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紧扣主题高标准

2014-11-29 14:22文图梁生树
当代陕西 2014年5期
关键词:集中学习全县干部

文图/梁生树(本刊记者)

礼泉紧扣主题高标准

文图/梁生树(本刊记者)

紧扣主题不走样,聚焦“四风”不散光,找准问题不跑调,立行立改不松劲,实现活动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

4月15日上午,礼泉县对超标公务用车集中拍卖,经过两个多小时激烈竞拍,17辆超标公务用车全部“易主”,包括一辆被群众称为“霸道”的越野车。

公务用车不再“霸道”,是礼泉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聚焦“四风”,立行立改之一斑。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礼泉县第一时间制订实施方案、部署各项任务,特别是在学习教育、征求意见环节,紧扣主题不走样,聚焦“四风”不散光,找准问题不跑调,立行立改不松劲,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

强“基”补“钙”夜晚读书忙

“这次集中学习的学风、态度和纪律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全身心融入教育实践活动、是否把自己摆进去的重要标尺。”

这是3月7日至9日,礼泉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法检“两长”等34名领导干部,利用周末时间在县教育培训中心进行集中封闭式学习时,县委书记孙矿玲提出的要求。

礼泉县坚持把思想武装贯穿始终,列出活动必学篇目,明确每周学习时间,在全县迅速掀起了集中学习《党章》、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中、省关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文件精神的热潮。

3月23日至2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来到他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礼泉县,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县委班子发挥带头作用,认识上高一层、学习上深一步、实践上先一着,自我剖析不留情面,开展批评要有“辣味”,整改落实动真碰硬,以模范行动带动党员干部转作风。

“刘云山同志提出的‘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工作劲头让全县干部倍感压力和动力。”一位参与调研的县级领导告诉记者。

一个月前,省委书记赵正永在礼泉县调研时特别要求,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列出专题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为活动开展起好步、开好局。

中、省领导的高标准、严要求,给礼泉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注入动力。

“用‘夜来读书忙’描写礼泉时下‘官场’八小时以外的情景应该比较准确。”县民政局党组书记苗好学笑称这种学习叫“倒时差”,主要目的就是不能因工作时间组织集中学习影响群众来办事。

县委组织部王康文副部长告诉记者,从动员会后,工作日的每天晚上18至20点的集中学习以及周三晚上的以考促学成了县级部门和各乡镇的“标准动作”。

针对农村党员的实际,县委学教办开出了“偏方”:村级党组织要开动广播、刷写黑板报,广泛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相关内容,利用晚上及农闲时间,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采取一帮一结对子、上门送学的方式学习;对流动党员,采取发送手机短信、邀请加入微信公众平台,邮寄学习资料等方式学习,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

县长王强民告诉记者:“通过学习,全县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解决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上的模糊认识,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拉网式”真听意见

“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密切联系群众,如果群众不能面对面向党员干部提意见,活动效果就会打折扣。”这是礼泉县在征求群众意见环节形成的共识。

前期调研征求和梳理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县里组织1000余名干部组成330个工作组,从3月中旬开始,对全县13万户群众进行逐户走访征集意见。

在县信访局挂职的李艳和两名同事,用两周时间走访了新时社区东南村的256户村民,大多利用村民吃午饭和晚上时间进行。李艳坦言,刚去时村民的态度是“懒得和你说,说也白说!”等她们带回去的意见和建议陆续得到反馈时,村民就开始“笑脸相迎、茶水招待”。

“其实你敬群众一尺,群众就会敬你一丈。”这是李艳对这次下访的深切体会。

和李艳相比,县委书记孙矿玲的下访被村民们“寄予厚望”。

“现在家家户户电器多了,村里用电老跳闸,改造工程总是拖延。”“灌溉的水渠有破损,都和水利部门说了好几次了,就是没结果。”“干部下来的太少,好些我们都不认得”……4月1日一大早,孙矿玲就赶往该县阡东镇,与来自各村的12名党员代表围坐而谈,听取意见。

