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

2014-12-31 12:14富春英
中国农业信息 2014年23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水资源

文/富春英

吉林省白城市引嫩入白工程建设管理局 吉林白城137000

农田水利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但是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特殊性,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打基础,为实现吉林省西部6.67万公顷粮食增产提供水源保证。

1 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

1.1 农田水利建设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1.2 农田水利建设关系着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耕地少、农业效益低、人口压力大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决定了农业用水不可能大幅增加,要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二是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而原有的技术和条件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必须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1.3 农田水利建设决定着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如果我国农业不能解决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会从根本上失去意义。

1.4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效益的提高,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

2 农田水利建设的特点

第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的作用非常重要。由于有了完善的灌排设施,良种、化肥、耕作栽培等先进农业技术才有用武之地。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易受忽视,因此对农田水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第二,农田水利建设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按受益农户多少区分,小型农田水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浅井等;另一类是几十户、几百户或几千户共用、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农村公共工程性质的泵站、水库、引水渠等。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公共工程具有天然垄断性,不能像乡镇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破产倒闭。

第三,农田水利灌溉所用水资源,属国家或集体所有,是公共资源。所有生活在当地的农户都有公平用水的权利。用水权是农民生存权的组成部分,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由私人垄断。

3 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我国目前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第二,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工程纠纷多,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存在很多工程隐患;第三,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成后过早地失去使用价值,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第四,工程建设缓慢,老工程年久失修,造成公共资源浪费;第五,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工程规划不合理,以及工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良影响。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施工方面,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在建设和管理中,必须加强监管、健全体制,让农田水利建设成为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4 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措施

一是健全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法规。要建立完善的农田水利建设法规体系,用法律手段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加强配套法规政策的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使水利建设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二是依法足额征收各项水利规定费用。要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分级负担、受益负担、分级管理、收益补偿等政策,划分事权,明确责任,进行分类指导。

三是以水资源管理为重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注意加强质量管理,制定激励政策,开展评优创先活动,通过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政策,调动各级大干水利的积极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组织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农田水利建设。

四是加强农田水利科研工作。除国家投资的大型水利工程外,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筹措已经成为农田水利建设的瓶颈,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应该开拓思路,以经济手段建立长效节水、办水利的机制。除用好国家安排的各项支农资金,向农田基本建设倾斜外,应建立农田水利建设基金。国家已经立法对水资源、环境污染收费,则水资源使用和环境改善的受益方自然可以视为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因此,水利及环境保护项目均具有企业的特质,可以招标由企业、集体、个人投资兴办。

五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宣传教育。农田水利建设具有巨大的经济保障和环境保护功能,同属于全民和全社会的公益事业,可以像全民植树造林一样,加强宣传教育,动员全体国民、社团、企业出钱出力,共同办好农田水利网络体系,造福国家,造福人民。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水利水资源
水资源(部级优课)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