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真的是“植物伟哥”吗吃玛卡不需要另类理由

2014-12-02 08:29田野
环境与生活 2014年12期
关键词:秘鲁保健品氨基酸

◎田野

天气渐寒,进补时节也到了,云南地区一些菜市场出现了一种类似樱桃萝卜的保健食材,名为“玛卡”,其颜色多样,有紫色、黄色、黑色等;价格也不菲,一公斤100元至400元不等。摊主们宣称玛卡可增强体力、耐力以及抗疲劳,被传得最神乎的是说它可以增强男性性能力及生育力。玛卡到底是何方神圣?它对人体真的有神效吗?

活在高原生命禁区

其实,玛卡是一种舶来物,原产于南美国家秘鲁,是一种高原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当地也被称为“秘鲁人参”。安第斯山脉海拔4000 ~4500米的圣布拉斯特区和胡宁区,这个气温时常跌破冰点、昼夜温差大还伴有强风的生命禁区,是玛卡一枝独秀的舞台。

在植物分类系统中,玛卡与甘蓝、萝卜、白菜、西兰花等常见蔬菜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同属于双子叶植物纲白花菜目十字花科。与萝卜相似,玛卡的茎杆沿着地面生长,长度12 ~20厘米左右。可食用部分埋在地下:肥厚的下胚轴(植物根与茎的连接部位)与根融合,形成了一个粗糙膨大的短圆锥形肉质根,直径约2 ~5厘米。其形状不尽相同,有些形似平时吃的樱桃萝卜。颜色也很多样,淡黄色、红色、紫色、蓝色、黑色、绿色……每个颜色的玛卡有效成分含量相差无几。

作为安第斯山脉的古老作物,玛卡有着超过2000年的种植历史,是当地人畜都可以食用的蔬菜。由于是南半球,播种季和收获季分别在9 ~11月和次年5 ~6月,同北半球大致相反。每年收获时,农民们经常把一小部分鲜玛卡用泥炭烤着吃,而其余大部分经过5天左右的“日光浴”晒干后,贮存在干燥避光的地方,时不时泡在粥、汤、果汁甚至酒等液体食物中享用。由于微生物无法在缺水的环境下繁殖,干玛卡的“保质期”可以长达数年之久。

营养成分也“高高在上”

玛卡的相貌并不出众,生活环境又严苛,却在对抗营养不良方面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推荐,同时也被秘鲁列为该国的七大特产之一。这么个小众作物何德何能,能使倡导全人类吃饱吃好的FAO看上它呢?

秘鲁胡宁区是玛卡原产地之一,该区某个广场树立了一个玛卡形状的大雕塑。

秘鲁胡宁区玛卡节上展示了各种颜色的玛卡

人体的蛋白质种类无外乎就是由20种氨基酸以不同数量和方式结合而成。人体能“自主生产”且产量足够的有10种,称为非必需氨基酸;人体自主生产但不够用、需再从膳食摄取一部分的有两种,称为半必需氨基酸;其余8种是人体完全无法自主生产,只能通过膳食从外界摄取的,即必需氨基酸。

尽管玛卡的外形俨然一副蔬菜相,但它的营养成分及比例让萝卜、甘蓝等同科蔬菜难以比肩,反而与小麦、大米这样的粮食作物类似。它的碳水化合物比例在蔬菜中最高,达60%~75%;蛋白质10% ~14%,不亚于鸡蛋;膳食纤维8.5%,脂肪2.2%……矿物质钙、铁等的含量是玛卡的一个亮点,每100克干玛卡分别含有250毫克钙和15毫克铁。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列出的数据,这两种元素的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800毫克和15毫克(男)/20毫克(女)。也就是说,吃下二两玛卡就完成了每天三成的钙和全部铁(对男性而言)的摄入指标。

干玛卡中还有4种维生素含量较多,它们分别是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6、维生素C和烟酸,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达到了286毫克/100克,而维生素C的每日推荐摄入量是100毫克,含量之高不言自明。常规粮食作物的营养是不以维生素见长的。

单以上述两类营养而论,即使是以全营养著称的藜麦(另一种生长在安第斯山脉的古老作物),跟玛卡比起来也有所不及。而在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方面,玛卡同样表现不俗。

人体的蛋白质种类虽然很多,其实无外乎就是由20种氨基酸以不同数量和方式结合而成。人体能“自主生产”且产量足够的有10种,称为非必需氨基酸;人体自主生产但不够用、需再从膳食摄取一部分的有两种,称为半必需氨基酸;其余8种是人体完全无法自主生产,只能通过膳食从外界摄取的,即必需氨基酸。玛卡体内的蛋白质中,包含了17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无一缺席。这一点虽然输给了藜麦(含全部20种人体氨基酸),但在人类食物中已经算是上等的营养水平。

玛卡的植株外观,肥厚的下胚轴(植物根与茎的连接部位)与根融合,形成了一个粗糙膨大的短圆锥形肉质根,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

本刊2013年9月号《千年藜麦为何今朝得宠》一文中,写到藜麦营养成分的特点是包罗万象,要啥有啥。而玛卡所含的营养物质种类并不广,但每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几乎都明显优于同类植物。

“植物伟哥”说学界有争议

另一方面,玛卡还被制成了以“改善性功能”、“植物伟哥”为卖点的保健品。它在这一领域能否也像它的营养价值一样再领风骚?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学术界莫衷一是。

