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党报和都市报的不同塑形——《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2003~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新闻报道量化分析

2014-12-25 02:17胡潇睿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都市报新生代

胡潇睿

(西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春光认为,“农村流动人口已经出现代际的变化,有了巨大的差异,不仅在流动动机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在许多社会特征上也非常不同”,[1]并据此提出了“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2]的概念。刘传江、徐建玲则将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界定为“第二代农民工”。“那么何为第二代农民工呢,这一名词是相较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的,确切指的就是1980年之后出生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步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3]他们认为大众已经不应把这一全新的社会群体继续纳入以往的农民工群体中进行比较和分析。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正式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媒体如何塑造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化形象,将会对他们破解社会排斥,进而融入城市,完成“农民”——“市民”的转化,产生深远影响。论文以《人民日报》与《南方都市报》——党报和都市报的代表,为研究样本,全面调查了2003年至2013年间两报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藉此展开报纸对新生代农民工塑形的研究。

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与需求,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类目表,对所研究的5项类目进行细化分析,从而使目标研究更加清晰与准确,提高研究的可操作性。

一、报道数量

如表2、表3所示,2003~2013这十年间两份报纸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报道篇数总共为479篇。其中《人民日报》报道篇数为255篇,《南方都市报》报道了224篇。各报新生代农民工报道具体分布详见下表。

显然,两报从2010年开始,较多地关注了新生代农民工。这种变化首先与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并由此引发的社会热点有关。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2010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成了两会上讨论的热点,并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政策导向与社会热点的共同作用,引起了党报和都市报的共同关注。

二、报道题材

由表4可见,两报在报道题材方面的部分数据具有明显差别。由于两报的性质不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点也表现出较大差异。《人民日报》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题材丰富多样,不但有常见的消息通讯、深度评论、调查报道等还有大量突出该报特色的先进人物专访、国家政策解读性报道等。如表4所示,政策解读性报道和人物专访类文章分别占了16%和21.9%,与《南方都市报》反差较大。显然,《人民日报》更倾向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宣传、解读,在这种报道话语中,新生代农民工往往是政策的受益者。这种塑性策略,从《人民日报》所肩负的舆论引导职责来看,无疑是成功的,但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与市民转化角度看,则过分强调了农民工的获益层面,而相对弱化了对农民工遭遇的问题、困境的关注。在读者那里,容易造成对农民工群体形象的整体误读。

《南方都市报》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题材多以消息和调查性报道为主,所谓调查性报道就是通过有针对性、有目的的深入调查而得出完整、公正、客观的结论,对于客观地揭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现实生存情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南方都市报》因受西方新闻理念的影响,办报特色更加直接、大胆,因此这种揭露、探秘的报道风格在《南方都市报》中比较普遍。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4]大众媒介对某一报道对象的报道不仅会影响受众对该报道对象的关注度,也会影响受众对该客体的态度与观念。在《南方都市报》的相关报道中,新生代农民在融入城市过程中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方面,由于长达50多年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传统影响,新生代农民工难以克服传统影响所显示出来的自身缺陷,比如基于“农民”身份认同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城市社会体系在接纳农民工方面的机制性缺陷,比如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的严重滞后,使得他们同在城市,却生活在一种歧视性的社会机制之中。《南方都市报》关于这两个方面问题的报道,总体而言,对人们客观、理性地认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改进、完善社会机制,起到舆论造势和疏导的作用。但同时,对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系统时所呈现的自身缺陷,则容易在相当数量的市民那里,形成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强化社会排斥心理。

表2 2003~2013年《人民日报》新生代农民工报道数量表 单位:篇

表3 2003~2013年《南方都市报》新生代农民工报道数量表 单位:篇

表4 2003~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报道题材总体分布 单位:篇(%)

图1 《人民日报》2003~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报道题材分布图

图2 《南方都市报》2003~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报道题材分布图

三、议题内容

这个版块里(见表5),两报的差异性项目依旧差别巨大。但不同的是,两报关注的议题的相似项目增加。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受到党报和都市报的共同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成了官方和民间的共同话语,尽管这种话语的角度和方式并不相同。但“共同话语”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认可——从官方到民间共同接受了农民向市民化转化的历史进程。

从议题的分布来看,《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关注最多的是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共有99篇报道,这些报道不管其关注的具体议题和角度如何,客观上促进了全社会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注、思考和讨论。在网络上,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农民工城市融入”,可以搜到164000个结果,而在中国知网上,则可以搜索到“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相关学术研究论文4212篇。可见,官方、民间、学界对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普遍而广泛的关注,首先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可以有效破解社会排斥心理;其次,对新生代农民工克服自身缺陷,提出对策、措施和方法,这对新生代农民工成功塑形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第三,这种社会合力恰恰又呼应了顶层设计的宏观政策,促进政府进一步完善有关社会机制,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创设应有的法制环境。

表5 2003~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报道议题内容总体分布 单位:篇(%)

