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渗油藏开发后期合理产液量分析研究

2014-12-12 02:38王曙征张会娟中原油田采油二厂地质研究所河南濮阳457001
化工管理 2014年30期
关键词:提液采出程度高含水

王曙征 张会娟(中原油田采油二厂地质研究所 河南 濮阳 457001)

一、室内实验研究

室内水驱油驱替实验表明:高含水、特高含水期,随着注入倍数增加,驱油效率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高含水期强化注采可以提高驱油效率。

中渗油藏目前注入倍数与目标注入倍数对比表

目前目标提高采收率(%)1.81.71.81.42.7单元沙二下沙二上2+3文25东胡7南胡5块注入倍数1.351.491.771.280.83注入倍数速度0.040.040.040.040.05储采比127141010注入倍数1.831.752.341.681.34

二、矿场实践研究

1.高含水-特高含水期阶段采出状况分析

中原油田不同类型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有一定的差异,除濮城沙一属于S型外,其他类型油藏由于早期合采、合注导致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基本属于凸型、凸-S型。相同含水阶段(90-95%),采液速度与采出程度呈正相关,即采液速度越高采出程度越大。

2.目前流动压力较高,有进一步放大生产压差的余地

含水越高,生产压差放大的余地越大随着含水上升,原油脱气影响相对减小,油井最低允许流动压力随之下降,地层压力越高,其下降幅度也越大。

原油粘度大的流压小,同等粘度下,地层压力小的,流压小。

3.从矿场实验上看,井网保持完善,控制合理的注采强度,提液效果较好

通过提液各井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提液初期增产,后期与含水上升速度、井网受控程度、注采强度以及渗透率相关。受效方向多,注采强度适中的含水上升速度慢;受效方向少,注采强度不匹配的含水上升速度快。

三、特高含水阶段放大生产压差有较好的效益

一是高含水阶段放大生产压差能减缓产量递减幅度。统计1634口油井,不同含水级别平均单井产量变化规律是:在高含水阶段,产油量递减减缓。根据濮城沙二下提液前后效果统计结果对比,油井提液放大生产压差能减缓产量递减幅度。

不同含水级别平均单井产量变化规律

二是特高含水期后,开发效益虽然降低,但高油价下,极限含水上升,仍有较好的开发效益。特高含水阶段开发成本大幅度增加,但随着经济极限含水上升,单井废弃日产油降低。在注采完善地区,油井放大生产压差生产,能提高采收率。

不同油价下各单元的极限含水统计表

结论

1.室内实验研究表明,高含水期强化注采可以提高驱油效率;

2.矿场实践研究表明,高含水-特高含水期是油田主要采出阶段;

3.井网保持完善,控制合理的注采强度,提液效果较好。

[1].范姝 注采压力系统及合理注采比研究的一种方法 断块油气田2009.9.

[2].杨坤 高含水期单元合理注采比确定 河南石油 1996.1.

[3].刘学峰赵玉欣 油田开发中后期合理注采比确定方法河南石油 2000.2.

猜你喜欢
提液采出程度高含水
延长油田南部长8致密油藏注CO2吞吐实验
特高含水油田的“硬稳定”之路
基于灰色关联的水平井提液效果评价方法
——以渤海S油田为例
高含水水平井控水效果量化评价方法与应用
渤海Q油田提液井生产规律分析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稠油底水油藏提液研究
特高含水期相渗关系表征新理论与实践
采出程度对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
聚合物驱油田交替注聚参数优化研究
辣子草水浸提液对蚕豆叶保卫细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