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协同培养研究

2014-12-01 00:01刘蕴莲
世纪桥 2014年11期
关键词:职业素质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蕴莲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高职生职业素质的相对欠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协同发挥课程体系教育功能,强化理论认同感;协同强化管理育人机制,培养学生遵纪诚信职业素质;协同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的校园文化活动,全方位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协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职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质;高职学生;培养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学习和创新方面的素质等。一般来说,大学生(本文指高职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职业素质。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工作后职业素质的表现却不容乐观。党的十八大报告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容无论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完全涵盖了一个人的职业素质的综合要求。因此,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是时代赋予的课题。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质培养的认知现状

调查研究分析是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以及科学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厘清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认同、对自身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目的以及方法途径等,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课题组就相关问题对大学生发放了8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84份,有效率为98%。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表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内容不了解的占46.7%,模糊知道的占41.3%,只有1%左右的同学非常了解。认为当今高职大学生就业后什么最重要,35.1%的学生认为具有实践工作经验最重要,但对职业素质非常了解,并要努力培养和提高的占14.29%。而较少用实际行动去提高自己职业素质的有59.7%。认为哪些途径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时,83.1%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是有效途径,但问到在学校举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如班团日活动、主题演讲、征文等校园文化教育活动时,表示勉强参加的为29.8%,不感兴趣和不会参加的占33.7%。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质教育中,对所在的院系与学校团委、思政部、学生处等部门协同搞相关教育活动的,非常和比较赞成的占69.2%,认为协同教育可以增强教育力度、提高教育效果的占52%。

以上数据说明大学生一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述的三个层面的内容缺乏了解,宣传教育工作滞后。二是大都缺乏以实际行动去提高自己职业素质的意识,需加强教育和引导。三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活动不感兴趣的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需要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四是大学生对各部门协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大都持赞成态度,并认为可以增加实效性。此外,部分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素质也不容乐观,缺乏正确的职业理想以及敬业奉献、诚信友善等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引领,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优秀职业素质的养成

2006年11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提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1]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社会大背景中,具有优秀职业素质的人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富强、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优秀职业素质不是一蹴而就,它是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实践、自我修炼而养成。面对部分大学生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导致职业观的扭曲,或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或缺乏工作责任心、频繁更换岗位,或有失诚信影响了企业与个人的发展等等。同时,不可否认在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中又缺少明确的目标和引领导航。

每个大学生都想成长成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一个人的职业素质要求具有天然的联系,是促成大学生优秀职业素质养成的指航明灯。大学生只有心中具有成才的大格局,明确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建设目标,心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追求,清晰并准确把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成才及做人的目标准则,才不会迷失方向,并为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目标而读书,从而自觉形成优秀的职业素质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习近平指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2]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大考察讲话中又指出:“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最高境界,是建设强大国家、形成良好社会公德、净化社会风气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行动指南,每一个公民必须要铭记心中并自觉地践行。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佼佼者,更应是自觉践行的模范。但由于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崇拜和羡慕西方的所谓自由、民主、平等扭曲的价值观,而对符合中国国情的价值观则不感兴趣,甚至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因此,简单说教、难以入脑入心。“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4](P.1515)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上说,它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如果只是从理论到理论不贴近学生的实际,是不易被学生所认同和掌握。就业是每个大学生的必由之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与大学生职业素质相结合开展教育活动,就是与大学生的客观实际需要相结合,具体而又贴切他们的实际,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所在和育人的目的,并能促使大学生深刻体会和明确个人一生中走向成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一致。由此,在提升了职业素质的同时,也自然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三)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并走向成功的需要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人才济济竞争之下,用人单位通过多种途径严格选拔具有优秀职业素质的人才是顺理成章的。目前,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是不争的事实。而实践证明,如果从业者具备了优秀的职业素质,就能把握岗位的主动权,并能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素质,以适应社会和工作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打造优秀职业素质人才最有力的精神武器,是大学生就业和事业走向成功的重要砝码。大学生只要心系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建设目标,树立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秉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职业态度,就可以敲开求职的大门、坐稳自己理想的岗位、发展自己的事业并不断地做大做强。既我们常说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靠得住”,成为国家建设的应用型人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协同培养的路径

“所谓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使它们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5](P.58)协同效应是在系统内部各要素在非线性地相互作用,它的终极目的是要达到最大的教育效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协同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与学校党委、团委、学生处,各系部的党支部、团支部、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和社会相关部门合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有机协调的教育体系。从而产生教育合力,生成最大教育效益。同时减少管理和教育各部门在教育内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复和排斥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质培养主题,协同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是收到最大教育效益的有效途径。它是全方位协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质培养的有力平台。

