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的力量

2014-12-29 16:32李宇明
世界教育信息 2014年19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双语母语

李宇明

第一语言一般都是母语,是文化纵向传承的基本渠道,也是个人文化归属的身份证。正因如此,热爱母语、守望母语是民族之圣任、个人之天职。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略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包括第N语言,下同)一般是指外国语或外族语。掌握第二语言的双语(包括多语,下同)人首先需要引发语言接触,带来语言的相互影响。在语言影响中,词汇译借最为常见,但借词增多可能会影响到语音系统;一些语法和章法也可能被借入;还会影响到文字形式和字母表的变化。长时间的特殊环境的语言接触可能会造成语言联盟,并产生洋泾浜和克里奥尔语现象。语言接触不仅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语种的丰富,而且也使得一些语言更加强势,以致侵蚀甚至侵占了弱小语言的使用空间,使许多语言濒临消亡。

伴随语言接触的是文化接触。双语人是异文化的最先接触者,他们一方面会受到异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更理性地看待本我文化。双语人将异文化引入进来,也将本我文化介绍出去,促进了文化的横向传播,也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使单语人也能分享多元文化。由于双语人的大量产生,加之通讯、传媒、交通的现代化,人类的活动半径迅速增大,人口流动空前加剧,信息交换非常便捷,文化横向传播的力度也急剧增强。

文化横向传播的力度增强,使多元文化成为社会常态,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逐步成为公民的素质之一,对外语、外族语及其文化的学习必将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任务。与之相关,纵向文化的传承可能会有所减缓,以致代沟不断加深,代沟形成时间逐渐缩短,因而也常引发社会的文化焦虑。这种文化焦虑,会使社会采取各种“文化保护”措施,竭尽全力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不遗余力强化传统文化,千方百计向外推介本我文化,有时甚至会发展出“民粹主义”“原教旨主义”等极端现象。这种文化焦虑,通常也会助长“语言纯洁观”的流行,外来词、外语学习常常成为社会批评和改革的对象。

人口流动使一些人定居在母体文化之外,异文化婚姻增多,家庭语言、文化问题突显。不少孩子的第一语言是家庭所在地语言,母语被丢弃或成为“半语言”,此类人群只能听不能说,或是没有掌握书面语。在文化归属上,有人坚守母文化,有人放弃母文化,有人则可能成为“双文化人”(对两种文化同样认同的人)。当两种文化平等相处之时,不同的文化归属不仅不会影响人的文化生活,甚至还会使其成为社会的宠儿;但是当两种文化不平等,甚至发生激烈冲突之时,不同的文化归属可能会使此类人群受到文化歧视、产生文化焦虑,甚至会被视为异己分子。

第二语言的力量就是第二语言教育的力量。第二语言教育包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不能只研究教学法,还应当关注力之所来、力之所用,要研究双语人的语言生活和文化生活,关注语言接触、文化多元等现象。

当前的语言规划(包括语言教育规划),虽然有“双语”字样,但本质上多是“单语主义”的。面对多元文化的时代,语言规划(包括语言教育规划)应当向“双语主义”转变。

编辑 许方舟 郭伟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双语母语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