,新型导弹就把雷达开了机。王文发介绍,过去防空兵部队演习,都习惯一进场就打开雷达调试,防止最后实弹演练时出问题。其实实战中,防空导弹发射雷达只有在把握十足的情况下才能开机、迅速开火,否则很容易被敌军的反辐射导弹摧毁。一进阵地就开机,实际是未战先败。

“火力”-2014系列演习把剔除和平陋习,作为重要指导思想。阵地配置队列化、目标性质单一、固定靶标航路、雷达长时间开机等炮兵、防空兵部队演习演练中长期以来习以为常却直接关系战争胜负的细节毛病,都被毫不留情地一一晾晒出来。

在“火力”-2014·山丹演习中,不仅看不到红旗、标语,也看不到沙盘、投影仪、打印机。情况紧急时,命令由旅长口述,作战参谋用代码记录下达。指挥通信系统被摧毁后,导弹营各自为战,自主捕捉目标,下达拦截指令。“全力以赴,收益非浅。”5天下来,旅长郭庆波如此感言。

9月11日,“火力”-2014·潍北演习进入实弹战术演练阶段,参加演练的第13集团军某防空旅发射国产防空导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当阵地上响起庆祝的鞭炮声时,旅长杨文林却冷静而诚恳地说:“相比4发4中,演习中部队被挑出的65个问题更有含金量。”

9月22日,“火力”-2014·三界演习进入复盘检讨阶段。在参演部队进行自查自纠中,可谓“火药味”十足,大有“向我开炮”的味道。

参演部队旅长刘金华表示,总部集中机关、基地、院校的精兵强将,指导演习、导调演练、查找问题,是对我们全方位的指导帮助,我们是最大的赢家和受益者。

面对未来战场,我们的差距还有多大?实战化怎样才能有效落实,我们还有哪些工作需要改进和提高?

“火力”-2014系列演习虽已落下帷幕,但演习给我军陆军兵种部队军事训练的改革创新,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和现实的思考。

(编辑/万历)endprint

猜你喜欢
指挥所炮兵火力
战时指挥所
轻度火力
浅谈朱瑞对炮兵建设的贡献
炮兵测地训练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美媒称俄建设“大量”核指挥所
基于ADC和层次分析法的指挥所通信装备效能评估模型构建
模糊专家理论在炮兵指挥控制系统中的运用
颠倒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