(一)协同发挥课程体系教育功能,强化理论认同感

理论是否实现了其真正的价值,达到教育的目的,是一个从理论认知到理论认同、感悟、内化的复杂心理过程。一般来说,理论认同水平决定着理论价值的发挥,要达到体现理论观点的科学与实践价值的认可,首先必须学习、了解、掌握其理论,使理论入脑入心。而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实施是实现理论认同的主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丰富,需全方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育人平台。一是学校行政职能部门具有协同教学理念,要把握协同教育的大格局,将学生看成是一个整体。广泛发动深入开展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宣传活动。全体教师明要求,赋行动,形成协同促进大学生理论学习的氛围。二是发挥大学生必修的思政课理论解读主阵地的作用。以思政课学时到位、教师配备到位、教师素质到位为基点。教师要深入研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厘清其与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关系,担起理论宣讲的义务,从理论上解读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与大学生职业素质结合起来,以内在的需求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认知和学习热情,并净化他们的心灵,入脑入心。三是基础与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理念,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意识地融入到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四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3]由于高职院校学时、实训以及学生的基础等特殊原因,导致传统文化知识大都较浅薄,特别是理工科学生,需要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以弥补他们人文素养的欠缺。这也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达到认同的有效措施。五是激励大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理论文章,弥补不懂之处。通过多方协同理论教育学习,以达到全面、深化理解与认同的目的。

(二)协同强化管理育人机制,培养大学生遵纪诚信职业素质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职业素质。然而,在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不良网络文化等影响下,部分大学生意志力下降、向学心不强,纪律涣散、迟到早退、无辜旷课,考试作弊、诚信缺失,遵纪守法意识淡漠,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职业素质要求格格不入。如果若放任自流,必将习惯成自然,而期待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职业精神也勉为其难。因此,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人的要求建章立制,全方位协同教育、齐抓共管至关重要。如从严格考勤制度、诚信考试等入手,由学生处、团委、督导老师监督,任课教师、学生干部、班主任、辅导员等分工具体合作落实,形成全过程、全方位、规范性、实效性的育人格局。并与职业素质养成密切结合,加强管理和教育,提高认识,从而使大学生从思想上认识遵纪诚信不但是遵守校纪校规问题、而是关系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将是自己职业生涯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三)协同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的校园文化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校园文化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大舞台,其内涵丰富多彩,即有融入校风、教风、学风的精神层面,也有校园建筑、景观、设施等物质层面。只有多部门全员协同开展教育与建设活动,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实践中,首先,多部门协同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并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的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促使大学生主动了解其理论内涵及其与职业素质培养的相互关系,提高认识,加深理解,使之渗透到其情感、需求之中,以促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通过校园广播、网络媒体、共享网站、板报等进行宣传、解答以社会主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相关内容,坚持主流价值观占领校园传媒阵地,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陶冶情操、扩大教育面,使大学生在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再次,与院系合作寻找成功的毕业生,以专题讲座和展板等形式宣传他们的成功事迹,以他们的爱国、诚信、敬业、心系国家大格局的优秀职业精神感染和激励大学生,达到教育目的。此外,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P.545)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同样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积极营造感染学生高品味的校园文化环境,注重文化内涵的建设,是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如建设的文化长廊、悬挂的名人画像、命名的路标路牌等注意与主流价值观渗透结合,从而使大学生始终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主流价值观正能量的教育。

(四)协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过程是将理想转化为行动的桥梁,可以使人的价值观得到体验、感悟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质培养本身是一个实践教育的过程,它需要社会实践这个大舞台。而在实践中学习,也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倡导的学风。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地为大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环节,并结合他们的实际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点滴做起。一是在校内协同开展“净化环境、美化校园”的劳动实践。大学生分院系、班级承担起教室和校园公共场所的环境清洁、如擦黑板、打扫卫生等,将花草树木分到班级责任到人,进行栽培护养等劳动,从而培养爱岗敬业、服务他人的的职业道德和劳动观念。二是与家长协同进行爱家、爱父母教育活动。布置学生假期做家务,为父母献爱心活动,培养学生爱家持家、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友善道德境界,达到由爱家、爱校到爱国的不断深化和提升自己职业素质的目的。三是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关人员协同开展教育活动。通过参观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邓世昌故居、近代历史博物馆等,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使他们在参观中体验,在情境中思考,从中感悟正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新中国的道理。从而真实体验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坚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信念,并把理想转化为自觉行动,把信念转化为力量。四是协同建立大学生企业德育实践基地,利用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的平台,与企业领导和员工座谈对话、参观企业文化等,学习企业的管理理念、员工的敬业、奉献、诚信友善精神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等职业素质。五是与社会相关部门协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学生通过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走进社区、参观考察等了解各行各业的巨变、感受改革开放的成就与构建和谐社会氛围的必要性,体会不同人群的精神风貌。将学雷锋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相结合,并使其常态化,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诚信、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 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2]习近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像空气无所不 在[N].京华时报,2014-02-26.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05-05.

[4]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杜栋.协同管理系统[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责任编辑:胡 悦]

猜你喜欢
职业素质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