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换乘站大客流组织研究

2014-12-01 04:10杜丽娟程涛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8期
关键词:行车组织

杜丽娟++程涛

摘 要: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是地铁运营管理的重点,当换乘站出现大客流、或某条线路发生延误、运能不足导致换乘站大客流事件时需要客流组织以及行车组织的相互配合,确保地铁安全运营与乘客人身安全。该文以北大街站为例,研究了大客流情况下线网联动,行车组织配合的措施。

关键词:换乘站 大客流 行车组织 客流控制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022-02

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是地铁运营管理的重点,当换乘站出现大客流、或某条线路发生延误、运能不足导致换乘站大客流事件时需要客流组织以及行车组织的相互配合,确保地铁安全运营与乘客人身安全。

1 客流组织原则

1.1 梯度组织原则

当换乘站发生大客流时,优先实施客流控制措施,辅助采取行车组织配合,按照站控→本线线控→网控→单向越站的梯度进行操作(由于双方向越站影响较大,无特殊情况,一般不予考虑),可结合现场需要同时采取多种或越级使用客流控制模式。

1.2 统一指挥原则

当某一线路出现换乘站大客流需另一线路配合网控及越站组织配合时,由OCC值班主任统一指挥,协调组织两条线行调进行命令发布、行车组织等工作。

2 客流控制模式

2.1 站控

2.1.1 启动时机

当换乘站换乘通道、站台客流拥挤,车站采取常规措施后仍无法缓解拥堵现象,由换乘站当班值班站长决定启动站控。

2.1.2 客流组织

(1)换乘通道大客流时。

当换乘通道客流拥堵,客流交叉问题严重时,由值班站长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换乘路线,缓解换乘通道压力。调整原则为将一号线换乘二号线客流引导至站厅,由站厅进行换乘,二号线换乘一号线客流经过换乘通道换乘,二号线站台扶梯全部打为上行。

(2)站台大客流时。

当一号线上/下行站台大客流时,将二号线换乘一号线上/下行客流引导至站厅,由站厅进行换乘,一号线换乘二号线客流经过换乘平台换乘;同时站厅与一号线上/下行连接的楼梯处实施客流控制,分批放行。

当二号线站台大客流时,将一号线换乘二号线客流引导至站厅,由站厅进行换乘,同时站厅与二号线连接的楼梯处实施客流控制,分批放行;二号线换乘一号线客流经过换乘平台换乘。

当一号线、二号线站台均发生大客流,换乘平台能力严重不足,客流聚集严重时,关闭换乘平台,所有换乘均由站厅进行换乘。车站所有扶梯全部打为上行,并在站厅楼梯连接处进行客流控制,分批放行。

(3)站厅付费区大客流时。

当采取相关客流组织措施,站厅付费区大客流时,关闭部分方向进站闸机,入闸机前进行客流控制,分批放行。

(4)非付费区大客流时。

非付费区大客流时,关闭部分出入口,剩余出入口进行客流控制。

2.1.3 行车组织

(1)当车站出现大客流时,车站及时汇报行调,当出现候车乘客持续两趟车仍无法全部上车且站台乘客候车队伍已到达站台中部(侧式站台为候车队伍布满站台)时,经值班站长同意,车站行车值班员向控制中心申请加开备用车。

(2)当行调接到车站加开备用车的申请后,值班主任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做出是否加开备用车的决定,并做好相关信息的传达(备用车加开信息、行车调整方案等)。

(3)正常情况下,组织备用车加开上线投入载客服务时,沿途各站应正常开关门作业;特殊情况下,因换乘站客流大且途经站客流也较大(但未达到大客流控制),可组织备用车直接加开至大客流车站再投入载客服务,途经大客流站前的各站停站不开门。

(4)当采取站控和加开备用车措施后,仍无法缓解客流时,行调根据现场情况,组织部分列车在会展中心至市图书馆站开行小交路。

2.2 线控

2.2.1 启动时机

当采取站控措施20 min后,站内大客流仍未得到缓解且有增大趋势时,由换乘站中心站长向分部主任申请线控,得到允许后,换乘站行值向行调申请启用线控。

控制线路的选择依据为:

当一号线换乘二号线大客流或二号线故障延误时,启动一号线线控。

当二号线换乘一号线大客流或一号线故障延误时,启动二号线线控。

2.2.2 客流组织

(1)接到启动线控命令时,限流各站立即按本站限流方案,在10 min内实施现场的客流组织,将进站客流限制在规定数值之内,保证乘客进站、购票、候车、乘车等环节的安全有序,并通知地铁公安到场协助。

