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形势下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4-12-04 12:29文力正张绚马骥超
办公室业务 2014年16期
关键词:大学专业大学生

文/文力正 张绚 马骥超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是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创新型社会,实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已成为大学和教育者的重要目标。

一、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决定着其在未来发展的创新能力。目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个别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和环境。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目标或目标不明确,学习缺乏规划,学习过程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和从众心理,学习习惯缺乏养成,不懂得、不重视时间管理。还有少部分学生价值观错位,将过多的心思放在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社团活动和人际应酬,对于学习得过且过,60分万岁。

(二)专业学习缺主动。一部分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还停留在原先中学的学习方法和理念中,不了解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式,不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生活和学习主动性差,缺乏和老师的互动和交流,习惯于被告知、被计划、被安排等。

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农林水类专业,学生的志愿报考率低、调剂率高,个别专业和年级的调剂录取率甚至高达80%以上,造成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不高,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更大、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三)自主学习能力差。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能力培养的知识和意识,没有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概念,学习方法单一,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渠道较少,不能很好地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不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能很好地完成和利用好讨论课、实验课和实习课。

一些大学没有开设系统的学业指导和规划类选修课程,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引导和培养。

(四)心理素质不稳定。自我意识增加却总自以为是,合作意识不强,对于现实和未来却总感失落,常常充满矛盾。心理脆弱,遇到事情和矛盾反应强烈,易于自我封闭,容易行为过激。

部分学生对学习有应付或急于求成心理,学习毅力较差,学习效果受心情影响程度高。还有一些学生的经济压力、就业压力、考试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较大而得不到有效化解,有的甚至贯穿于学习过程始终。

二、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美国杰出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大学在完成对大学生专业教育培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理念,使他们摆脱传统的学习窠臼,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一)开发提高学生的智力潜能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智力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习者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是智力的构成五要素,以思维力为核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大学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部分专业教师和学生社团开展相关培训和训练,最大限度地开发大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其学习效果。大学生自身也应从这几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挖掘,激发右脑参与学习的功能,对影响智力的几大因素进行合理的培养和开发,从而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自主学习观认为,大学生应把自己视为学习的主人,要有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精神,一是主动地学习,二是有主见地学习,三是要学会自学。因此,每个大学生都应树立自主学习观, 培养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刚入校的大学新生应尽快实现从过多依赖走向独立自主学习的转变,重视自主学习,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主观努力,积极思考, 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提高自身学习质量和效率。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核心。哈佛大学前任校长陆登庭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所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而紧迫,这已成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

告诉学生结论的不是好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真理的才是教育家。教育者要提倡学生质疑,鼓励问难,注重教给方法,培养能力,强化课外辅导和交流,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自由探索。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机会,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研训练和课外实践,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掌握正确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学习方法是人们在学习中为获取知识和技能而采取的手段和途径。对于学习方法,也要注意摈弃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一是学习方法“无用论”“次要论”。认为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可有可无。二是学习方法“万能论”“至上论”。过分夸大学习方法的作用,认为学习方法可以解决学习中的一切问题而忽视了学习者个人主观努力。三是学习方法“自然而然论”。认为人们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就会有学习方法,不用刻意培养和掌握学习方法。四是学习方法“急于求成论”。认为只要掌握了好学习方法,学习中的问题就会“药到病除”,学习效果也会立竿见影。五是学习方法“单一论”。有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运用一种或两种学习方法,而忽视了方法之间的配合和协调。

大学生首先要在实践中逐步体会、摸索,总结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其次要主动向老师和周围同学请教交流,多借鉴一些成功者的宝贵经验。第三要多掌握几种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事半功倍。

(五)师生良性互动,教学相长,是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大学的学习环境、方式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先几门课程的学习转向大量综合课程的学习,学习的内容与信息量大大增加。大学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引导,管理服务相结合,师生良性互动,教学相长,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动力。

一是为学生选配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考核机制,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拧成合力,形成全校上下、全体老师关心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学生专业教育,打牢学生的专业思想。引导学生认识所学专业,了解专业的未来和发展,明白自己在专业领域内的定位和努力方向。三是加大对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学生学会主动求学、求知、求上进,主动规划自己的未来,培养自己就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四是为学生开设学业指导、就业规划、文献检索、应用文写作、科技写作等应用性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学业规划引导,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正确使用网络,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和指引,教会学生自学,提高其自学能力。五是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及时排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关注经济困难和家庭有重大变故的学生,化解他们的各种压力,使学生能有一个健康和从容的心理从事学习。六是多组织一些学习经验交流。邀请成功人士和专家教授为学生们做成功励志和学科前沿的讲座,丰富学生的学科前沿知识。七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体活动,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沟通。八是多组织各个层次、年级及学科的学习竞赛活动,给学生创造更丰富的展示平台和机会,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励先进,鼓励后进。

(六)为学生提供适于自主学习的软硬件环境,是提高其学习能力的保障。学习是受学习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作为学习主体的大学生,首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学会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同时,大学作为教育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宽松舒适的、适于自主学习的软硬件环境条件,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所必须的保障条件。

首先,大学在教学管理层面上要不断加大学分制改革的进度步伐,推动学生跨学院、校区甚至是跨学校的选课和学分互认,多途径为学生开设一些热门专业的辅修、第二学位课程,增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有效知识资源的途径和效率。其次,大学要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改革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减少课内学时和学分,增加自学时间和课外学时学分,增加课内讨论、交流环节,增加课外实践环节,改革考核办法,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氛围。第三,大学要重视建设、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和课程,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度,建设高水平开放实验室和网络课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机制。第四,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美化、亮化校园环境,美化、亮化校园环境,改善学生宿舍学习条件,完善图书网络资源,延长自习室开放时间,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大学专业大学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