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强化实验教学的意义探讨

2014-12-30 04:14朱友源
教师·中 2014年12期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理论研究创新教育

朱友源

摘 要:探究性实验由于其重视过程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主体性的发挥。物理实验是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之一,新课程标准注重探究式、互动式学习,凸显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知识建构等方面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论研究;探究性实验

一、改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思想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必须随着课程改革的要求相应地做出调整。由于物理学是基于实验基础之上的科学,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基础实验设施的薄弱,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实验不重视等主客观因素,物理实验教学一直没得到重视。

在教学实际中,应有针对性地对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切实提出实验教学改革策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萌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从而让学生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创设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性问题,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置于实验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现在多媒体教学非常盛行,虚拟实验,网络实验,用课件来代替实验,甚至就用虚拟的实验室代替了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教学比比皆是。当然,虚拟实验突出重点,突出原理,突出细节,对学生的学习有利,但它毕竟是虚拟的,理想化程度过高,给学生以不真实的感觉,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大多数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由于传统教学思想上的习惯性,头脑中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和观念不能立即消除,更关键的是没能真正认识到物理课堂的教学在促进教学效果以及对学生发展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常规的教学实验,主要是理解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操作、得出正确实验结果的一种实验形式,基本上属于继承和接受前人的知识、技能。在实验教学中更应该考虑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个性的发展。

二、探究性有效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

新课改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出的要求,分别从动作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实验探讨了中学实验教学理念。强调在实验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动脑。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动脑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探索性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纵向连动,即发现一种现象后,立即纵深一步,探求其产生的原因;二是逆向连动,即看到一种现象后,立即想到它的反面;三是横向连动,即发现一现象后,便联想特点与之相关的事物。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包含两个不同的探究方向,一是指向事实,即由观察和实验所得到的事实,为解释(或者规律)提供事实证据;另一个是指向理论或者概念框架体系。一方面,物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它覆盖了一些相关事实,并可以对这些事实作出解释;另一方面,物理规律具有真理性,这些事实是对物理规律的证实或检验。如果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高一物理教材中,我们可以尝试将“力的合成”改为“探究能力与动力的关系”。在教学实验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学习实验现象、分析及处理教学实验数据,总结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样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先获得感性的认识,再上升到教学理性的认识,比起教师单纯的演示,其讲课的效果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强,对物理规律的见解也更加深刻。故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感知、体验物理客观世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猜测。现行教材的实验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实验的原理、使用的器材等都做出了规定。实验的前提是学生已经掌握了所涉及的知识,实验的目的不是探索新的知识,而是为了验证知识。

三、结束语

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了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科学作风。即使现在的物理教学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但主动性还是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里,教师在这方面只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主动引导学生去动脑、动手,以此来改进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使物理实验教学发挥最大效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性实验理论研究创新教育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浅析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功能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