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阳陵泉穴治疗痉挛瘫痪40例临床观察

2014-12-16 08:12魏书航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阳陵泉肌张力痉挛

魏书航

广东佛山市中医院 佛山 528000

肢体瘫痪是神经外科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其中肢体痉挛状态是偏瘫治疗中最棘手的难题,临床常采用药物及物理治疗手段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但效果不理想。针灸是治疗偏瘫的一种重要辅助方法,针刺阳陵泉穴解痉止搐,古文献记述临床有效。本文观察证实针刺阳陵泉穴治疗痉挛瘫痪的临床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神经外科2008-2012年收治的痉挛瘫痪患者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0~78岁。瘫痪原因:颅脑损伤20例,自发性脑出血20例。诊断标准参照《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所有患者均有肢体瘫痪临床表现,且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影像学检查符合诊断。

1.2 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治疗组针刺阳陵泉穴,对照组针刺足三里穴。2组均为电针刺激。1疗程为2周,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2组临床效果。

1.3 疗效评价 采用肌张力、肢体痉挛状态、步行能力分级综合评分法计算疗效。使用尼莫地平法计算分值,公式如下:(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分4级评定:临床痊愈:分值减少≥85%,临床表现消失。显效:分值减少≥50%,临床表现明显减轻。有效:分值减少≥20%,临床表现部份减轻。无效:分值减少<20%,临床表现无改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针刺刺阳陵泉穴与足三里穴临床疗效对比

3 讨论

肢体瘫痪是神经外科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其中,肢体痉挛状态是偏瘫治疗中最棘手的难题。临床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肢体痉挛状态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寻找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已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热点。针灸是偏瘫治疗的一种重要辅助方法,文献记载有效,但一直以来其理论基础不明,治疗方法也有所争议,缺乏数据支持。

传统上治疗偏瘫,多从中医“痿病”论治,以“独取阳明”为主,实际上该法仅适用于中风后瘫痪早期(即BrunnstormI、Ⅱ期),此时肢体瘫痪呈弛缓、松弛状态,“脾主肉,脾主四肢”,针刺足阳明经穴在于健脾强肌,增强肌力、肌张力。而进入痉挛状态,肌力下降不明显,相反肌张力呈现亢进状态,出现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痉挛。各肌群间肌张力不平衡,而无明显的肌肉萎缩、迟缓。肌肉痉挛,僵硬,屈伸不利应但属于十二经筋症候,而不属于十二经络症候。因此痉挛当属抽搐、拘挛、转筋、痉症等范畴。引起肌肉痉挛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损伤导致的气滞血瘀,或脑卒中所致的筋脉痹阻、经气不通,进而筋脉失养而致筋肉拘挛,其病位在筋,故治疗的基本原则应当通经活络、舒筋止痉。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穴,为治手足拘挛、抽搐、转筋的首选穴。针刺阳陵泉解痉止搐,古今临床验之有效。《难经》记载:“筋会阳陵泉,疏曰:筋病治此。”《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古籍也有不少用本穴来治疗筋病的记载。从经络腧穴的关系而言,肝主筋,肝胆互为表里,胆属甲木、肝属乙木,痉挛、抽搐、强直之证多为风动有余之证,故针刺胆经合土穴阳陵泉,可培土生金、旺金抑木,以收疏胆抑肝、解痉止搐之功。

另外,在人和动物试验中,刺激阳陵泉穴,功能磁共振影像显示与运动相关的多个大脑皮质区域被激活,包括双侧躯体感觉运动区、运动前区、副运动区。董培等人的研究显示针刺阳陵泉穴,可以激活锥体外系、次级功能区,达到改善肢体痉挛状态的目的[1]。说明针刺阳陵泉穴治疗痉挛瘫痪,有一定的中枢神经调节机制。

本文针对痉挛瘫痪,选取阳陵泉穴作为针刺治疗部位,足三里为对照,观察针刺治疗痉挛瘫痪的临床效果,发现针刺阳陵泉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针刺足三里对照组,显示针刺阳陵泉穴治疗痉挛性瘫痪,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相关临床研究显示支持本结论[2]。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1]董培,崔方圆,谭中建,等.针刺对脑梗死后痉挛期患者脑功能重塑作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6):507-513.

[2]章薇,刘伍立,赵艳玲.针刺阳陵泉为主治疗痉挛瘫痪52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刊,1999,34(3):52-53.

猜你喜欢
阳陵泉肌张力痉挛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浅析“肝胆阳陵泉”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解你难言之隐按摩妙穴少女痛经不痛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针刺阳陵泉治手臂筋急1则
“满血复活”常按三穴位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