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独立是诗人探访内心的通行证

2014-12-11 20:27唐成茂
参花(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景仰敬畏底线

◎唐成茂

诗歌独立是诗人探访内心的通行证

◎唐成茂

荷尔德林发出的“诗人何用”的著名叹息,让多少诗人悲观叹息。

而希腊诗人、《日落爱琴海》的作者埃利蒂斯在天堂为落日画出岛屿。他将太阳捧在手上,说:

谁也不知道我们的命运/我们会知道太阳的命运……

埃利蒂斯在获得诺贝尔奖时,坚持要“为光明和清澈发言”。尽管他深知时代的贫瘠、生命的虚空。

作为新时期的诗人,我们就是因为要洞明命运的虚无、人性的悲凉而坚持理想。如埃利蒂斯,去除了悲壮中的冷硬色彩,我们的诗歌就会阳光般火热明亮,我们就能够从容不迫地歌颂人性的温暖与美丽。

这是诗人必须具有的品质,这是诗人之诚,必须坚守。

对文字的景仰和对生命的信仰、普世情怀、道德底线等等,都是诗人所应具有的品质。

诗人的道德底线不是约翰·罗尔斯提出的“不奸淫、不偷盗和不杀人”的底线理论学说。诗人必须遵守道德底线,道德底线是我们必须捍卫的行为准则,必须坚守的社会精神和意义。

文本自觉以及文本的丰富性既是我们追求的也是我们必须具有的诗人品质。成功的诗人都是文体家,重视对文字的锤炼,对语言有自觉的认识和归属感。如汪曾祺、张爱玲等,作品具有诗意,处处体现出“汉字之美”、“精神之重”、“庄严之力”。语言具有深厚的激情以及想象的穿透力,能发出属于自己的金属般的声音,通过对文字的审视、推翻、捣碎、重组而获得新生。

这是诗人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像对道德倍加景仰一样,景仰和敬畏我们古老的文字。爱不是敬畏,敬畏超越尊重,在对文字既热爱又尊重还深深呼唤深情抚摸推进更新中表现敬畏,文字和灵魂合二为一,化为血肉,如影相随。

优秀诗人都有义无反顾寻找自己表达天空和大地的意识和品质。我们需要挖空心思、苦心经营,需要探索最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以及认识社会,看透世界的最佳途径。

“四五”式抒情和美国风味的水乳交融,这是村上春树,他语言的“城堡”,文体的“挪威的森林”构成了文体上的“异质风景”。这是有人评价的只属于村上春树的独立文体。

没有川端康成低回缠绵的咏叹,没有三岛由纪夫近乎自恋的执着,没有大江健三郎去而复来的滞重,没有林上龙无法稀释的稠浓……

这是不适合诗人生长而诗人又大行其道的纠结的时代,金钱已不值钱,而诗人比比皆是,每一片树叶落下都会砸到一位诗人。

但堪称文体家的诗人寥寥无几。

文学经典化的狭窄道路上,没有文体创造意识和建树的诗人首先就缺少了探索的品质,也许你有汪洋恣肆的情感大潮广阔物理坐标上的思想烧灼,但终挤不上通向未来的那孔独木桥。

独立是优秀诗人的通行证,无此证明的你挤得进城门把守森严的城堡吗?

唐成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副总干事,《中国年度诗人作品精选》(中山大学出版社)执行主编,《参花》文学月刊“中国诗刊”执行主编。

(责任编辑 徐文)

猜你喜欢
景仰敬畏底线
许长庚
真相与底线
缤纷书纸,描摹一幅隽永传统画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影响力
敬畏先烈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