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拐拐出创富路

2014-12-08 00:01齐振松
科学种养 2014年12期
关键词:裁缝店开化县冬枣

齐振松

立秋刚过,笔者来到浙江省开化县池淮镇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一块“张老拐家庭农场” 的牌子跃入眼帘。家庭农场场长张士福是个残疾人,听说我们来了,他拄着拐杖,右脚悬空,笑盈盈地向我们走来。

张士福领着我们钻进连片钢架大棚,大串大串的葡萄从碧绿的藤蔓上一挂挂地垂下来,它们晶莹透明,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又活像颗颗巨大的紫色珍珠,一粒粒水灵灵的,让人看着就口水直流。

张士福一脸丰收的喜悦,向我们介绍他的家庭农场。他说他种植的20亩麒麟西瓜现在已卖得差不多了,可是要货的客户还是接连不断找上门来。如今他的10亩葡萄园又喜获丰收,果实累累,有“夏黑、金手指、南玉”等6个品种。他边介绍边打开手机里的一条条预约短信让笔者看,说是好多游客都盯着要来采摘葡萄呢!

张士福家住池淮镇星口村,患有先天性的腿残,从小右脚不能落地。从18岁开始就在当地集镇上开裁缝店,帮人做衣服,技术一流,还带出多个徒弟。1999年,张士福结了婚。后来裁缝做衣服不流行了,他就没再开裁缝店。2001年,张士福与妻子尝试着种麒麟西瓜谋生,但由于缺乏种植技术,当年他种的西瓜连自己都不够吃,出现严重亏损。但他身残志不残,放弃种西瓜后,便去县城开电动三轮车。

失败乃成功之母,张士福种植西瓜致富的愿望一直没断绝。2005年,他得知温岭有位种麒麟瓜的江师傅在常山种瓜,效益很好,于是前去拜师取经。

学习回来后,张士福把学到的麒麟瓜育苗、施肥、整枝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在自己种植的实践中认真运用。次年,他在村里租地5亩,搭建了29个西瓜大棚。在他的精心培育下,西瓜获得丰收,当年就赚了两万多元。

2012年,张士福在池淮镇坝头村流转土地15亩种植西瓜,由于当地的土壤和灌溉条件适合西瓜的生长,交通便捷方便顾客买瓜,于是他把自己生产的瓜果打出了“张老拐”的品牌,在本地喊得响当当。当年,他除去成本还赚了21万元。为了带动附近村民增收,张士福还成立了“开化县银藤水果专业合作社”。现在合作社有4个股东,共流转土地两百多亩,种植了西瓜、葡萄、甘蔗、冬枣、无花果等。今年,张士福在当地信用社贷款10万元,将西瓜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仅西瓜一项就收入三十多万元。如今他的葡萄已开始上市,每千克卖到二十多元。加上17亩草莓、12亩甘蔗、8亩冬枣、8亩无花果等,预计到今年年底他的家庭农场总收入可达八十多万元。

(作者联系地址:浙江省开化县农信联社   邮编:324300)

猜你喜欢
裁缝店开化县冬枣
“同题赛场”走进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智耕牛”指尖“种”冬枣
一种锯齿状冬枣采摘装置
小老鼠裁缝店(下)
小老鼠裁缝店(上)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开化县林场退休职工、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余贵顺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中心小学
我的冬枣卖了13万!
伊拉克反恐拿裁缝店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