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视野下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路径研究①

2014-12-07 00:52王贺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城乡河南省

王贺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新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决定着我国体育现代化的最终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关注农民阶级对文化体育的需要,加强乡镇群众健身活动的开展,探索发展农民体育的新途径,使农民体育事业上一个新台阶等。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城乡体育文化的冲突以及大众体育文化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陷入了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1]。”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提出和确立,是我党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和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重大调整,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其本质就是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和现代化有机整合起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2]。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走出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统筹城乡体育文化建设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城乡体育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走的是外向型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它能够充分发挥城市体育文化对农村体育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优化体育资源,使其合理流动,促使体育人力资源设施保障相互融合,缩小城乡差距,从而有效促进城乡体育文化的发展。

1 统筹城乡视野下河南省体育文化的差异性

1.1 城乡体育文化的经济差异性

河南省地处中原,农村人口多,工业经济不发达,近几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仍存在不小差距。城乡收入水平的差异,必然导致体育消费水平的差异,继而使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大受影响。河南省城乡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的分布上“城市占优”、“农村居劣”,这种现状正是由城乡经济的差异性直接导致而成。新农村的体育活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体育设施进一步更新、多样化,满足农村居民多种体育健身的需求。

1.2 城乡体育文化的文化观念差异性

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是受到了余暇时间、剩余体力和富余资金的限制,不仅体现在场地设施的缺乏和活动内容的单调上,更是体现在农村体育文化观念落后上。体育不仅仅是身体活动的手段,它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方式是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城乡居民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生产方式。城市现代文化与农村乡土文化是当今城乡文化差异的基本反映。虽然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的体育观念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意愿明显,但农村文化的封闭性,居民对体育本质及功能认识的不足,农村人口受教育比例及程度等都相当地影响了农村居民的体育认知、行为和价值观。

1.3 城乡体育文化的组织管理的差异性

现行的河南省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管理体制存在缺陷,“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比较严重,体育工作人员缺乏,多数的农村体育活动是自发组织,自行开展,处于无序状态,且形式单一,没有创新。而相对来说,城镇有着比较健全的体育管理机构、较完善的组织体系,以及较强的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体育健身指导员是在新农村传播体育文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新农村居民绝大多数愿意在健身过程中接受体育健身指导员的指导,虽然每村形式上都有体育健身指导员,但其专业素质较差,基本不能承担体育健身的指导。这是影响新农村体育文化开展的重要因素。

1.4 城乡体育文化的资源环境差异性

城乡资源环境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在公共设施、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政府投入偏向城市,出现了城乡体育文化资源配置的不均衡。2010年3月1日颁布实施了《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各地新建了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场地,场地标准,设施齐备,但农村的体育场地大多在节日期间使用,农忙季节使用频率很低,多数为小学生的玩耍场所。农村体育事业经费不足,体育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所拥有的体育经济自给能力十分有限,导致农村体育设施单一,不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进行锻炼,居民对场地设施满意度较低。

1.5 城乡体育文化的体育消费差异性

体育消费水平是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及体育服务消费资料的数量。河南省农村居民用于体育的消费支出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体育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但是,经济是基础。随着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农村居民对体育健身的消费开始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经济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为体育消费进行经济投资,但受到传统文化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农村居民在体育消费上仍认识不足,消费结构单一,对体育消费投入还较低。

2 统筹城乡视野下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路径

统筹视野下的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是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发挥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有作用的前提下的新农村体育文化。

2.1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体育事业作为社会事业的组成部分与内容,必须要与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宏观决策保持一致。统筹城乡的目的就是统筹兼顾城市与农村体育文化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城乡体育文化差距,消除城乡体育文化二元结构。统筹城乡视野下,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基础在城乡,发展在平衡,关键在主体适应,核心在文化融合,重点在行为改变[3]。在这一背景下的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文化工作,必须根据省政府、省体育局的总体部署,要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大背景下,从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实情出发,循序渐进,使城乡体育文化活动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整体研究,全面把握,统一制定城市和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规划,从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推进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

2.2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整合城乡体育文化优质资源

目前河南省要统筹城乡体育文化,就要在政策和财力上给予支持,逐步加大对体育文化事业的投入,保证群众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专项经费,不断完善新农村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和条件。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场地设施是最大的瓶颈,政府应综合各因素考虑,合理配置体育设施,充分利用河南省自然条件丰富的特色,先建一般的基础性健身设施,满足农村居民最基本的健身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参与体育文化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体育文化资源的共有和共享。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的优势地位和影响,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和传统可以成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突破口,以文养文,将传统的体育文化艺术形式和富有时代感的体育文化内容结合起来,走新、旧结合之路,提高区域适应性和推广性,进行资源整合使其科学合理化,形成良性运行机制,促进河南省优秀农村体育文化良性发展。

2.3 建立健全城乡体育文化统筹发展的组织体制、运作机制及制度建设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的历史文化资源大省,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推动文化发展。在构建文化强省战略方向指引下,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只有形成了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才能广泛动员群众投身于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发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前河南省大多数农村体育活动开展难、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组织和领导。作为政府应发挥宏观管理和政策投入的职能,建立促进城乡体育文化发展一体化制度,汇集本地和外来体育人才,加强乡镇体育文化站的改革,扶植多元化的体育文化主体,吸引本地和外地资本为体育投资,利用现代传媒大力宣传,有意识地引导和促进体育文化由城市到集镇再到乡村梯次辐射,最终加速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2.4 挖掘民族传统项目,构建城乡体育文化发展新模式

我国农村体育文化遭遇来自城市强势体育文化的压力,有的农村传统体育项目被忽略了民族性、集体性、地域性、娱乐性而进行竞技化和技术化的改造,成了“四不像”。传统体育是能够反映本区域历史文化特点的体育活动,是至今仍活在民间乡土的“活态人文遗产”。全民健身活动发展到今天,继承与发展传统体育项目并将其发扬光大是人们提高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作为农村体育三大传统项目的舞龙舞狮、武术、龙舟已经形成特色,成为河南省重点推广和扶持的项目。素有“篮球之乡”美誉的灵宝市,村村一年一度的春节农民篮球赛已成为该市农村春节期间文化活动的特色。在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将农村自然地理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系统整合现有的体育文化资源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结合当地农村生产劳动的特点和生活方式,形成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项目,创建出更有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体育文化资源品牌。

3 结语

河南省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统筹城乡体育文化发展,深刻分析城乡体育文化的差异性,树立科学发展观、全局观,把体育文化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统筹兼顾,使城乡体育文化协调发展,河南省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才能良性运行,实现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acsi.gov.cn/WebSite/ACSI/UpFile /File46.pdf,2009-06-15.

[2]赵彩云.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及其影响要素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21.

[3]赵群乐.互动文化繁荣生态,推助城乡统筹发展[J].江南论坛,2008(11):50-51.

[4]周学兵,孙国民,于晓东.统筹发展城乡体育文化的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6):53-56.

[5]石振国,杨小明.城乡群众体育差距分析及其统筹发展途径研究——以湖北省当阳市为例[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4):301-304.

[6]薛浩.城乡统筹视野下江苏省城乡体育发展战略[J].体育科学研究,2010,14(4):46-49.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城乡河南省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送伞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