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1断块剩余油潜力研究与挖潜技术

2014-12-12 02:32李勇姜家营李猛中油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河北沧县061035
化工管理 2014年29期
关键词:水淹高含水断块

李勇 姜家营 李猛 (中油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 河北 沧县 061035)

一、油藏概况

官1断块位于孔东断层下降盘,为一被断层复杂化的背斜构造。主要含油目的层为孔一段的枣Ⅰ、Ⅱ、Ⅲ、Ⅳ油组。孔一段:面积1.9km2,地质储量492×104 t;沙二段:面积0.2km2,地质储量23×104 t。可采储量150×104 t,采收率30.7%,含油层系多、非均质严重,平面和纵向储层物性差异大,剩余油分散。

二、主要做法

1.局部加密井网,提高剩余油的动用程度

对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藏来说,要做好挖潜,必须首先搞清剩余油的分布规律,通过综合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结合相应测试成果和油藏工程分析,系统开展剩余油潜力分布规律的研究,综合分析认为官1区块的剩余油分布有:注采不完善型、断层边部型、未补开油层部位型、差油层控制型等四种类型,其中以注采不完善型、断层边部型为主。因此重点以挖掘平面剩余油为主。

(1)治理对策制定

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立足构造精细解释,确定如下对策。

潜力富集区部署新井,挖掘断层变化带来的潜力;官1断块经过对高部位构造、储层及剩余资源量的深化研究,其枣ⅡⅢ油组剩余储量30万吨,具备调整挖潜的潜力,部署新井6口,投产平均单井产量8吨,综合含水61.2%。,累产油已经达到2.3万吨。在断层夹角、砂体边部及局部构造高点实施老井侧钻,挖掘剩余油,投产侧钻井2口,投产平均单井产量7吨。

2.优化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效率

(1)转注改变液流方向,提高水驱波及体积

转注高含水油井,实现液流逆向,官1断块通过加强注采井网完善和平面层间剩余油挖潜,区块年注水量由5万方提高到10万方,年产油由3.2万吨上升到4.5万吨,自然递减由17.5%下降到9.8%。

(2)多轮次调剖与周期注水相结合,改变地下渗流场,扩大波及体积

虽然官一北块油层动用程度达到70.5%,但统计发现,相对吸水率<3%和不吸水层比例达44.68%,主体部位虽然剩余油富集程度较低,但含油饱和度仍然在33%以上,局部甚至超过50%,因此仍具备进行层间、平面治理挖潜的空间。通过治理官1断块,水驱特征曲线预测水驱采收率从42%上升到42.5%,增加可采储量2.5万吨。

3.开展油层复查,深化低阻油层认识,提高油层利用率

注水开发油田,受认识手段和技术条件限制,遗留了不少水淹层。随着油田开发深入,这些水淹层逐渐成为层间产量接替目标,但由于水淹层产水率难以确定,一直制约着水淹层的有效利用。通过低阻水淹油层普查,官9-13-4井区zⅢ-3-4砂体剩余油饱和度高,有注无采,根据产水率图版计算该砂体含水68%,补开后初期日增油3.3吨。

图1 官1断块无因次注入模板

三、治理效果

通过对剩余油的认识挖潜,官1断块可采储量增加2.2万吨,采收率提高2%,断块开发形势基本稳定。

四、取得的认识

油田开发经验表明,打加密调整井仍然是增加储量动用程度、开采剩余油、保持油田稳产、改善水驱效果最为有效的方法。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剩余油研究,地质认识是基础,动态分析是方法,动态监测是手段,描述潜力是核心,合理挖潜是目标。

[1]陈元千.一种新型水驱曲线关系式推导及应用[J].石油学报,1993,14(2),65-73.

[2]张昌发(编著).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水淹高含水断块
浅析消费者在水淹车下的权益保护
特高含水油田的“硬稳定”之路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
高含水水平井控水效果量化评价方法与应用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港中油田南一断块高含水后期提高开发效果研究
特高含水期相渗关系表征新理论与实践
水淹吕布
石南21井区水淹解释方法对比及应用
模糊聚类神经网络技术在识别水淹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