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理论下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4-12-15 06:36匡华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公共英语高职

匡华

【摘 要】分析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实现课堂有效教学为目标,构建相应的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 公共英语 课堂教学评价 有效教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136-02

作为高职公共基础课,公共英语课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众多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对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进行评价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从事经济、生产、管理、服务等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在涉外工作中实现更好地交流。笔者在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公共英语教学实际,在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以实现有效教学为目标,力图寻找一个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一、有效教学理论概述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应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以下三重意义:

第一,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是否吻合,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过程地有效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的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

第二,有效率:以少量投入换得较多回报,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性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其核心是“学生主体价值、教学平均效益”。

第三,有效益:教学活动的收益及其价值的实现,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的教学”,学生有所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指标。

由此可见,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关注教学的主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关注改变学生思维模式和营造学习环境,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师生互动,达到双方满意效果的教学。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要实现有效教学,构建一个合理又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必不可少。作为教师,应当通过查摆在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从学生、教师以及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方面来构建新型有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达到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最终目的。

二、高职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模式没有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的教学中心在于职业性。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必须摆脱传统应试教育和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模式,做到以就业为中心,紧贴学生需求,围绕相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在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强化应用能力特别是处理日常和业务的会话能力。而目前我国高职公共英语的评价体系仍然采用普通高校的评价方式,以笔试考核成绩作为评定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手段,没有考虑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也没有实现以学生需求为中心。

(二)评价内涵有待进一步拓展。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运用可操作的评估手段,通过系统搜集有关教学的各种有用、真实的信息,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体系。而现行教学评价手段采用的只是传统的考试、测验,忽略了对教学过程进行相应的监控,将评价等同于测试,以分数论英雄,不但缩小了评价的内涵,也是将本来实践性很强的英语教学活动变成了学生学会做题的靶场。

(三)教学评价主体、形式和内容单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是课堂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教学过程实施等诸多要素构成的。但在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评价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评价只是依靠老师的主观印象,多采用考试、测验的方式进行,无论是在评价主体、评价形式或是评价内容方面都显得过于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失真现象。

(四)评价体系过于复杂,没有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迄今为止,已有不少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的文章,如俞唐、沈玲娣采用了评价项目、评价要点和评价细则三级评价体系;李洁慧等人则采用了构建三类教学评价矩阵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评价体系庞大复杂,教师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此外,教学评价多以教师和专家评价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没有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及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良好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是由诸多要素构成,但核心要素是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及其变化,尤其是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活动最为重要。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要通过学生、教师以及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方面来构建新型的、有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一)以诊断性评价为基础的学前评价。当前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差极大,因此诊断性评价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教师组织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又是分层评价的基础。所谓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可通过查阅被评价者此前的相关成绩记录或摸底测验等方式进行,重在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为计划实施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进而设计学习活动来满足学生需要,为教学服务。

(二)以自评互评为主体的学中过程性评价。过程评价是一个收集、综合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信息的过程,是获取教学效果反馈信息,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并对教学过程做出准确导向的必要手段。过程性评价可采用课堂观察、座谈、采访、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本文侧重从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等角度进行综合性测评,通过在一张表格上进行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方式既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又能让教师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以利于后续教学策略地调整。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

(三)以终结性评价为检测的学后结果评价。结果评价是对学生一段时间学习结果与表现做出的结论和判断,是教师获取总反馈信息的过程,它为教师新的教学起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提供比较真实、科学的依据。尽管现行的高职公共英语终结性考试多以笔试方式进行,但只要在试题的设计中力争做到既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能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题型丰富,安排科学合理,同样也能成为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试金石。

总之,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实现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它直接影响着高职公共英语教育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该发挥每一种教学评价方法的特点和优势,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提高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俞唐,沈玲娣.对外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再思考[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7)

[2]李洁慧,梅修.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3]谢娜.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略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作者简介】匡 华(1975- ),女,广西都安人,硕士,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评价公共英语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探微
新课程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习评价的实践研究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