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2014-12-30 04:51唐鸿鸣
教师·中 2014年12期
关键词:对话式对话阅读教学

唐鸿鸣

摘 要:“对话”是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重要表现,是语文教育功能的延伸。将“对话”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和设计中,可以将语文阅读学习生活化,让学生通过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和生活哲理感受语文阅读的魅力,也能促进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进而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对话;语文;阅读教学

一、“对话式”教学的意义与内涵

对话渗透在人们交往沟通的每一个环节,没有对话,就没有沟通。通过对话,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利益诉求的表达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将“对话式”教学引入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有效地达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目的。

所谓“对话式”教学,是指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中,鼓励师生与文章作者通过文字解读、语言交流、思想沟通等人性化的学习工具和手段进行沟通交流,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感染、相互学习的教育境界,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对话式”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任务意义重大。

教师通过开展“对话式”教学,能够变“指令式”教学为“指引式”教学,把教师“独白”变成师生“合唱”,加强对学生思想的了解;还能够引导学生合作互助,通过对话的方法与他人交流意见,学习他人积极的思想,感受语文阅读的魅力,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充满乐趣。

二、“对话式”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正确理解对话概念,科学开展阅读对话

对话不是简单的人与人之间关于某件事情、某篇文章的口述,而是通过对某件事情、某篇文章的解读,将其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具体观念运用简洁明了的语句表述出来,体会其意味深长之意。

科学开展阅读对话,首先,教师要意识到对话是“我们”之间的合作学习与互动的过程,而不是“我”的思想观念强势灌输的过程;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语文阅读本身就是读者与文章作者之间思想交流互动的过程,要做到尊重彼此;最后,语文阅读不是简单地听说读写的过程,而是通过听说读写实现彼此相互学习、共同奋进的目的。

2.合理运用现代化技术,拓展阅读对话范围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语文阅读教学更应该如此。教师要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教学仪器,为“对话式”阅读拓展平台,拓宽学生阅读范围,让阅读学习渠道多元化。

比如在学习《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篇课文时,教师课前可以先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火星的图片和科普知识,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火星的科研宣传片,然后让学生对火星的认识进行交流沟通,找出他们所能发现的火星与地球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相关课后习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完成语文课堂阅读的学习任务,还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课外知识、探索新事物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

3.创建和谐对话环境,促进阅读对话实施

“对话式”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通过师生以平等、互学的心态交流,以强烈的求知欲力争创新,以包容谦和的态度多思善学来创设一个和谐的对话环境,保证生生交流、师生沟通无障碍、无束缚、畅所欲言,让学生的创新观点和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保证阅读对话的顺利进行。

三、注意问题与反思

一方面,“对话式”阅读教学容易犯以我为中心、强制灌输思想的错误,这需要师生共同意识到合作学习中“我们”的重要性,剔除个人情绪的影响,要努力实现思想的沟通和融合,保证阅读的质量和水平。

另一方面,“对话式”阅读教学不应该仅仅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还应该是生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由于生活阅历、学习能力、成长背景等大体一致,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更方便、更容易、更有效。师生和生生互动是实现阅读“对话式”交流的重要途径。

四、结语

“对话”在解读、感受阅读文章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理念,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俊苹.巴赫金“对话”术语的内涵及现代意义[J].文艺研究,2006(05):158—160.

[2]陈胜良,欧国兴,何家荣.走进对话——萧山五中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01):9—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话式对话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对话式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语文教学中对话式教学的运用
基于“对话式学案”的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