对新生代农民工报道内容具有较大分歧的主要在于“社会冲突犯罪”、“灾难事故”和“社会成果展示”这几个部分。在这几个议题内容上,两份报纸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是因为《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这两份报纸的议程设置完全不同,对于《南方都市报》来说,市场是第一位的,在这类都市报中,灾难事故、冲突犯罪、劳资纠纷以至于失范违法等议题占新生代农民工媒体话语中的大多数,关于这类群体的报道也多是掺杂着各类负面消息的出现。然而,这类议题内容却很少出现在《人民日报》当中,作为党报的《人民日报》在议程设置方面多倾向于带给大众一些正能量,因而议题内容便着眼于报道一些正面的内容,展示成果,而非抨击和揭露。应该说,尽管两报在这些议题内容方面关注度的差异性非常大,但从客观结果上,则都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塑形。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日报》的正面塑形,要注意避免使农民工成为图解政策的工具,而《南方都市报》的负面揭露,则要避免过分的噱头和炒作,不能完全为商业利益所左右。

图3 《人民日报》2003~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报道议题内容分布图

图4 《南方都市报》2003~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报道议题内容分布图

四、报道立场

由表6可以看出,“正面报道”是《人民日报》主要的话语立场,此类立场的文章所占比例约为66.3%,该数据比较符合《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立场原则,也符合官方的意识形态。《人民日报》将新生代农民工定性为弱势群体和表彰对象,既同情他们在社会生活、城市融入等方面所处的困境,又表彰他们通过自己的的努力、国家的帮助战胜困难、改变命运。一定数量的正面报道有利于提高大众对这一群体的认知度,改变以往的刻板印象,创造良好的媒介环境,从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健康发展。

表6 《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2003~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立场总体分布 单位:篇(%)

《南方都市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主要是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较客观地描述了新生代的生存状况。在正面报道中,较多地呈现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团结进取,注重发展。然而与《人民日报》相比,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负面报道在《南方都市报》中较多,在负面报道中,集中表现为对这一群体个别违法现象、心理问题的报道。适当的负面报道可反映一些现实的问题,可以吸引读者的较大关注,但过多的负面报道乃至夸张报道,不仅会造成恶劣的舆论影响,不利于该群体的社会发展,而且会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自我认知,逐渐否定自我价值,产生社会不满情绪。

图5 《人民日报》2003~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立场分布图

图6 《南方都市报》2003~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立场分布图

五、消息来源

在传播过程中,消息来源处于起始位置,直接提供着媒介传播的主要内容。因此媒介叙事的内容、风格和立场直接受消息源和媒介的关系影响。作为党委机关报,《人民日报》习惯于自上而下的报道新闻,因而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议题中各级官员和意见领袖理所应当成为了其最主要的消息来源,而“农民工及其子女”作为消息来源的文章仅有3.9%.《南方都市报》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多出自本报记者之手,消息来源为“民间”的有12.5%,这说明该报在对新生代农民工报道时,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到了该群体,写出了他们的现实生存状况和需要,但这12%的比例还远远不够。

无论是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报还是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党报,对“民间”声音关注的相对微弱反应了媒介对第三方话语的忽视,新生代农民工各种问题的解决涉及到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关注他们自己的声音与态度,对于消除城市社会与打工群体的隔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发展十分必要。

表7 《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2003~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报道消息来源总体分布 单位:篇(%)

图7 《人民日报》2003~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报道消息来源分布图

图8 《南方都市报》2003~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消息来源分布图

六、结束语

我们正处于一个“媒介霸权”的时代,媒介为公众提供了各类社会话语权,例如农民工这个名称,该名称剥离了他们的原有身份,并且连接起了他们的身份标记和职业类型,使该群体深刻印上了政治权利和社会不平等的烙印,也成了一种阴影笼罩在几代进城务工者的周围。不可否认的是,在此类意义的社会演进中,大众媒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权利意志与事实观点的自由通畅是建立一个良好社会的基础,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公共话语的建构者,必须为此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农民工的身份经历了“盲流”、“农民工”、“外出务工人员”一直到最近被国家承认的“新产业工人”、“新产业工人阶层”的变迁,这一点值得欣慰。这种命名的变迁,也反映着新生代农民工整体塑形的转化,这当然与包括党报与都市报在内的各类媒介的关注与报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如果总是以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工具,那么内容必然会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将忽略掉对新生代农民工最重要的现实关注;同样,都市报如若始终追求销量、市场,总是报道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负面新闻,把该群体当做噱头吸引眼球,那么最终肯定会被市场淘汰。因此,怎样正确掌握两种风格迥异的报纸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上的报道技巧,对“度”的把握如何拿捏得当,如何正视自身、取长补短,是我国各类报刊乃至整个大众媒介值得深思的问题。

[1]王春光.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热点聚焦版),2002,(7):30-32.

[2]王春光.新生代的农村流动人口对基本公民权的渴求[J].民主与科学(纵横评述版),2000,(2):19-20.

[3]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7(1):6-10.

[4]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4-168.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都市报新生代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钱江晚报来了“小冰”——一张都市报在“Al+新闻”上的探索和突破
都市报财经新闻建设的现状与应具备的几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