座谈会持续了一上午,许多党员都是多次发言。面对群众的“难听话”,孙矿玲边听边记,不时回应,态度诚恳。党员代表张海娟说,“看来你是办实事的人,和你多说点情况。”

“老百姓理解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说话有人听,听了有效果。”午饭时,孙矿玲捧着一碗打卤面与干部群众边吃边聊,“今天逐条对照群众的批评,每条都能说明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像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多次反映没有解决,说明主管部门存在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对县领导不熟悉,说明我们下基层太少,还不够贴近群众。”

考虑到群众的顾虑,礼泉县利用民情呼叫热线、手机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平台、腾讯政务微博、网上民情吧、监督举报电话等途径,畅通多种渠道,以“背靠背”的形式,让群众把不愿当面说的话、不敢提的意见和诉求表达出来。

通过多形式、多维度,不漏村、不漏户、不漏人,全覆盖、拉网式地听取群众意见,全县共征集整理出涉及县级领导班子及个人“四风”问题、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问题、基层组织问题、民生问题的意见建议4方面20类271条,为后期的整改落实确定了“靶心”。

整改“硬”骨头下“重手”

礼泉县边学边查边改的效果体现在对群众意见建议整改的“力度”和“速度”中。

群众对干部“走读”问题意见强烈。

4月15日晚19点,记者随礼泉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李明对乡镇干部驻镇守岗情况进行突击检查。五菱面包车开出县委大院,司机询问李明后才知去西张堡镇。

到了镇上,只见会议室里灯火通明,镇党委副书记徐小光正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书记和镇长不在场。经查看二楼小会议室,只见镇党委书记张全胜、镇长曹宏涛正召集村干部调解两村间土地流转纠纷。

张全胜说,他们现在不仅解决干部的“走读”问题,还要解决“走心”问题。干部光住在镇上还不够,要将晚上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除了学习,一些会议和公务,他们也有计划地安排在8小时以外。

返回途中,李明告诉记者,礼泉县发文明确工作纪律,成立了20个检查组由县级领导带队,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在网格化便民服务中心,还可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点名检查。一年内三次无故不在岗的乡镇干部就要“腾位”。

部分信访案件长时得不到妥善处理,群众很不满意。

全县梳理出68件信访积案,全部由县级领导包抓。常务副县长杨冲锋包抓的群众反映花半里等三个楼盘天然气初装费、网络、银行按揭乱收费问题,经过不到一个月的调查核实已进入多收款返还阶段,并在全县举一反三,普查同类问题。

记者从县信访局了解到,68件信访积案已有30件办结。现在实行一月一汇报、一季度一总结信访办结制度,每个季度对信访案件进行重新分包。目前又有11件重点信访案件处在“待分包”状态。

公务用车、办公用房超标是群众诟病最多的问题,礼泉县果断下“重手”。

在17辆公开拍卖的超标公车中,有一辆2013年启用的长城汽车引起记者的注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拍卖前有人认为这辆车刚启用,拍卖有点不划算,但县上的态度很明确,只要超标就没有“特殊情况”和“例外”。

这种“不留后路”的做法得到了竞买人的“契合”。

记者在礼泉县昭陵社区看到,原来26平方米宿办合一的书记办公室,整改后变成了综合办公室,三个人在里面办公。社区书记闫玉皎说:“原来是宿办合一,面积还是有点超标。整改之后,采取隔离、整合办公室,面积已经不超标了。”

针对一些机关单位干部“吃空饷”、窗口单位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玩游戏、收费行业“三乱”行为等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在全县执法机关、服务行业、窗口单位集中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所有便民服务中心实行轮休制度,节假日正常办公,确保群众办事随到随办。

思想认识不到位不放过、学习不到位不放过、听不到真话不放过、解决不了问题不放过,这四个“不放过”是礼泉县扎实做好学习教育、征求意见环节的“硬”要求。

猜你喜欢
集中学习全县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绛县:开展集中学习岗位练兵活动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册亨县关工委“夕阳红”宣传队特别党支部组织集中学习
疏通社区远教“最后一公里”
“现在完成进行时”集中学习策略刍议
干部任免
妙笔生花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