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西的“塌方式腐败”说起

2014-12-31 14:11
当代贵州 2014年31期
关键词:山西腐败权力

叶小文,本刊顾问,曾任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等职,十八届中央委员,现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主要著作有《多视角看社会问题》、《宗教问题怎么看怎么办》、《化对抗为对话》、《从心开始的脚步》等,论文《社会学否定之否定的进程及其内在矛盾》曾获中国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论文奖。

最近,山西的政治生态一度出了问题,数名省级干部先后堕入贪腐,惊现“塌方式腐败”。常言“地灵人杰”。山西的“地”怎么了?《人说山西好地方》的歌还耳熟能详啊。

有人说问题出在当官的与煤老板“官商勾结”。可昔日的晋商是怎样呢?“他们在具体的商业行为上特别讲究信誉,否则那些专营银两汇兑、资金存放的山西票号,怎么能取得全国各地百姓长达百余年的信任?”“商业同行间的道义和商业行为本身的道义加在一起,使山西商人给中国商业文明增添了不少人格意义上的光彩。”“何谓山西商人?我的回答是:走西口的哥哥回来了,回来在一个十分强健的人格水平上。”先别怨商人,还得从官员自身剖析原因,敲响警钟,吸取教训。但官员怎么就倒了一片呢?

毛泽东说过,“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今天,我们党在全新的条件下,领导全国人民以空前的规模从事经济建设,深化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而腐败变质者早已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那种规模和档次了。邓小平说过,“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的人不是少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那个时候,贪污一千元以上的是‘小老虎,一万元以上的是‘大老虎,现在一抓就往往是很大的‘老虎。”

山西的警钟敲响,山西的教训深刻。

在推动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必须用法治来制衡权力。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腐败,绝对不受制约的权力有可能绝对腐败。如果只拥有权力而不承担责任,只行使权力而不接受监督,每一个执法者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法律破坏者,而每一个公民都有可能成为这种破坏行为的受害者。马克思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停止。”当权力调控市场,当权力与资本相遇,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导致普遍性、塌方型腐败。

必须完善法治经济。我们搞市场经济,不是要搞“市场社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要使市场在社会生活中也起决定性作用。何况,我们要搞的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也是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规范和引导。

必须建设法治政府。政府是执法主体,对执法领域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突出问题 ,老百姓深恶痛绝,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坚决防止权力和金钱相结合、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当然就应该把权力关在法治的笼子里,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最大限度地防范市场利益的诱惑。要防止权力过多干预市场、边界不清——改革限权,确保权力界限清晰分明;防止权力取得无据、行使无序——依法确权,确保权力授予依法合规;防止权力过度集中——科学配权,确保权力架构相互制衡;防止“暗箱操作”——阳光示权,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防止权力滥用——全程控权,确保权力监督及时有效。

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伤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态度不松,凡腐必反,除恶务尽。

对山西惊现的“塌方式腐败”,我们完全有决心有信心彻底根治。好比出现了“堰塞湖”,炸掉它就是!山西还是好地方,中国更是好地方。

但别有用心的人难免要做文章。例如,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怪论,说什么“不反腐败要亡党,真反腐败也要亡党”。此论不值一驳。不反腐败确实要亡党,真反腐败不仅不会亡党,而且能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中国共产党更坚强,更有力量。(责任编辑/吴文仙)

猜你喜欢
山西腐败权力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把脉“腐败亚文化”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持刀人
目睹之现状
腐败至死怎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