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规划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2014-12-02 02:28李迅
上海城市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城市规划

李迅

导读:新型城镇化要推进四大战略任务,包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已成为规划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发展亦已开启了新里程。展望未来,中国快速城镇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市规划 优化创新 研判形势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4.06.00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要求。新型城镇化成为规划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发展亦已开启了新里程。

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央接连出台一系列新举措,指明了其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该文件内容全面、指导性强、意义深远,是今后7年指导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纲。文件阐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原则,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不搞大跃进;提出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质量。同时,文件明确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四大战略任务,包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在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下,中国城市规划实施战略将不断推动转型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2013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对比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稳定在75%~80%。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城镇化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201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强调,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他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传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两种发展道路的不同决定着城市发展模式的不同,因此城市规划行业需要以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契机,顺应城市转型发展的大趋势,重新认识城市规划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转换工作思路,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优化规划编制的目标、原则和任务,明确不同规划要素相应改变的内容和深度,并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达到整体提高我国城乡规划设计技术水平的综合目标,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升级改造和完美转型。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宏观指导下,未来我国城市规划行业将从理念、方法和制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转型升级。

二、在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下,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理念将不断转变提升

先进的理念是规划之本。新型城镇化提出的“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四化同步,统筹城乡;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等关键词成为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城市发展理念成为顺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在生态理念的影响下,改变以往片面重视城市规模和增长速度的定向思维模式,转向对城市增长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的重视,同时关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正成为各地城市的共同追求。现阶段亟需从规划目标的制定上增补扩充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人文方面的内涵,并量化体现在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中,以此来实现规划对城市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全方位的引导,促进城市不断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三、在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下,中国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将不断优化创新

基于规划理念的转变和规划目标的提升,各层次的规划应该重点优化和创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层面,应充分重视集聚和协同发展,研究区域内的一体化发展战略和政策、综合交通体系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2)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应重视强调规划的灵活性和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保障规划对变化形式和环境的适应性;(3)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应重视研究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建设容量控制,通过结合用地性质引入生态控制指标,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和职住平衡。规划技术是落实理念和目标的有效手段。现阶段基于生态学理论和低碳方法的规划技术正呈现出由单一技术向集成综合发展的过渡趋势,包括敏感性分析、生态安全格局构建、通风分析、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红线、能耗模拟、碳平衡计算等,这些低碳生态规划技术手段通过整合梳理,分别应用于不同的规划阶段和不同的规划层次,可以从空间上实现技术的落实和实施,从而使得城市空间的开发利用更加符合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一般规律。

四、在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下,中国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将不断改进完善

规划理念和方法的提升优化必然伴随着规划管理制度的改进完善,这样才能建立起系统的城市规划建设的保障机制。中国城市规划管理正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规划审批由行政审批转向政府内部审批,优化和改进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程序;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调控引导作用,强化宏观规划的战略性地位,切实发挥其在指导下位规划制定和实施规划管理中的作用。展望未来,城乡规划管理制度还将不断改进和完善:(1)完善城乡规划体系,适时启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做好重点地区尤其是城镇群协调发展的指导,探索县域统筹规划试点;(2)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监控,贯彻落实《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办法》,开展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强化责任追究;(3)推进各项试点工作,包括推进地下空间规划管理试点工作,推进县、市“三规合一”试点工作,推进绿色生态城区试点示范工作,推进全过程公众参与试点工作。规划成果将形成适宜的法规条文和技术体系,同时补充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以城市公共政策的形式从宏观上提高城乡规划的实施效能,引导和保障城市发展。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词说道:“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也正直奔相反的方向。”展望未来,中国快速城镇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全体城市规划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把握机遇、研判形势并积极应对,在新型城镇化的浪潮中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张 炜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城市规划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城乡规划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三维仿真在城乡规划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