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今年或可进入活跃期

2014-12-23 02:07陈向国
节能与环保 2014年6期
关键词:标杆电价风电

文 _ 本刊记者 陈向国

海上风电今年或可进入活跃期

文 _ 本刊记者 陈向国

上海市海洋局近日同意上海临港海上风电项目一期用海批复的消息引起业界关注,这是继5月4日上海市发布新能源发电补贴政策,率先提出0.2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后,针对海上风电推出的又一重磅利好举措。上海是在国家尚未出台海上风电标杆电价的前提下,率先出台地方补贴措施,以达到促进海上风电项目发展的目的。而此举动的意义可能非比寻常:因为海上风电标杆电价的示范效应有望与2011年青海出台光伏“930”的功用等同,而后者最终促使全国出台光伏标杆电价,并助推中国于2013年登顶世界第一大光伏安装大国的位置。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上海临海项目此次获得用海批复,意味着继上海东海大桥项目后的第二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建设提速。上海的举措与来自国家能源局等相关机构的消息表明,今年海上风电进入活跃期是大概率事件。

已经获得国家能源局的支持

2014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海上风电建设的通知》,该文件说2014年能源局将选择部分省份重点确定几个海上风电投资项目。“今年中国非常有可能推出海上风电的上网标杆电价。据我所知,国家能源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已经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的沟通,双方的态度与之前相比也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执行副秘书长唐文倩透露。在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的互动下,因受困于用海争议、上网电价补贴缺失、政策扶持态度不明朗等因素而陷入停滞的海上风电有望全面重启。

根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提供的信息,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曾传出4个首批特许权项目沉寂了两年多后,有3个已经获得开工“路条”。而最近又有消息称,2014年开工的海上风电项目或达到156.6万千瓦,是过去数年累计安装量的三倍,2015年及之后开工的项目更将达到355万千瓦。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高虎表示,至2013年,我国准备开展前期工作的海上风电项目17个,总装机量约400万千瓦。很多省份还出台了自己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初步确定了43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开发资源。

期待国家标杆电价早日出台

业界期盼国家海上风电标杆电价的早日出台。没有标杆电价,就不能形成完善的海上风电价格体系,没有完善的价格体系海上风电就难以健康、快速发展。正因如此,目前市场非常关心标杆电价的定价水平。海上风电相对于陆上风电,项目综合投资成本要高出一倍,如果其定价水平与平均0.5元/度左右的陆上电价相当,对应的项目内部受益率将难达到市场预期。“十二五”初期的运作就是因此而步履艰难。早在“十二五”伊始,国家就为海上风电拟定了“到2015年装机达500万千瓦”的规划目标,国家能源局也于2011年启动了规模达100万千瓦的首批海上风电项目特许权招标。尽管政策方高调,但首批招标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由于招标电价偏低大大降低项目投资收益预期,致使100万千瓦的项目几乎全未进入开工阶段。按照中国风电协会的统计,截至2013年底,国内海上风电装机为39万千瓦,不到规划目标数字的1/10。

相关机构对标杆电价进行了预测。民生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按照海上风电项目综合造价成本核算,未来标杆电价有望达0.8元/千瓦时左右,在并网条件完善的情况下,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可达10%以上。标杆电价今年能出台吗?从现时的状况看,可能性极大。其一,国家能源局在2014年工作计划中,将适时制定出台海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看为其中重点任务之一,这在本届政府尤其注重实效的大背景下,能源局“食言”的可能性很小;其二,接近政策方的专家在不同场合相继透露,目前海上风电标杆电价政策正在加紧制定中,今年下半年出台可能性较大。综上所述,标杆电价的出台应该成为今年现实的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总体利好

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尤其是政策环境的利好,使海上风电投资成为新的可以预期的“蓝海项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一位理事曾表示,政策制定方对于海上风电发展的态度已告别过去的模糊不清,主导思路由过去的特许权招标,转变为以示范项目加配套补贴的“扶上马,送一程”的新的清晰的思路。当前宏观政策环境对于新能源发展倚重,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来培育海上风电市场。国家能源委不久前提出,将开工一批清洁能源项目,作为经济稳增长的支点,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头戏,自然有望首获政策红包。

种种迹象表明,海上风电作为“十二五”末乃至“十三五”期间国内风电行业发展“新蓝海”的标签正不断显现。“过去招标的众多海上风电项目,尤其是临海滩涂项目,初期选址和用地均未征询当地海事部门的意见,因此开工一拖再拖。上海临港项目开工前则获得了当地海洋局的海域使用证书,这表明在海上风电项目规划的审批程序上,相关部门已厘清政策脉络。”有行业专家表示,这也是海上风电市场重启的大前提,为意欲进军海上风电投资打了一剂强心针。

事实上,潜在的市场在呼唤各种利好的预期变成惠及全国海上风电的现实:以海上风电项目1.2万~2万元/千瓦的综合造价粗略测算,按500万千瓦的预期目标,市场潜在空间可达800亿元。而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装机达3000万千瓦的中长期目标,市场规模届时可最高扩容至数千亿元。

配套细分市场应成为“新手”的重点

就目前的市场情况看,由于海上风电无论是整机设备还是风电场建设运营技术指标都高出陆上风电不少,因此有能力参与这一市场角逐的企业并不多。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目前国内有11家制造商的海上风电机组已实现项目安装,但达到5万千瓦规模化水平的制造商仅有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两家,其中华锐风电的市场份额占据整个海上风电装机的40%。因此,“新手”要进入的话,只有两条路:一是借助资本运作之能事,入股或控股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一是在所剩不多的整机市场、电产建设运营中进行血战。但后者恐怕没有多少取胜的可能;而要进入占有市场的优势企业也恐非易事——“新手”可将重点放在配套细分市场上。

有券商分析师表示,海上风电场的建设运营将带动起整个产业链,除了机组设备外,还涉及塔架、基座安装以及海底电缆铺设。这些配套设施的投入占据综合成本的很大空间。随着海上风电市场扩容,配套细分市场也存在巨大潜力。近年来,国内不少公司已经瞄准海上风电产业链,并提前进行市场布局。风电塔架制造业龙头天顺风能,过去几年就为西门子、GE等国际风电巨头提供海上风电塔架产品。公司相关人士不久前表示,公司募投项目海上风电塔架产品已得到市场充分认可,预计今年起将为公司贡献业绩。另一家海底电缆制造商中天科技,其近年来研发的中高压直流电缆对于解决海上风电电力传输瓶颈问题已得到业内认可,在2013年中标总金额达1.7亿元的海上风电相关电缆项目供应订单。“新手”应该密切关注这方面的动向。

猜你喜欢
标杆电价风电
哨兵“后退一步,走”,树立“守规矩”鲜活标杆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超越自我,全新一代宋再树10万级SUV价值标杆
德国:电价上涨的背后逻辑
探索电价改革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收支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