(2)根据线路各站客流变化与换乘客流特点,分别对北大街的上、下行线路上客流分析决定联动限流车站。

一号线上行客流控制车站:汉城路、玉祥门站,下行客流控制站:五路口、康复路站。

二号线上行客流控制车站:安远门、龙首原、市图书馆站,下行客流控制车站:钟楼、南稍门、小寨站。

2.2.3 行车组织

行调接到车站启动线控的申请后,及时通知值班主任,控制中心值班主任决定是否实施线控。

控制中心根据单线级控制方案向限流车站发布线控命令。

控制中心根据线路客流配合小交路行车组织。

2.3 网控

2.3.1 启动时机

经采取线控措施20 min后,客流无法缓解且有增大趋势时,由换乘站中心站长以上人员可申请网控,经部门副部长及以上人员同意后,由车站向行调申请网控。

2.3.2 客流组织

(1)接到启动网控命令时,限流各站立即按本站限流方案,在10 min内实施现场的客流组织,将进站客流限制在规定数值之内,保证乘客进站、购票、候车、乘车等环节的安全有序,并通知地铁公安到场协助。endprint

(2)限流车站:一号线为汉城路、玉祥门站、五路口、康复路站;二号线为安远门、龙首原、市图书馆站、钟楼、南稍门、小寨站。

(3)若以上车站实行限流后,仍无法解决的,行调可根据现场情况增加限流车站,新增限流站按照减少50%客流进行限制。

2.3.3 行车组织

(1)行调接到车站启动网控的申请后,及时通知值班主任,控制中心值班主任及以上人员决定是否实施网控。

(2)控制中心根据网控方案向限流车站发布网控命令。

(3)控制中心根据线网客流配合小交路行车组织。

2.4 越站

2.4.1 启动时机

当某条线路出现故障延误,车站采取客流措施但短时间内无法缓解站内客流时,换乘站另一线路行值向行调申请单方向越站。

2.4.2 客流组织

(1)换乘站做好乘客引导广播,越站后第一停靠站做好乘客服务引导。

(2)越站司机至少提前两个区间向乘客做好广播。

2.4.3行车组织

(1)行调接到越站申请后,立即汇报值班主任,并由值班主任决定是否越站。

(2)由执行越站的相应线路行调,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列车越站方向,具体原则:优先组织单方向乘客数量较多的列车越站,如双方向乘客数量相当,则根据配合越站的换乘站离终点站的车站数量决定,优先组织离终点站车站数量较少的方向越站。

(3)行调至少提前两个区间向车站、司机发布调度命令。

(4)行调发布越站指令时,要提醒越站司机和车站作好服务广播,同时提醒越站列车的第一个停靠站做好乘客引导。

3 其他要求

3.1 安全要求

(1)楼梯客流控制点的选取应离楼梯口一定距离,避免放行时发生乘客抢行,导致恶性群死群伤事件。

(2)设置站台楼梯/扶梯口延长线,避免站台候车乘客堵塞楼梯/扶梯口。

(3)安排充足的工作人员,引导乘客一是不要在扶梯出口处停留,防止发生大面积踩踏事故;二是引导乘客排队不要超过黄色安全线、关注乘客上下车动态和防止夹人夹物。

3.2 信息通报

(1)根据实际情况在站内划分客流控制区域,各客流控制区域须安排负责人负责本区域的客流组织工作,各区域负责人互相联系,将各个区域的情况互相通报,并且向总负责人汇报。

(2)总负责人根据各区域客流情况,指挥各区域的“控、放”工作。

(3)采取客流控制措施需通报中心站长、控制中心,并请求公安的协助。

3.3 服务要求

(1)采取客流控制时车站做好广播引导、行调通过PIS、客服通过出入口LED向乘客发布相关信息,满足乘客的知情权和合理选择出行线路或出行工具。

(2)车站为有需要的乘客办理退票,减缓客流压力和避免激化矛盾。

4 结语

地铁换乘站是网络化客流组织的关键地点,特别是在网络初级阶段,路网可达性偏低情况下,换乘站出现大客流时需要在采取客流控制的基础上,加强线网客流控制联动以及行车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确保换乘站客流组织安全。

参考文献

[1] 朱效洁.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枢纽站大客流组织对策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1.

[2] 杨梅,徐瑞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大客流组织的仿真[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9):48.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车组织
浅析突发事件条件下的铁路行车组织
四号线南延段开通行车组织方式研究报告
浅谈准池线开通后神池南站行车干扰及对策
广佛线出入车厂行车难点研究
铁路行车组织的安全性管理
铁路行车组织与调整策略研究
中国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理论研究
铁路行车组织与铁路市场营销的相关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