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作用及途径初探

2014-12-11 11:58徐好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国学中医药文献

摘要:传统国学是中医药学的灵魂和根基。本文从国学的定义和内涵出发,对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充分发挥文化传承的巨大作用、大力开展国学教育的有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了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并对图书馆如何开展国学教育进行了客观介绍,就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实践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关键词:图书馆;中医;国学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2.012The Effects and Ways of Emplo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Libraries to Implement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EducationXu Hao(Library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Fujian 350122, China)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the soul and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rom the aspects of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great role of cultural heritage plays in libra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favorable factors brought by vigorous implement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education. Then, this article reached a preliminary summary of the significance of emplo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libraries to implement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education, gave an introduction of how to carry out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libraries, and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practical ways of carrying out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TCM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Key words: library; TCM;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国学原意是指“国家”所设立的教育机构和学校,如太学、国子监。世纪初,西学东渐,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国学作为近代意义上的概念渐指为“学问”一说。关于国学的定义,学术界尚无统一的界定。常常与“西学”相对而称,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它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广义而言,国学还应包括中国历史和现代通过原始性自主创新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一切科学文化技术和文明[1];即中国特有之学术系统,乃相应环绕于人生之诸问题,以探讨其原理、原则,并寻求解决之方术,就此探求而得之原理、原则,以及解决之方术,它是研究中国传统的典籍、学术与文化的学问[2]。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学习、研究国学已经成基金项目: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校管课题[X2009040]作者简介:徐好,图书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技术服务。E-mail: xuhao@fjtcm.edu.cn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必然要求,国学教育也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图书馆可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宣传阅读国学典籍的意义,采用多种多样的导读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国学素养,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而且对丰富图书馆自身的资源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1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国学博大精深,蕴含着大量积极的超越性的思想要素。依托图书馆等现代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国学的潜在的价值能够得以更合理充分地开发利用,有助于大学生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道德境界,同时增加精神力量[3],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的洪流。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学有着鲜明的本土化、民族化和地域性特征。我国的中医药学知识体系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传统国学是中医药学的灵魂和根基。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阵地、主场所,其图书馆责无旁贷应当为莘莘学子搭建国学教育平台,开展多样化的国学教育,引领学生寻根溯源,为更好地学习传统医学知识打下坚实根基。