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校风建设中的功能

2014-12-15 16:30李珍连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功能

【摘 要】阐述图书馆在高校校风建设中的功能,提出发挥图书馆在高校校风建设中功能发挥的路径保障:加强工作队伍建设,提高知识服务的能力;不断优化馆藏结构,做教学科研活动的坚强后盾;树立大服务理念,拓宽服务的面及提升服务的质量;引进先进的智能化电子设备及电子工具;环境情景创新,激发用户科研与学习热情。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校风建设 功能 路径保障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108-03

高校校风是指一所高校的风气,它是这所高校的总体风尚,是全体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度和倾向。它包括学校领导和机关的工作作风(即政风)、教师的教风以及学生的学风等三个方面,是高校文化传统长期的历史积淀,具有一定的传承性,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人们往往根据一所学校风气的好坏来判断其办学水平的高低。因此,建设优良的校风成为各个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第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图书馆不是高校校风建设的职能部门,但是它是高校知识和信息的宝库,是全体师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它通过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信息服务,对获取信息和服务的广大用户产生着重大影响,在高校管理者管理水平的科学化,高校教师的科研、创作能力的提升以及广大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换句话说,高校校风的建设离不开图书馆。然而在网络高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用户直接通过互联网查找和搜索信息,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出现了到馆用户不断减少,借阅率急剧下降的趋势。这不得不引起图书馆工作者的重视。那么,图书馆在高校校风建设中具体有哪些功能?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高校校风建设中的这些功能?

一、图书馆在高校校风建设中的功能

(一)积极开展多元化的信息素质教育,提高用户使用资源的能力,为学风建设保驾护航。学风建设是高校校风建设的发动机。优良的学风是莘莘学子在高校中学有所成的重要保障,也是吸引更多学生前来就读的有利法宝。广义的学习包括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通过工作中的观察总结和与到馆学生的深入交流,笔者了解到很多大学生之所以不太愿意到图书馆或者少利用图书馆资源,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图书馆的都有什么资源,另一方面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尽管在新生入学之际,高校图书馆都有开设用户教育的课程,但这些课程大多数是比较单一的面对面的信息素质课,一方面,这个课程在学生完全没有“高校图书馆”这一概念下开展,作为刚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面对信息量如此之大的高校图书馆,他们有点不知所措,也没有意识去记忆一些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这种面对面的信息素质课,它所传达的信息量和持续性是有限的,在有限课时里,很多学生基本上没有记录下关于图书馆各种资源的信息以及各种资源的使用方法。因此,如何根据用户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有效的多元化的信息素质教育,提高用户使用资源的能力成为发挥图书馆在学风建设中的功能的首要任务。一是建立网络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大学生通过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产品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因此,图书馆的用户信息素养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高校图书馆应指定专门馆员制作和维护用户信息教育的网页,在网页上全面反映馆内的各种资源和特色资源,尤其要将如何利用各种资源的方法逐一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说明,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和维护。这样,所有的用户都能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网络找到想要的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成立用户论坛,让在现实中不相识的用户成为虚拟空间里的好友,可以在论坛里进行关于怎么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有什么样的信息需求、对一些学术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学习,等等。二是开设专题培训、讲座。针对用户使用率较高的资源使用方法如文献信息检索、信息查询以及用户比较关心的其他具体问题,让专业人员制作成ppt的形式,在每个学期定期开设专题培训或讲座,并设立与用户互动环节,让那些技术较差的不能通过自学掌握方法的用户和错过了初次培训的用户能学到需要的知识。三是设立咨询导读服务平台或帮助区。在馆内的入口大厅,设立人工咨询导读服务台,方便用户在最快的时间获得帮助。四是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海报、文化长廊、信息简报等媒体宣传图书馆的各种资讯和活动。通过多元化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让广大学生用户了解图书馆,接纳图书馆,进而喜爱图书馆,在课堂之余乐于到图书馆的知识海洋里尽情地学习知识,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良好的学风蔚然形成。

(二)推进学科服务工作,服务教学活动,为教风建设添砖加瓦。学科建设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决定了一所高校的发展水平和特色。它是不断增强学校办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是高等学校的根本性建设。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为学科服务。图书馆学科馆员团队可以通过Web of Knowledge这个集文献信息检索、引文数据统计及文献计量统计分析工具与计量指标为一体的科学研究平台,深入开展学科服务工作。如通过信息的检索和统计分析,了解本院校各个学科发展的态势、路线、研究前沿和热点,重点学科发展状况及与同领域机构的发展比较等,并将其反馈到各个学科的团队,以此推进各个学科的建设。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同时,图书馆丰富的知识资源还可以弥补课堂知识的有限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罗列课后自学书目的形式,指引学生通过图书馆补充更多的相关知识。这就为良好教风的形成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良好的教风是学校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endprint

