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病田间防治的几点建议

2014-12-12 01:18谢卓霖赵瑞希王文威肖伟
长江蔬菜 2014年21期
关键词:介体闷棚抗病品种

谢卓霖 赵瑞希 王文威 肖伟

植物病毒病是大田植物常见病害,因为缺乏有效的化学防治药物,当植物病毒病发生后很难进行有效的防治,所以植物病毒病的防与治需要农业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予以同样重视。当然,“防胜于治”。控制病毒病最有效的措施是通过检疫检验等手段,避免带毒种子、栽培苗的使用,从而避免某一病毒病在某一地区的发生。对大田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而言,病毒病的防治方面也有一些技巧可循。

1 使用无病毒种子、种苗

无病毒种子、种苗的使用是防治植物病毒病的重要措施,比如,在大田中常常使用脱毒马铃薯和脱毒草莓种苗等。对于广大的种植户而言,脱毒马铃薯与脱毒草莓种苗现在都较容易购买到;而一些种植大户也可以与具有组培条件的实验室或者育苗厂进行合作。对于无毒种子,国内较少提到,但随着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种子检测已经变得快速、灵敏与经济了。

2 选用抗病品种

从植物病害有效防治角度讲,使用抗病品种是最简单有效的手段。遗传学的发展和种植抗病品种的优势促进了抗性育种的发展,因此对于一些常发生的病毒病,可以有意识的选择商品性较好的抗性品种进行种植。对于某一品种,特别是抗病品种而言,遗传的一致性常常也是一个弱点,长期使用单一遗传性一致的品种,一段时间后往往导致抗性减弱或者消失,有时也会导致另一病害的发生。所以对于生产者而言,一方面需要注重抗病品种的选用,另一方面也需要有意识地进行优良品种的换种。

3 控制病毒病传播介体——昆虫

在大田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病毒病传播介体——昆虫来进行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到底如何种?很难说,但通过对病毒介体的控制有助于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此措施主要包括对蚜虫、蓟马等的防治以及对土壤中线虫的防治两个方面。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可以通过施用杀虫剂来进行蚜虫、蓟马等的防治;通过熏蒸或者灌根等方式来减少土壤中线虫的数量;在炎热的夏季可通过一段时间的夏季休耕,以及进行暴晒也能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线虫数量。常见的杀虫剂可以选择乐果等;对土壤中的线虫的防治可以选择棉隆等。暴晒是指在潮湿的土壤上覆盖一层透明薄膜,这样在夏日强光条件下可以使表层5 cm处的土壤保持在50℃左右,这样处理数天能有效地降低土壤中包括线虫在内的植物病原物。

4 热处理钝化病毒

在大田生产过程中常采用热处理的方法来钝化植物病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植物病毒病的防治。在育苗过程中,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45℃左右的热水中处理数分钟至半个小时;对于在大棚内生长的蔬菜,当发生植物病毒病后可以采用闷棚热处理数天来钝化病毒。虽然关于闷棚热处理有很多的研究报道,但在笔者所在的蔬菜生产基地和现场调查过的蔬菜生产基地却很少进行这样的农事操作。据文献报道,湿度、温度、处理时间是影响闷棚热处理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果有需要可以尝试性的进行闷棚热处理,并因地制宜建立较为规范的操作流程。

菠菜病毒病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5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大田生产中植物病毒病的化学防治较为困难,但仍然可以选择一些农药(如毒克、菌克毒克等)来处理发病的植株,这些农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者消除植物病毒病症状。

6 喷施植物生长激素

矮化是植物病毒病的症状之一,通过对矮化植株喷施植物生长激素(如赤霉素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植株的生长,削弱病毒病症状。

7 利用微生物菌肥与有机堆肥

从植物病害生态防治的观点讲,植物病害的发生是稳态的破坏,植物病害的防治是平衡的重建。如何从植物自身出发,增加植物本身的抗性,使植物、环境、病原菌之间的平衡不容易被破坏,并使之处于动态的平衡发展中,这就成为了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要求。在现代绿色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重视微生物菌肥与有机堆肥的利用。利用微生物菌肥与有机堆肥,一方面能调节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也能调节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增加土壤的抑菌活性,诱导植物的抗性,从而增加植物的抗病性。

总之,植物病毒病的防治不但需要根据病毒、传播介体、寄主和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还应从经济、有效、安全的观点出发,确定不同的防治策略,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坚强的技术保证。

猜你喜欢
介体闷棚抗病品种
“闷棚”里面门道多
利用漆酶-天然介体系统高效降解土霉素
介体不同投加方式强化低温污水生物反硝化脱氮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研究
夏季高温闷棚防治大棚黄瓜病害试验
药用植物DNA标记辅助育种(三)三七新品种
药用植物DNA标记辅助育种(一):三七抗病品种选育研究
高温闷棚防治黄瓜白粉病及其对黄瓜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漆酶介体催化的研究进展
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生物膜传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