2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作用2.1 保护传统文化,促进国学传承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一项社会职能,大量的国学典籍在图书馆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促进国学文化传播以及国学传承上的贡献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支持。2.2 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推动国学文化的传播现代图书馆发展已经融合了多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信息的存储与传播形式不断丰富,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采集保存和传播成为图书馆主流的服务手段。促进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国学教育结合,能够改变中华传统文化的存在和表现形态,丰富并推动国学文化的传播。2.3 行使社会教育职能,促进国学文化的发展社会教育职能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使命。利用文献教育是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方式,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应通过宣传、引导和帮助读者多读国学典籍,让读者在阅读中接受国学文化熏陶,结合有针对性的国学讲座、国学沙龙等活动,帮助他们自主正确地学习和研究国学文化,促进国学文化发展。2.4 丰富图书馆文化内涵,促进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文化是一种以校园为背景、以图书馆资源为平台、以馆员与师生的互动为基础、以追求知识为目的、以育人为核心所形成的一种由馆员与师生共同认可并遵循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3]。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内涵丰富,在知识传播、大学生的性格养成以及在增加学校的文化底蕴等方面弥足珍贵。图书馆文化具有导向性、引领性、认同性。因此在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可直接推进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建立,丰富图书馆文化的内涵,进而直接促进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2.5 开展国学教育,密切中医药学与国学的多维连接中医药学的根基是中华传统文化,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作根基,中医药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中,也一直有“儒理与医理相通”、“道家与医家相融”之说。由于一些历史和客观的原因,在近代中医药学与国学的一些相融相通之处被有意无意地割裂,使得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近几年,国内外中医药学界的有识之士都积极呼吁做好中医药学的传承创新工作,因此重续中医药学与国学的血脉刻不容缓。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更应积极推进国学教育,进一步密切中医药学与国学的价值连接、思维连接和文化连接。endprint

3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途径3.1 基于传统馆藏开展国学教育的途径3.1.1 开辟国学阅览器或建立国学文献区,整合国学图书资源 国学文献资源丰富,涵盖内容广泛,涉及多个学科。如果按《中图法》分类,这些文献一般都会被分散到图书馆内各个不同类别的书库和书架上,读者索取和找寻不便[4],不仅导致许多国学文献资料利用率较低,也不利于激发读者对国学文献的阅读欲望。为克服这些不足,图书馆可对馆藏国学资源进行分类组织和整理,积极创造条件开辟国学阅览区,或在图书馆内醒目的位置设立国学专题书架,使读者对国学文化经典有直观的认识和感受,也更方便读者获取国学书籍,有效地提高国学文献的利用率。3.1.2 加强国学经典推荐,充分发挥导读功能 国学文献门类数量繁多,可在充分研究分析各类国学文献的基本特点、学术价值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向读者推荐代表性的作品,梳理、编撰、推荐国学经典书目,摘编国学书评,介绍相关国学作品的内容特色价值及阅读指南。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导读功能,促进并保障国学文献资源的保障服务力度和深度服务。3.2 基于数字馆藏及网络技术开展国学教育的途径3.2.1 网络国学资源导航 日益发达的网络环境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国学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组织专人有针对性地对网上的国学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筛选重组和分门别类,构建网络国学资源数据库,也可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国学资源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网络国学信息资源导引和检索服务,使网络环境成为国学传播和教育的重要平台,将资源丰富可信的一些国学网站,如国学网、中国国学教育网、国学数典论坛等直接呈现给有兴趣的用户。3.2.2 引进国学专题数据库,建立国学特色资源库 当前,大学生读者的信息来源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了满足不同读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仅仅拥有传统国学馆藏数据和资源已经远远不够。因此,在继续丰富和不断采集更多纸质国学文献的同时,还要努力优化馆藏结构,有针对性地增加电子文献的比例,创造条件引进国内和境外比较成熟的国学专题数据库[5]。中医药院校图书馆还应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特色以及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开发本馆的国学特色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可以包括:有关儒家、道家、佛家的经典著作,今人研究的著作和文章等;书法及国画,有关名家论著作品、图片及相关鉴赏等;古今历代名医相关论著以及各代本草图谱书籍等等。