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对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启示

2014-12-30 21:40邹尚田
教师·中 2014年12期
关键词:吸引力凝聚力

摘 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这一视角,针对当前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即应从满足多样化需要、挖掘深层次需要、激发多层次需要三个方面来推进工作,切实增强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关键词:马克思需要理论;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吸引力;凝聚力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已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在这一历史条件下,青年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青年学生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共青团组织正逐步由动员型组织向利益型组织让渡,这使得团组织一些曾经有效的工作方式其积极作用逐步弱化,产生了不和谐、矛盾或冲突,团组织自身内在的矛盾也不断凸显[1]。

习近平同志指出,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有效覆盖面不足是当前共青团工作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的不足。高校共青团工作在全团工作中居于基础性战略地位,具有比较完善的组织体系和良好的工作基础。高校共青团依靠其组织优势,能较好地实现有效覆盖,但基层团组织特别是团支部的工作存在着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的问题。本文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这一视角,分析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并就如何增强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1.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的“后喻文化”时代带来的挑战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个时代。在“前喻文化”中,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在“并喻文化”中,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在“后喻文化”中,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由此进入了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时期。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变革的加快,个人信息获取能力的提升,加速了“后喻文化”的进程。晚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比家长、老师等长辈更早、更多地获得信息,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技术手段、融入流行文化等,使得教师和家长等长辈威权弱化。

“后喻”现象是某种意义上的社会进步,但事实上家庭教育依旧重要,晚辈的健康成长依然离不开长辈的言传身教。

2.多元化价值取向带来的挑战

当前,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进步的同时,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一趋势在青年学生中表现尤为显著。许多青年学生盲目崇尚西方文明,推崇西方文化,甚至否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从而极易形成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消极价值取向。

另外,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人际交流的相对独立性,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也促使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2]。

3.共青团工作的转型带来的挑战

当前,共青团组织正逐步由动员型组织向利益型组织让渡,这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共青团工作中的贯彻与体现。文献[3]指出,“理想和信念”曾经是共青团组织凝聚、团结和引领青年最强有力的武器,在团组织动员方式中发挥着显性作用;组织利益与物质利益则是一种辅助的隐性作用。进入社会转型期,组织利益和物质利益逐渐在团组织的动员方式中发挥主导作用,而“理想和信念”在实际效用上成为隐性的动员方式。正是由于“理想和信念”以及组织利益在动员方式中作用的错位,加之部分青年在需要团组织来维护其权益时得不到及时救助,使得团组织动员方式的效用在实际操作中打了折扣。

二、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科学地阐述了人的需要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需要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从需要的结构上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从需要的层次上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其中发展需要在人类需要层次中居最高层次;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等。

从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出发,结合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笔者有以下思考和认识:

1.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是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指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的尺度去衡量的。”因此,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

一方面,个人需要的产生受社会需要的影响。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其需要具有差异性、多元化等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个体需要仅仅是由个体产生的感觉和心理需要,而是与社会需要这一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体需要的产生固然有其自身原因,但社会需要实际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个体需要在产生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将社会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内化为自身的选择,并最终化为自身的需要。因此可以说,人的需要是显性的,其背后是隐性的社会需要。

另一方面,社会需要本质上仍然是人的需要,相对于个体需要而言,是人的需要的高级表现形式。国家、社会的需要,其本质仍然是人的需要,相对于个体需要而言,是人的需要的高级表现形式。

2.对个体需要的满足,并不是把需要当作一种支配他人的工具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的需要表现为追逐剩余价值,工人的需要表现为维持生存的需要。“一切激情和一切活动都淹没在发财欲中。工人只能拥有他想要生活下去所必需的那么一点,而且只是为了拥有这么一点他才有权活下去”[4]。

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共青团组织对青年学生需要的满足,并不是把需要当作一种支配他人的工具。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着力提高服务青年能力,把为青年服务作为共青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工作、生活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团组织的关爱。”因此,共青团工作的目标和理念,本质上体现着对青年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满足青年学生的需要,促进青年学生的发展,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目标,青年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是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3.人的需要是从事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实践活动又创造人的需要

一方面,人的需要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需要的满足要通过实践这个环节。因此,人的需要构成了其从事实践的内在动因和目的。马克思说:“我们对历史最初的一瞥,便使我们深信人类的行为都发生于他们的需要、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兴趣、他们的个性和才能;当然,这类的需要、热情和兴趣,便是一切行动的唯一的源泉——在这种活动的场面上主要有力的因素。”另一方面,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新的需要不断产生,可以说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出了需要。

三、增强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对策

在当前形势下,特别是在共青团组织正逐步由动员型组织向利益型组织让渡这一进程中,满足青年学生的合理化需要,充分发挥需要满足的激励作用,既是破解共青团发展的内在矛盾的需要,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如何通过满足青年学生的合理化需要来增强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本文提出了如下对策:

1.满足多样化需要

青年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必然带来个体需要的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全球化,丰富了青年学生的文化生活,从而导致兴趣爱好甚至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不同年级的青年学生在专业学习、能力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也往往有着不同的需求。

习近平同志在共青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团组织要努力做广大青年值得信赖的贴心人,深入青年之中,倾听青年呼声,把青年安危冷暖挂在心上。”面对青年学生多元化的个体需要,我们应该正视并努力满足其合理需要。面对需要的多元化,以往工作中大而全的活动已越来越无法满足青年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基层团组织在开展各项工作、活动时应注重多元化、小型化,这也是充分尊重团员的主体地位,调动青年学生积极性的需要。

2.挖掘深层次需要

当前,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组织存在着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强,活力不够的问题,这说明共青团组织的服务能力与青年学生的需要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当中,就蕴含着青年学生的深层次需要。对青年学生深层次需要满足的过程,就是要把与社会要求相符合的意识内化为对象的意识结构,使社会要求同对象个人的某种需要相一致,并引导人们的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培养人们正确的思想动机和高尚的行为[5]。对青年学生深层次需要的挖掘,需要在对青年学生、共青团工作和当前形势深刻把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把握规律,不断进行工作创新,才能真正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意识到、接纳这些需要,并通过这些需要的满足,来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真正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3.激发多层次需要

针对青年学生的工作开展、活动设计,应有符合青年学生发展特点的系统化、层次化的设计。青年学生通过专业学习、经验累积、实践锻炼等各种形式,不断地成长进步,因此也会不断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有时,这种多层次的需要在青年学生群体中表现为隐性需要。因此,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者应通过工作设计、活动的开展,针对青年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强系统性和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吸引、激发、满足青年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3]安国启,邓希泉.社会转型期共青团凸显的内在矛盾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6(07).

[2]邹尚田.刍议新时期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0(1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崔 浩.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J].浙江大学学报,1998(01).

猜你喜欢
吸引力凝聚力
中国吸引力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有吸引力的东西更好用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增强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推动企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跟踪导练(三)4
讲故事是企业最具有凝聚力的工具
什么是你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