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培养策略探析

2014-12-12 12:20◎田
参花(下) 2014年11期
关键词:高素质技能型高职生

◎田 莉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培养策略探析

◎田 莉

近年来,随着高考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高职院校的生源水平却整体不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缺失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是高职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笔者试从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谈起,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现状,为培养高职生人文素养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高职院校 人文素养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已是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生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对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高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教【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高职教育不同于技能培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人才,核心任务是育人。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人文素养培养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所以,通过加强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在工作岗位恪守职业道德;通过加强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使学生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具备团队意识和奉献意识。因此,为了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必须把技能培养与人文精神教育有机融合。高职教育实现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促进学生的就业,发展学生的潜能,完善学生的人格,成就学生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对策

1.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办学理念

高职院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然而,在现实的高职教育实践中,许多高职院校以培养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为教育模式。由于过分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人文素养教育,将高等职业教育蜕变为一种急功近利的职业培训,这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这种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办学理念。

高职院校作为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必须充分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韩愈在《师说》里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教师的教育任务进行了概括,一方面通过“授业”解决传授专业知识的问题,一方面通过“传道”“解惑”解决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肩负起培养高职生人文素养的使命,应该重视“传道”与“解惑”。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克服重技能轻人文的思想。只有当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才能形成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内驱动力,才能有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有所作为。

2.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首先,在专业教学中要渗透人文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有意识地把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改革创新、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品质,积极发挥专业课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其次,开设人文社科选修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高职院校应开设文学、历史、哲学、伦理学、艺术、健康等人文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并将这些课程纳入学业成绩中。高职学生通过学习一定的人文知识,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3.营造校园人文教育环境

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对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要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如在图书馆中有意识地增加人文社科类书籍,便于学生学习人文知识,领会人文精神。其次,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易于学生接受的人文教育的机会,如专题讲座、人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经典诵读等,起到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人文精神,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1]贾先奎.高职高专大学生人文素养调查与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1(04)

[2]王永莲.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固化形态的实证研究[J]. 职教论坛. 2009(24)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高素质技能型高职生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文化育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