3.2.3 开展国学相关参考咨询服务 有条件的中医药院校图书馆还可以建立国学专家服务台,开设咨询专栏、网络论坛等,培训和配备专业咨询馆员,向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国学、医学经典相关的咨询服务。还可以与校内外国学专家、中医药临床及文化专家合作,参与咨询与讨论。图书馆还可将读者提出的常见问题进行整理分类,建立国学常见问题与解答库。一段时间后即可在图书馆网站上专题展示,供读者检索查询,方便读者从中迅速获得类似问题的答案。3.2.4 利用移动终端,开展国学热点推送服务 随着个人移动终端的普及,图书馆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主动服务理念,积极开展主动推送等服务。图书馆可以开设手机短信服务,依托微博、微信等手机平台有征对性的向用户主动推送国学热点话题、最新国学动态、国学新书推荐、国学专题活动等信息,让用户在第一时间能够接收到相关的信息,并采取相应的信息获取行为。3.3 基于图书馆建筑硬件开展的国学教育途径3.3.1 利用图书馆馆舍等硬件设施营造国学教育的良好氛围 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包括图书馆建筑、景观、文化设施、休闲娱乐场所等,在室内装修和装饰方面体现人文内涵,能让这些设施体现丰富的国学气息。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可有机融入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传统中医药的构成要素,凸显国学文化特色,彰显传统医药内涵,使用户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出良好的古典艺术氛围。3.3.2 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环境开展各种国学主题活动 在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图书馆的馆舍功能空间和实体资源应该加以充分利用。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可以定期开设国学专题,专题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内容可以深入浅出。专题活动包括:有组织地开展国学讲座、国学论坛、国学沙龙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国学学习和研究;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及国学专家开展系列讲座[5];与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等部门合作,成立国学书友会,既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国学活动,也可以通过书友会成员的影响和宣传,促进国学文化在校内外传播;利用图书馆的场地和资源,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国学及医学经典名师导读、征文竞赛等;使大学生在图书馆中吸取国学精华,融汇医学传承。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有利于大学生重新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社会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民族精神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充分挖掘国学文化的资源精粹,能够更有效地带动师生们对传统中医药学的理解和吸收,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以及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发扬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李宏巧.公共图书馆开展国学研究与推广探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3(5):81-84.[2]肖红霞.国学导读与当代大学生的国学教育[J].鸡西大学学报,2010(5):3-4.[3]钟志春.浅谈大学图书馆文化及其建设[J].黑河学刊,2011(7):127-129.[4]邱圣晖.关于高校图书馆国学推广的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11(12):59-60,72.[5]林移刚,何天云.高校图书馆国学教育途径初探[J].图书馆学刊,2012(9):53-56.(收稿日期:2013-12-27,编辑:魏民)endprint

3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途径3.1 基于传统馆藏开展国学教育的途径3.1.1 开辟国学阅览器或建立国学文献区,整合国学图书资源 国学文献资源丰富,涵盖内容广泛,涉及多个学科。如果按《中图法》分类,这些文献一般都会被分散到图书馆内各个不同类别的书库和书架上,读者索取和找寻不便[4],不仅导致许多国学文献资料利用率较低,也不利于激发读者对国学文献的阅读欲望。为克服这些不足,图书馆可对馆藏国学资源进行分类组织和整理,积极创造条件开辟国学阅览区,或在图书馆内醒目的位置设立国学专题书架,使读者对国学文化经典有直观的认识和感受,也更方便读者获取国学书籍,有效地提高国学文献的利用率。3.1.2 加强国学经典推荐,充分发挥导读功能 国学文献门类数量繁多,可在充分研究分析各类国学文献的基本特点、学术价值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向读者推荐代表性的作品,梳理、编撰、推荐国学经典书目,摘编国学书评,介绍相关国学作品的内容特色价值及阅读指南。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导读功能,促进并保障国学文献资源的保障服务力度和深度服务。3.2 基于数字馆藏及网络技术开展国学教育的途径3.2.1 网络国学资源导航 日益发达的网络环境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国学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组织专人有针对性地对网上的国学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筛选重组和分门别类,构建网络国学资源数据库,也可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国学资源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网络国学信息资源导引和检索服务,使网络环境成为国学传播和教育的重要平台,将资源丰富可信的一些国学网站,如国学网、中国国学教育网、国学数典论坛等直接呈现给有兴趣的用户。