(三)推动工作平台建设,大力支持学校决策层工作,为政风的改进提供科学手段。政风是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领导作风以及生活作风,包括学校各级领导、行政职能部门以及后勤服务系统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等总体风气。现代高效图书馆可以利用该领域的一些工作平台,为高校的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提供智能服务。例如,基于Web of Knowledge平台完成的针对机构、个人或学科的分析报告,可以支持学校科研处、人事处等决策层工作。比如科研处关注的本机构的科研产出、学术影响力、科研绩效评价;辅助人事处做好人才评估和引进工作等。

二、图书馆在高校校风建设中功能发挥的路径保障

为使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其服务学风、教风、政风的功能,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工作队伍建设,提升信息开发与信息整合、知识服务的能力。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员队伍是发挥图书馆在校风建设中应有作用的关键。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引进人才时,要对应聘者有所要求,不要把图书馆变成安置博士和高职称人员的家属“基地”。此外,作为现代高效图书馆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掌握各种新的软件、工具以及数据库的使用,提高信息开发和整合的能力,从以往的以文献(文章、期刊、书)为单元过渡到能对各种知识单元进行聚合、重组、分析、关联、挖掘,乃至重构,为用户提供基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智能化劳动,为广大用户提供知识服务。

(二)不断优化馆藏结构,扩充数据,做教学科研活动的坚强后盾。高校图书馆通过丰富的馆藏资源来为用户提供服务,而服务决定资源。馆藏资源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当前制约图书馆吸引用户的原因不是馆藏数量的多寡,而是其结构。因此,在引进资源时,要根据学校的学科发展以及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的需求来进行采购,使馆藏结构能支持学校的学科发展,满足教师科研、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需求。

(三)树立大服务理念,围绕用户需求,拓宽服务的面及提升服务的质量。“服务无小事”、“需求决定服务”是当代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必须铭记于心、实践于行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要善于打破图书馆的“围墙”,将服务延伸至用户需要的任何时间、任何地方;用户不来,我们要主动走近用户,通过论坛、QQ群、手机等现代技术,开展超越时空的服务开展丰富的用户活动,做到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充分利用学生的组织传达各种资讯和收集信息。可与各二级学院的学生会合作,搭建直通学生的平台,将馆内的最新的图书馆资讯快速传达到各个班级中,并形成制度化、常规化;同时,通过学生会这个工作平台,收集不同用户的需求,围绕不同用户的需求,开展相应的活动。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就业和学习的压力较小,可以开展一些扩大知识面的活动,诸如读书节、社会热点分析、文学评论或者他们关心的一些学术专题讲座等;而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则开展一些针对性更强的活动,如英语过级技巧、论文写作能力提高、求职技巧等;针对教师,则根据其所讲授的学科或进行的研究课题提供相应的信息、数据、研究态势等。总之,一切的服务都要围绕用户的需求。用户的需求就是图书馆工作者的指向灯,用户的满意就是图书馆工作者的成绩。

(四)引进先进的智能化电子设备及电子工具。21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智能化、人性化的电子设备不断涌现。图书馆领域也涌现了许多智能化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有的大大提高了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工作效率和科学性,有的则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如智能书架(图书实时盘点、读者查询机导航、错架及遗失报表生成)、点检仪(图书上架、搜寻、排序、纠错及盘点)、自动服务器(读者可自主地完成书目查询、藏书借还、文献复印等活动)、电子图书(与互联网相连接,内有最新的数千册电子图书,用户通过服务终端可将需要的电子图书下载到其他移动电子设备上带走,每月自动更新)、移动阅读器(可储存大量资料,随时随地阅读)、读报器(内有全国各大大量的报纸,每天自动更新),等等。同样地,近年来许多的图书馆领域工作者经过不断地努力和创新,创造出了不少能提高图书馆工作的电子工具。如科技情报检索工具、论文检测工具、专利分析工具、引文数(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09页)据统计及文献计量统计分析工具,等等。作为现代高效图书馆,要舍得在智能电子设备和电子工具投入经费,以不断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五)环境情景创新,激发用户科研与学习热情。现代高校图书馆是广大师生进行借阅、学习、科研、学术交流乃至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图书馆环境是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的完美结合。一个能满足读者视觉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图书馆环境更能激发用户进行科研与学习的热情。这里的环境情景包括主要包括建筑环境和人文环境。高校图书馆建筑风格应该融入与高校相适应的现代化气息与文化气质,使读者不但被其优雅的外在形象所吸引,更被其内在文化所折服。在环境建设中,注意融入各种元素,如可以通过绿色植物进行点缀使用户感觉到清新与新鲜,可以用节奏柔和、优美的音乐做背景,使读者放松与愉悦,可以通过色彩与光线的色差使读者保持清醒与激情,等等。对馆员,要敦促其注意工作中使用文明的用语;对用户,态度要和善,做到面带微笑、百问不厌,为用户提供愉快的服务。总之,要不断通过图书馆的环境情景创新,不断吸引用户走近其中,并乐于在其中进行科学研究与学习。

【参考文献】

[1]朱以彬.图书馆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3)

[2]田学敏.试论如何发挥图书馆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3]汪希.高校图书馆的环境建设[J].改革与开放,2010(11)

【作者简介】李珍连(1980- ),女,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讲师,研究方向:图书馆用户研究。

(责编 卢 雯)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