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谈心教育研究

2014-12-15 06:36杨杰等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谈心积极心理学高职生

杨杰等

【摘 要】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由实验者对该院高职生开展谈心教育,对所有被试采用前测、后测和追测的设计模式,验证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辅导员谈心教育效果。结果显示,高职院校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辅导员谈心教育对高职生积极情绪、成就感和积极特质的培养有即时性与延续性的指导效果。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辅导员 高职生 谈心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110-02

一、研究背景

辅导员谈心教育是高职院校开展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也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形式和方法。谈心,已成为辅导员做好工作所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是决定辅导员工作成效显著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显示,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谈心教育工作多侧重于关注问题学生和特殊学生的心理问题而缺乏对普通高职生积极品质的关注和培养,能自觉把积极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辅导员谈心教育工作中的报道鲜见。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其目标是发现使个体、团体、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这些思想对辅导员谈心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但纵观国内研究,其内容多体现在对国外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传播,或是照搬现有的西方理论,很少从技术层面上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将结合国内高职院校辅导员谈心教育工作的实际,以实证研究方法,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辅导员谈心实践相结合,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设计辅导员谈心教育方案,通过积极的主观体验理论指导高职院校辅导员谈心教育研究,以探讨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辅导员谈心教育工作对于提高高职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增强积极力量和幸福感的指导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实验者选取24名普通高职生,其中男生10名,女生14名,随机将其分为开展传统谈心教育的对照组和开展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谈心教育的实验组,每组2名学生,共12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成就目标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自尊问卷作为主要问卷,环境问卷、情绪智力问卷作为辅助问卷来调查研究。每个问卷由若干个项目组成,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成就目标、生活满意度、自尊、环境和情绪等方面内容。在做实验之前,把24名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开展传统模式的谈心教育,第二组开展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谈心教育。

三、研究过程

(一)前测

在实验开始前,请所有被试分别做成就目标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自尊问卷、环境问卷、情绪问卷五份调查问卷,所有被试同时进行测量,获得前测数据。

(二)谈心过程及要求

由实验者对第一组学生(对照组)进行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共四周4小时的传统谈心教育。实验者在谈心时按照传统模式开展,即不刻意准备,随机聊天,不调整谈话者的心情,不掩饰自己的心情,不做任何准备,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刻意运用积极词汇等。第二组(实验组)则进行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共4周4小时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取向的谈心训练。

第二组(实验组)要求实验者每天做如下工作中的一件,并记录下来:每天记录一件能让你获得积极力量的人、物或事;每天记录一件生活中让自己感觉快乐的事情;进行感激练习,即每天记录一件值得感激的人、物或事;每周记录一件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记录自己本周生活中一个最幸福的时刻;记录本周你认为最有收获的事情,并与你的好朋友分享。另外,实验者要运用叙事疗法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谈心教育对实验者的要求如下:第一,对谈话者的要求。做好准备,调整好心情,让自己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认真倾听学生的叙述,找准积极点,针对其谈话中出现的优点和积极面给予客观正面的积极评价;谈话中尽可能运用积极的人格词汇,如智慧、乐观、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卓越等。第二,对谈话过程的要求。强化被试的积极体验、强化其真实感受;鼓励被试自我探寻这些积极体验产生的原因、途径和方式等;引导被试思考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能带来怎样的积极动力,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鼓励他们要长期保持这样的习惯,不断获得积极力量,让自己积极幸福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经过四次谈心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成就目标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自尊问卷等问卷调查,分析数据。

(三)后测及追测

本实验设计了后测与追测。后测在实验结束时进行,分别重复测定问卷。两组被试同时测量,获得后测数据。追测数据在实验结束后的1个月进行,整个实验共得到三次实验数据。

四、研究结果

(一)前测、后测及追测结果分析

1.前测结果分析。本研究实验对象由随机抽选自愿参与实验的普通高职生组成,为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在实验开始前对所有被试者用成就目标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自尊量表问卷、环境影响问卷、情绪智力问卷等多种问卷进行测试,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对两组被试的前测数据进行分析,以确保样本的同质性,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

从表1可知,随机分组的被试在生活满意度、自尊、成就目标和情绪智力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认为两组被试在辅导前具有同质性,如果两组被试在辅导后经统计分析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可以认为是实验者谈心教育引起的变化,而非样本本身的差异。

2.后测结果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谈心教育结束后,课题组用这五个量表对两组被试同时进行测试,比较两组被试在各指标上的差异,以检验传统谈心教育、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谈心教育对高职生成就目标、生活满意度及自尊等方面的效果,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比较结果

在谈心教育结束后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对两组被试的各项指标分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成就目标问卷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生活满意度与自尊量表中实验组的均值有明显提高,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说明谈心教育对高职生的成就目标方面有明显的即时性辅导效应,对生活满意度、自尊等方面有一定的即时性辅导效应。

3.追测结果分析。谈心教育实验结束一个月时,采用量表对两组被试同时进行第三次测量,以探讨谈心教育对学生情绪状态、积极特质及幸福感教育效果的持续性,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追测比较结果

表3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成就目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生活满意度和自尊上没有明显变化。可见,谈心教育效果并未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谈心教育对学生成就目标有持续性的指导效果。

综合上述三次生活满意度、自尊、成就目标测试等问卷测试结果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辅导员谈心教育对高职生的生活满意度、成就目标、自尊等方面有即时性与延续性的指导效果。传统的辅导员谈心教育模式在这几方面效果不明显,甚至辅导员在谈话过程中不注意言行,还可能会伤害到高职生的自尊,影响高职生的生活满意度。

(二)参加谈心教育后的主观体验报告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更全面地评价辅导效果,实验者设计了主观感受报告,有被试在追测结束后将其交给实验者。部分参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实验者写道:“原来认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都是单调的重复,人活着没有意义,学习和生活都是必须履行的任务和程序,通过辅导员的谈心教育,让我对现在的学习、生活感觉到了新意,看似重复的学习,实则充满了新鲜的知识流”;“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离幸福好远,和辅导员的谈心后,我认识到其实幸福就在我身边,幸福在我的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件事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我从小就被父母留在农村和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时候连春节也见不到他们……我习惯了孤独无爱的日子,也远离了快乐和感谢。辅导员通过谈心,把爱种在了我心里,让我从埋怨父母的遗弃,到理解他们的不易,感谢辅导员,让我体验到快乐,让我拥有了积极”。

五、结语

积极心理学理论取向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谈心教育对培养高职生的积极情绪、积极力量、积极特质,提高其主观快乐感、幸福感具有较好的辅导效果,而且这种影响具有持续性,能较长时间地作用于被试者。评估报告显示,高职生从辅导员谈心教育中收获了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力量、幸福感,学到了积极的认知方式,能用更积极向上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和生活。传统的辅导员谈心工作因表现出对高职生的关心,也有一定的效果。因此,我们希望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谈心教育中能够自觉借助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绝大多数的普通高职生开展谈心教育,力争让有问题的高职生正常化,让正常的高职生优秀化,让优秀的高职生卓越化。通过个体不断超越和进步,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让社会呈现更为积极繁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

[1]Sheldon M, 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3)

[2]Julie K N,Edward C C.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Negative Thinking[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9)

[3]杨云,陶嵘.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职学生团体辅导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9)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2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2012SZ026)

【作者简介】杨 杰(1977- ),女,山东聊城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实训部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谈心积极心理学高职生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谈心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浅述谈心是高校辅导员走进学生心灵的最佳方式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成长辅导中的应用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