3.2.2 引进国学专题数据库,建立国学特色资源库 当前,大学生读者的信息来源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了满足不同读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仅仅拥有传统国学馆藏数据和资源已经远远不够。因此,在继续丰富和不断采集更多纸质国学文献的同时,还要努力优化馆藏结构,有针对性地增加电子文献的比例,创造条件引进国内和境外比较成熟的国学专题数据库[5]。中医药院校图书馆还应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特色以及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开发本馆的国学特色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可以包括:有关儒家、道家、佛家的经典著作,今人研究的著作和文章等;书法及国画,有关名家论著作品、图片及相关鉴赏等;古今历代名医相关论著以及各代本草图谱书籍等等。3.2.3 开展国学相关参考咨询服务 有条件的中医药院校图书馆还可以建立国学专家服务台,开设咨询专栏、网络论坛等,培训和配备专业咨询馆员,向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国学、医学经典相关的咨询服务。还可以与校内外国学专家、中医药临床及文化专家合作,参与咨询与讨论。图书馆还可将读者提出的常见问题进行整理分类,建立国学常见问题与解答库。一段时间后即可在图书馆网站上专题展示,供读者检索查询,方便读者从中迅速获得类似问题的答案。3.2.4 利用移动终端,开展国学热点推送服务 随着个人移动终端的普及,图书馆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主动服务理念,积极开展主动推送等服务。图书馆可以开设手机短信服务,依托微博、微信等手机平台有征对性的向用户主动推送国学热点话题、最新国学动态、国学新书推荐、国学专题活动等信息,让用户在第一时间能够接收到相关的信息,并采取相应的信息获取行为。3.3 基于图书馆建筑硬件开展的国学教育途径3.3.1 利用图书馆馆舍等硬件设施营造国学教育的良好氛围 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包括图书馆建筑、景观、文化设施、休闲娱乐场所等,在室内装修和装饰方面体现人文内涵,能让这些设施体现丰富的国学气息。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可有机融入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传统中医药的构成要素,凸显国学文化特色,彰显传统医药内涵,使用户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出良好的古典艺术氛围。3.3.2 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环境开展各种国学主题活动 在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图书馆的馆舍功能空间和实体资源应该加以充分利用。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可以定期开设国学专题,专题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内容可以深入浅出。专题活动包括:有组织地开展国学讲座、国学论坛、国学沙龙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国学学习和研究;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及国学专家开展系列讲座[5];与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等部门合作,成立国学书友会,既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国学活动,也可以通过书友会成员的影响和宣传,促进国学文化在校内外传播;利用图书馆的场地和资源,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国学及医学经典名师导读、征文竞赛等;使大学生在图书馆中吸取国学精华,融汇医学传承。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有利于大学生重新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社会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民族精神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充分挖掘国学文化的资源精粹,能够更有效地带动师生们对传统中医药学的理解和吸收,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以及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发扬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李宏巧.公共图书馆开展国学研究与推广探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3(5):81-84.[2]肖红霞.国学导读与当代大学生的国学教育[J].鸡西大学学报,2010(5):3-4.[3]钟志春.浅谈大学图书馆文化及其建设[J].黑河学刊,2011(7):127-129.[4]邱圣晖.关于高校图书馆国学推广的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11(12):59-60,72.[5]林移刚,何天云.高校图书馆国学教育途径初探[J].图书馆学刊,2012(9):53-56.(收稿日期:2013-12-27,编辑:魏民)endprint

3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途径3.1 基于传统馆藏开展国学教育的途径3.1.1 开辟国学阅览器或建立国学文献区,整合国学图书资源 国学文献资源丰富,涵盖内容广泛,涉及多个学科。如果按《中图法》分类,这些文献一般都会被分散到图书馆内各个不同类别的书库和书架上,读者索取和找寻不便[4],不仅导致许多国学文献资料利用率较低,也不利于激发读者对国学文献的阅读欲望。为克服这些不足,图书馆可对馆藏国学资源进行分类组织和整理,积极创造条件开辟国学阅览区,或在图书馆内醒目的位置设立国学专题书架,使读者对国学文化经典有直观的认识和感受,也更方便读者获取国学书籍,有效地提高国学文献的利用率。3.1.2 加强国学经典推荐,充分发挥导读功能 国学文献门类数量繁多,可在充分研究分析各类国学文献的基本特点、学术价值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向读者推荐代表性的作品,梳理、编撰、推荐国学经典书目,摘编国学书评,介绍相关国学作品的内容特色价值及阅读指南。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导读功能,促进并保障国学文献资源的保障服务力度和深度服务。