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技改项目后评价指标与方法

2014-12-20 06:50王玲李效臻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4年7期
关键词:赋权电网指标

王玲,李效臻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663)

项目后评价是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闭环管理的重要环节,固定资产投资后评价的体系化、规范化、常态化是电网公司投资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现阶段,电网行业内基建投资后评价工作已基本实现“三化”[1-2]。然而随着基建投资放缓和管理的完善,电网投资管理精细化正进一步向技改投资深入[3],技改投资尚没有适用的后评价体系。本文针对这一情况率先对电网企业输变电技改投资项目后评价指标与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电网固定资产后评价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做出努力。

1 输变电技改项目后评价概述

1.1 输变电技改项目后评价对象

输变电技改项目实行规划制度和年度投资计划立项制度,主要项目类型包括:变压器改造、断路器改造、隔离开关改造、电流互感器改造、电压互感器改造、线路改造、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7类[4]。

综合输变电技改项目管理实践,其后评价对象包括以下3个维度,见表1所示。

表1 输变电技改项目后评价对象分类Tab. 1 The object classification of the post-evaluation for technical renovation projects of power transmission

1.2 输变电技改项目后评价内容

根据输变电技改项目建设流程,其后评价内容一般包括前期评价、实施评价、效果和效益评价,如表2所示。

2 输变电技改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输变电技改投资目标是实现提高设备性能、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设备使用年限、增加生产能力、满足节能环保、节能降耗要求,进而达到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目标[5-6]。本文根据电网企业输变电技改项目相关规章制度,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专家介入、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建立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表2 输变电技改项目后评价内容Tab. 2 The content of the post- evaluation for technical renovation projects of power transmission

3 输变电技改项目后评价方法研究

3.1 指标赋权方法

确定权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7-9]。主观赋权包括:两两比较法,环比评分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2种赋权方法对比分析如表4所示。

表4 指标赋权方法对比分析Tab. 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dex weighting methods

主、客观赋权方法各有利弊,本研究将主观赋权方法和客观赋权方法进行组合,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综合赋权法,将由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计算的权重通过群决策优化,可以充分采纳2种方法的优点而避免二者的不足,最终确定出合理的权重,一般用W表示。

3.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在指标构建、确定权重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输变电技改项目综合评价工作。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具体流程如下。

3.2.1 确定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论域V

考虑输变电技改项目目标实现情况,同时引入后评价常用的成功度综合评价方法理念,取模糊综合评价等级论域V={100~80 80~60 60~40 40~20 20~10},表示各指标评价结论分别是:完全成功,成功,部分成功,不成功,失败。

3.2.2 建立模糊评判矩阵R

对输变电技改项目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等级论域V,对各指标进行定量化和标准化处理,确定各单因素对系统评价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R|ui),建立模糊评判矩阵R如下所示。

在矩阵R中,第i行第j列元素rij表示被评价系统从评价指标ui来看,对vj系统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模糊向量(R|ui)=(r11r12… r1n)来描述被评价技改项目后评价在某个评价指标ui方面的表现。

3.2.3 计算综合评价结果向量B

利用合适的合成算子,合成指标权重向量W与模糊评判矩阵R,从而得到被评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向量B。

考虑到输变电技改项目后评价目标具有层次性,其综合评价模型一般选择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10]。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一般模型过程如下所示。

4 案例分析

4.1 项目背景

220 kV某输电线路工程1973年投运,线路全长48.978 km,运行至2008年已达35 a,由于导线截面小(LGJ—240),设备残旧,线路在负荷高峰期时无法满足经济运行要求,需要扩容改造,将导线截面改造为2 mm×300 mm,提高线路输送容量,满足线路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要求。

4.2 综合评价

根据本文构建的输变电技改项目后评价体系,案例属于第一类评价对象,根据实际工程特点,选择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赋权,并进一步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综合分析评价如表5所示。

根据以上分析评价,采用专家评分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综合赋权,权重如下。

第一层次权重: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别计算各评价指标对系统评价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并建立模糊评判矩阵,得到模糊向量分别如下:

表5 案例综合分析与评价Tab. 5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case

综合评分为88分,表明项目增容改造实施非常成功,完全实现了预期目标。

4.3 评价结论

案例分析中,改造前项目使用年限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其净值率和成新率均为0,工期和质量控制良好。按管理规定投资额度不大或单纯设备更换的工程可直接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该项目据此未开展初步设计,立项和投资计划工作均依据可研粗略估算,决算投资与计划投资趋近,反应其设计深度不足,对投资计划工作指导有限。增容改造实施后,设备技术指标提高效果良好,平均负载率改善效果较好,且运维成本节约52%,实际输电能力增加54%,投资效益明显。因此该改造项目综合评分达到88分,项目实施非常成功,实现了预期目标。

5 结语

输变电技改投资涉及广泛,本文通过理论和方法研究,对电网企业输变电技改项目后评价对象与内容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应根据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对技改项目进行有区别的评价,同时相对应地构建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建立了基于成功度的评价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案例分析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输变电技改项目后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实用性。

[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办法补充规定[R]. 广州: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07.

[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Q/CSG201301—2010 配电网项目后评价实施办法[S]. 广州: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10.

[3] 吴鸿亮. 配网投资建设功能效果后评价研究[J]. 南方电网技术,2010,4(1):32-35.WU Hongliang. Study on post-evaluation of function effects of investment in distribution network[J]. Souther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0,4(1):32-35(in Chinese).

[4] 广东电网公司. S.00.00.05/G107-0001-0808-523 广东电网公司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S]. 广州:广东电网公司,2008.

[5] 李庆芝,孟庆伟. 多类扰动下系统综合性能的评价[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1,27(12):59-63.LI Qingzhi,MENG Qingwei. Disturbance system performance evaluation[J]. Electric Pow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1,27(12):59-63(in Chinese).

[6] 郭丽娟,鲁宗相,邓雨荣.基于风险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实用化技术研究[J]. 高压电器,2013,49(1):81-86.GUO Lijuan,LU Zongxiang,DENG Yurong. Risk base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of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facilities[J]. High Voltage Apparatus,2013,49(1):81-86(in Chinese).

[7] 张翼舟,白泉涌. 基于组合权重的火电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J]. 华东电力,2010,38(5):668-670.ZHANG Yizhou,BAI Quanyong. Environmental impact post evaluation for thermal power project based on combinational weight[J].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2010,38(5):668-670(in Chinese).

[8] 何晖,蔡光宗,田羽. 全寿命设备管理的回归分析及应用[J]. 电力与能源,2012,33(2):124-129.HE Hui,CAI Guangzong,TIAN Yu. Application on LCC equipment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regression analysis[J]. Electric Power and Energy,2012,33(2):124-129(in Chinese).

[9] 豆朋,黄松波,江聪世. 基于时空聚类算法的地闪活动特性研究[J]. 电瓷避雷器,2012,135(4):95-98.DOU Peng,HUANG Songbo,JANG Congshi. The research of ground flashover activities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ime and space clustering algorithm[J]. Insulators and Surge Arresters,2012,135(4):95-98(in Chinese).

[10] 吴鸿亮. 改进的逻辑框架法在电网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J]. 电网与清洁能源,2011,27(10):4-7.WU Hongliang. Application of improved LFAin postevaluation for power grid projects[J]. Power System and Clean Energy,2011,27(10):4-7(in Chinese).

猜你喜欢
赋权电网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穿越电网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试论新媒体赋权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基于改进AHP熵博弈赋权的输变电工程评价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