持肯定态度的研究者分析,玛卡的助“性”作用来自营养之外的其他成分,如生物碱、类固醇、芥子油苷、玛卡烯或玛卡酰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与秘鲁国家科技与创新委员会(CONCYTEC)合作的研究指出,玛卡酰胺和玛卡烯是玛卡提取物中具促进性功能的有效物质,两种分别叫做苄基芥子油苷和苄基异硫氰酸的芥子油苷,能作为睾丸酮(男性性激素)增强剂,起到改善学习记忆和男性性功能的作用。该研究援引爱尔兰《民族药理学杂志》的文献称,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喂养,玛卡都能增强雄性大鼠的性行为,并在服用后的第一天,雄鼠的精子就得到了增产,而睾丸酮的含量没有增加。2006年,荷兰《食品与化学毒理学》杂志上一篇有关“铅对雄性大鼠生殖能力损害”的文章还提出,玛卡能逆转醋酸铅引起的雄鼠生殖能力低下问题,防止其破坏精子的生产,有可能治疗因铅中毒导致的男性不育症。

2000 ~2001年间,秘鲁的玛卡研究权威冈萨雷斯教授(Gonzales GF),还带领研究组对60名20 ~40岁的男性进行了玛卡助“性”的临床试验。他将60人分成3组,第一组15人给安慰剂,第二组30人,每天摄入玛卡1500毫克,第三组15人,每天摄入玛卡3000毫克。结果显示,后两组实验者的性欲和精子数量均有增加,但对各类性激素的含量没有影响。

秘鲁农民在地里收割成熟的玛卡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教授还研究了玛卡对增强体力和减压的作用。他的小鼠游泳试验显示,玛卡组小鼠的游泳时间平均为1463秒,而对照组的时间则平均为886秒;将小鼠放入低温水池中一段时间,计算其体温恢复至正常温度的耗氧量,结果玛卡组耗氧指数为86,对照组为98,具有较明显差异;在12小时内对两组小鼠连续电击4次,玛卡组压力指数依次为19、21、22、19,而对照组则为28、37、37、32。实验结束24小时后,对照组的压力指数下降到13,而玛卡组已接近0。

然而,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一篇文章则代表了质疑者的态度。该文章指出,相关研究的临床数据过少,多是动物实验,而且研究质量也不够高,比如有的实验缺乏对照组,有的实验仅凭受试者的主观感受来判定,有的实验样本量太小等等。无论是研究的数量还是严谨性,玛卡“伟哥论”的研究结果和相应依据都显得单薄而孱弱,难以服众。

市场上的玛卡多以保健品的形式销售,最简单的方法是将玛卡干粉定量装入胶囊。图中的玛卡胶囊规格为500毫克,标签底部的文字标明了它的定位:膳食补充剂。

种一季需要歇几年

有意思的是,得益于安全、无污染、营养丰富和未被彻底否定的生殖裨益等优势,玛卡走红全球的步伐迅速。上世纪90年代,玛卡也曾引进到德国、捷克等国,可因为水土不服,最终难以形成膨大的下胚轴。200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通过了玛卡以保健品形式进入美国的评估。同年,美国太空总署(NASA)更是出于营养需求,将玛卡作为宇航员专用食品。

2004年——卫生部批准玛卡进入中国两年之际,我国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从美国俄勒冈州地平线草药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玛卡种子,在海拔2700 ~3200米的云贵高原上进行栽培实验。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注意到,在艰苦气候下照常生长的玛卡,对土壤要求不低,以3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为好,而且每收获一季就要让土地休养几年,难以连作。截至2013年,会泽县种植玛卡约1.05万亩。

如今,玛卡产品已有秘鲁、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瑞士、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生产的几十种,大都以保健食品的形式销售,最简单的方法是将玛卡干粉装入硬胶囊,每粒500毫克。它不仅出身在海拔高的地方,身价也高高在上,云南产出的玛卡每公斤售价通常在几百元人民币,而从原产国秘鲁进口的玛卡每公斤动辄上千元,不同品种的玛卡有比较明显的价差。

壮阳保健品雷区多

有人不禁要问,FDA身为食药界的国际权威,倘若玛卡的壮阳作用不实,怎么还会允许它以保健品身份上市?原来,美国FDA在论证保健品合法性时,重点在于产品安全性的评估和承诺,从来不保证保健品的功效。美国普渡大学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曾强调,“壮阳”类保健品向来都是违规添加剂的重灾区,不排除某些打着玛卡旗号的产品,会暗中添加某些违规药物成分,带来额外的健康风险。也许有的商家会放出“无效退款”的豪言壮语,但这种“承诺”并非源于对产品功效的自信,而是算准了绝大多数消费者即使发现无效也不好意思要求退款。

总的来说,玛卡是一种极富营养价值的健康食品,而那些所谓的助性功效,不必过于纠结。

把干燥的玛卡磨成粉,倒入果汁中饮用是玛卡的主流吃法之一。

玛卡茎叶标本

猜你喜欢
秘鲁保健品氨基酸
保健品知识ABC
2020年10月秘鲁农产品出口增长25%
口耳相传的“保健品”可不敢乱吃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月桂酰丙氨基酸钠的抑菌性能研究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UFLC-QTRAP-MS/MS法同时测定绞股蓝中11种氨基酸
秘鲁成为玫琳凯新市场
莫沫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