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主温从卫巧念科技增收经

2014-12-07 05:14杨明
长江蔬菜 2014年7期
关键词:防虫网遮阳网种菜

杨明

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自然村8组温从卫,是江苏省园艺类科技示范户,他原从事通信工程安装近20年,2012年秋开始改行种植蔬菜。2013年3月7日注册了盐城市首家 “自然绿”家庭农场,申请了“绿驭”商标,现拥有钢架大棚4 hm2,从事青菜周年种植,2013年纯收入达60万元以上,2013年秋播又流转土地2.9 hm2,扩大了生产规模。盐城市副市长吴晓丹、亭湖区分管农业的纪委书记孙红艳、副区长周晓东等市区领导分别到该家庭农场进行调研指导。笔者作为该农场的技术指导员,对该家庭农场一年来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查,现将其依靠科技种菜增收的做法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 设施栽培增产量

“我们这里种菜的很多,但设施栽培蔬菜不靠天吃饭,抗灾强、上市早、价格高,有利于无公害生产,夏天青菜也能正常生长,效益比周边农民露地栽培提高2~3倍”。温从卫搭建钢架大棚总投入42.2万元,购置了钢架、薄膜、遮阳网、防虫网等设施,通过采用设施栽培,青菜生产周期缩短7~10天,“分期分批播种,天天有菜上市”,年生产青菜达到7茬,每667 m2增收菜品2 500 kg。大棚钢架立体种植丝瓜,收获丝瓜2.2万kg。2013年6月全部收回成本。

2 优良品种提品质

温从卫的体会是发展现代农业特别要重视品种选用,他引种的韩国“紫馨”青菜,富含花青素,卖相好,口感佳,深受消费者喜爱,价格比其他品种高几倍,产品远销苏南、浙江、上海等地,2013年春节前用泡沫塑料箱包装通过物流发到上海超市,每1 kg卖到22元。夏季市场伏缺,青菜难长,但他种植的“华冠”、“热浪”等抗虫耐湿抗高温青菜品种,克服了夏季青菜味不浓、有苦涩味、容易生病虫等缺点。丝瓜品种选用江蔬一号,极早熟,口感好,产量高,市场供不应求。

3 科技运用促高效

温从卫十分重视科技学习和运用,不仅是镇农业中心的常客,还每天坚持上网学习2~3 h,从一个门外汉逐步成为种菜的行家里手。说起科技种菜如数家珍:夏季高温采用隔热降温涂料喷涂棚膜,覆盖遮阳网、防虫网,采用臭氧生成喷雾,大棚微型拖拉机、蔬菜播种机及大棚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能有效减少投入,提高菜品品质。温从卫的田间有一个约30 m3的有机肥发酵池,通过PVC管道把周边养殖户的粪便收集起来进行发酵,再通过大棚喷灌系统稀释过滤后结合浇水给蔬菜施肥。一台臭氧喷雾器价格2 000元,不需用农药,喷出的高浓度臭氧水对蔬菜常见的真菌、细菌、蚜螨类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蔬菜播种机能显著减少用种量,播种均匀,还节约了大量人工。我们细算了一笔账,温从卫家庭农场常年固定用工8人,剔除科技投入成本,每年节省种子、肥料、农药、用工支出就达7万元之多。

4 质量安全拓市场

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经常发生,作为生产者绝不能赚“昧心钱”。温从卫的家庭农场位于三县交界处,虽然自然环境好,没有污染源,非常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但他仍十分重视蔬菜安全生产。冬春采用大棚覆盖,夏秋季采用防虫网、遮阳网保护栽培,有效减少虫源;生产过程中采用杀虫灯生物防治,选用烟熏剂和生物农药,增施有机肥,杜绝高毒农药,保证青菜质量安全。镇农业中心还在他的基地上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实行自行检测上市,从而保证了菜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安全,不少企业和批发市场的老板到这里实地考察后,增加了合作信心。

在温从卫的带动下,2013年秋季周边农户发展钢架大棚6.7 hm2以上,发展露地蔬菜8.7 hm2。采访结束分别时,老温自豪地说,“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我作为一个科技示范户,不仅自己要带头科技创新,还要把这些技术无偿地传授给新手,种好自己一块菜,带动周围一片菜,让我周边的农民和我一样成为体面的职业农民”。

猜你喜欢
防虫网遮阳网种菜
海底能种菜?
宋六陵的月光
遮阳网
防虫网作用大 种类多巧选择
不同遮阳工况下温室作物冠层辐射场与温度场的CFD分析
不同颜色防虫网下豇豆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华南地区蔬菜防虫网覆盖栽培存在问题及技术改进
中国热科院专家研发新型简易防虫网种植蔬菜基本可以不打农药啦
种菜
夏季番茄育苗宜选择遮光率20%的白色遮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