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散打教学中的运用

2014-12-07 00:52林孝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

林孝平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河南郑州 450130)

20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一直就没有停息过。以“兵式体操”为主的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只是一个需要教育的客体,只能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教育培养,这样就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自觉性、积极性的泯灭。失去学习的兴趣,不能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体验不到满足需要的乐趣,进而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我国传统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能动作用关注不够;不利于营造素质教育的教学环境,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难以达到“体育”目的。所谓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情感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快乐体育”在形式上是以快乐地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本质含意是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格教育、体能教育等,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认识体育、接受体育,使体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1 快乐体育教学在散打教学中的运用

1.1 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以教促学

快乐体育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导,这样既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散打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每次上课前,在提出课程提纲和重点后,我都会让学生讨论发言,了解他们对该节课内容的理解,并伴有相应的动作示范。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的思维也不一样,对同一内容的理解也不相同,加之个别学生个性幽默,在给他表现平台时总能别出心裁,惹得大家捧腹,我的课堂上总是充满了大家的笑声。在了解到学生的理解后我再提出正统的理解和示范,从理论到实践来纠正学生的错误。对学生提出来的有创新的理解给予鼓励,相互探讨切磋,并及时记录用作今后的教学研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处于主导作用,不断地学习纠错,对他人的学习理解随时进行讨论点评。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很有成就感,学习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1.2 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重要前提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顺利施教的重要条件,是教学结合最好的一种内驱力,同时也可以打消传统兵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的恐惧、焦虑等心理上的障碍,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学教育影响。在散打教学过程中,除了在考勤纪律和组织课堂时保持老师应有的威严外,其他学习时间我和学生更像是朋友而不是老师,对学生从不使用命令的口吻。我更多的时间是在鼓励赞许和大家切磋学习,所以学生们都把课堂当成了展示自己的舞台积极发言示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师生、学生之间关系和谐融洽。另外对遇到问题的学生的关注关心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尤为重要。只要是在上课时发现有学生情绪异常,我总要在课间找他聊聊,了解情况,同时尽其所能给予帮助指导。多年的大学教学经验让我了解到大学的开放式管理也拉开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有些学生遇到问题只是因为他们缺少倾诉的渠道。虽然这种方式只是为个别学生解决了问题,但在课堂上建立的这种和谐融洽以及倾诉的空间却影响到了课堂上的每一个人。

1.3 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的学校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提高和增强体力,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在理论和动作上过于程序化、套路化。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快乐体育思想的根本精神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快乐体育的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提供展示他们个性发展的舞台。快乐体育教学过程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更深地挖掘从事运动项目的潜力和参与运动的乐趣。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促进所有学生在智力、心理素质、美育和能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快乐体育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学习后鞭腿的课程中,A同学在做提膝、转腰翻胯、鞭打小腿三个动作时总是不够连贯,惹得大家捧腹。该同学身体的协调性和基本素质都不错,但在转身的过程中的确存在问题,只要涉及转腰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当我了解到A同学小时候训练中腰部受过伤,除害怕造成对腰部的二次伤害外,更多的是无法克服心理阴影,在保证他的腰部不会受伤的前提下,我让他参与实战比赛,在实战中因为不需要强调单一动作转腰转胯他都能够发挥自如,当大家都说他的腰部动作非常好时,他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渐渐地也就突破了心理障碍。B同学身材矮小,远距离没有优势,我就着重训练他的抱摔;身材高大的主要训练腿法,发挥他们的远距离攻击优势,并要求他们根据自身优势射击动作,以提高实战水平。

2 实施快乐体育教学在散打课堂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快乐体育固然讲求愉快的学习气氛,旨在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良好的学习情绪,使学生转被动接受为积极自觉的渴求。这种施教的形式应与教学内容相互适应。实际上,学生的兴趣也会受到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影响,当教学方式创设的精神与教学内容所描述的情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时,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中,对那些不按教学大纲等条件,盲目“引导”学生“一乐了之”,忽视对学生主动性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现象,应根据全人教育的理念予以修正。

2.1 认真备课,注重细节,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

2.1.1 首先课程必须新颖、实用、有挑战

授课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每节课周而复始的重复练习,学生产生了厌倦,对体育课的兴趣逐渐消失。要制定教学大纲,首先依据学生的基础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授课内容,将枯燥、单调的授课内容融入知识性、趣味性,把教材设计成游戏性、对抗性的内容,这就需要详细严谨的备课。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体育知识的介绍,现行体育知识以及现实的赛事赛况的讨论,也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训练休息时间,我会组织学生对时下的体育赛事进行讨论,比如武林风对抗赛当期的对抗品评,对红蓝双方怎么看待,输赢的关键点等。体育尖子生一般在课程学习初期显得兴趣浓、投入大,但他们很快掌握技术动作后,便厌倦了,所以要提出相应的难度或经常变换教授内容,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学习,区别对待选用适合他们的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尤为重要,例如:散打基本技术练习,先安排基本技术的学习,基本技术合格的安排“实战”对抗,让他们选择练习,使每个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所学,有所满足,而达到人人快乐的要求。

2.1.2 场地、器材安排集中、有序、有吸引力

训练场地、器材是散打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散打课的前提。充分利用场地、器材,既要让学生观察到其他同学的学习,便于相互学习和评价,又不能互相影响,充分考虑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快乐是愉快情绪的体验,而愉快情绪的建立是以学生需要和兴趣为前提的。场地、器材安排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环境氛围。

在散打教学场地、器材的安排方面,我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一开始的基本动作我们安排室外教学,器材以拳套、脚靶为主,每学完一套基本功夫,我们就改为室内教学,器材多以沙袋、实战护具为主,然后再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室内力量练习,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练习器械,这样能使学生对散打课程的器械一直保持新鲜感,从而激发其探索学习的兴趣。

2.2 课堂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90后的大学生个性鲜明张扬,自主自信、乐于表现,追求平等时尚和非主流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要亲切,有激情,有感染力,让学生感到听着亲切,玩得开心,还要学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知识丰富、语言幽默、能力全面的体育教师。教师的示范动作既要规范又要美观,既要给学生形成动作表象,又要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使学生情不自禁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2.3 要求学生理解运动和自身的关系,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培养体育意识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锻炼前要让学生首先明确“我为什么要锻炼”,锻炼中学生应按照既定的目标与要求支配和调整自己的运动行为,锻炼后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察觉到锻炼效果是否与规定目标一致,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及增强体质的实效,从而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喜爱。

2.4 小班上课,分组教学

实施快乐体育课堂一定要控制好课堂人数,课堂学生人数不宜超过30人,人数过多老师难以掌握每一个学生情况,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在现有的人数下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组教学,可以根据学习的程度、兴趣爱好、男女比例等进行分组,使每一组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学,有所用,有所发挥。当然分组也非一成不变,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要求适时调整,这样既能让学生取长补短互教互学,又有利于加强大家的沟通交流。

[1]董云丽.以新《纲要》为标准构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2]李军.浅谈快乐体育教学[J].音体美园地,2012(9).

[3]罗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D].郑州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我们的“体育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