3.2 基于数字馆藏及网络技术开展国学教育的途径3.2.1 网络国学资源导航 日益发达的网络环境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国学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组织专人有针对性地对网上的国学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筛选重组和分门别类,构建网络国学资源数据库,也可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国学资源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网络国学信息资源导引和检索服务,使网络环境成为国学传播和教育的重要平台,将资源丰富可信的一些国学网站,如国学网、中国国学教育网、国学数典论坛等直接呈现给有兴趣的用户。3.2.2 引进国学专题数据库,建立国学特色资源库 当前,大学生读者的信息来源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了满足不同读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仅仅拥有传统国学馆藏数据和资源已经远远不够。因此,在继续丰富和不断采集更多纸质国学文献的同时,还要努力优化馆藏结构,有针对性地增加电子文献的比例,创造条件引进国内和境外比较成熟的国学专题数据库[5]。中医药院校图书馆还应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特色以及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开发本馆的国学特色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可以包括:有关儒家、道家、佛家的经典著作,今人研究的著作和文章等;书法及国画,有关名家论著作品、图片及相关鉴赏等;古今历代名医相关论著以及各代本草图谱书籍等等。3.2.3 开展国学相关参考咨询服务 有条件的中医药院校图书馆还可以建立国学专家服务台,开设咨询专栏、网络论坛等,培训和配备专业咨询馆员,向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国学、医学经典相关的咨询服务。还可以与校内外国学专家、中医药临床及文化专家合作,参与咨询与讨论。图书馆还可将读者提出的常见问题进行整理分类,建立国学常见问题与解答库。一段时间后即可在图书馆网站上专题展示,供读者检索查询,方便读者从中迅速获得类似问题的答案。3.2.4 利用移动终端,开展国学热点推送服务 随着个人移动终端的普及,图书馆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主动服务理念,积极开展主动推送等服务。图书馆可以开设手机短信服务,依托微博、微信等手机平台有征对性的向用户主动推送国学热点话题、最新国学动态、国学新书推荐、国学专题活动等信息,让用户在第一时间能够接收到相关的信息,并采取相应的信息获取行为。3.3 基于图书馆建筑硬件开展的国学教育途径3.3.1 利用图书馆馆舍等硬件设施营造国学教育的良好氛围 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包括图书馆建筑、景观、文化设施、休闲娱乐场所等,在室内装修和装饰方面体现人文内涵,能让这些设施体现丰富的国学气息。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可有机融入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传统中医药的构成要素,凸显国学文化特色,彰显传统医药内涵,使用户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出良好的古典艺术氛围。3.3.2 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环境开展各种国学主题活动 在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图书馆的馆舍功能空间和实体资源应该加以充分利用。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可以定期开设国学专题,专题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内容可以深入浅出。专题活动包括:有组织地开展国学讲座、国学论坛、国学沙龙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国学学习和研究;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及国学专家开展系列讲座[5];与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等部门合作,成立国学书友会,既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国学活动,也可以通过书友会成员的影响和宣传,促进国学文化在校内外传播;利用图书馆的场地和资源,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国学及医学经典名师导读、征文竞赛等;使大学生在图书馆中吸取国学精华,融汇医学传承。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有利于大学生重新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社会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民族精神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充分挖掘国学文化的资源精粹,能够更有效地带动师生们对传统中医药学的理解和吸收,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以及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发扬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李宏巧.公共图书馆开展国学研究与推广探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3(5):81-84.[2]肖红霞.国学导读与当代大学生的国学教育[J].鸡西大学学报,2010(5):3-4.[3]钟志春.浅谈大学图书馆文化及其建设[J].黑河学刊,2011(7):127-129.[4]邱圣晖.关于高校图书馆国学推广的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11(12):59-60,72.[5]林移刚,何天云.高校图书馆国学教育途径初探[J].图书馆学刊,2012(9):53-56.(收稿日期:2013-12-27,编辑: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学中医药文献
“垂”改成“掉”,好不好?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