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2015-01-02 00:38郭旬波
财会学习 2015年14期
关键词:资源型矿产资源转型

◎ 文/郭旬波

浅议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 文/郭旬波

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开采自身丰富的矿藏资源换取经济效益,以数量换取速度,使得城市经济取得较大发展,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目前遭遇到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资源型城市必须实现经济发展转型,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资源;转型;发展;可持续

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据统计部门2013年有关数据,我国的的资源型城市有262个,其中成熟性和衰退型城市208个,占比79.4%。一直以来,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依托自身丰富的矿藏资源,大力发展矿产开采、矿产粗加工等产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有很高的依赖性。

一、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一)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

资源型城市是指主要以自身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开采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主动力,城市的发展同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紧密相连的城市。我国是自然资源大国,各种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12%,主要以煤炭、油气、铁锰等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为主。资源型城市一般有一种或多种储量丰富的上述矿产资源,其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笔者所在的三门峡市就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黄金、铝土、煤炭是三大优势矿产资源,黄金储量、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锌、锑等15种矿产产储量为河南省第一,钼、铀、铅等9种矿产产储量居河南省第二位。

(二)经济社会发展曾经突飞猛进

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样,经历了一段突飞猛进的高速发展期。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各种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的使用量大幅增加,资源原料价格不断增长,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资源型城市都搭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顺风车,通过开采矿产资源,出让原矿石,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一度远远超过中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笔者所在的三门峡灵宝市,因其金矿储量丰富,凭借对金矿的开采,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一度远远超过河南城市整体发展速度,其辖区内金矿主要产地豫灵镇,更凭借矿产开采带来的繁华和富足,曾被誉为“内地小香港”。

(三)城市工业以粗加工为主

资源型城市多为中国的中西部城市,因为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这些城市在发展初期,科技支撑力量有限,多以重工业为支柱,以粗加工为主,整体产业科技含量低,利润率水平不高,城市工业主要以矿产资源的开采和粗加工为主。

二、资源型城市的困境

(一)可利用矿产资源逐年减少

资源型城市的矿产资源多为不可再生资源或再生周期较长的资源,如煤炭、铝、黄金等资源经过10多年来粗放型的开采以后,可利用矿产资源储量大幅减少,容易开采的表矿和浅矿基本已被开采殆尽,后续开采难度较大,开采成本较高。

(二)经济发展速度逐步降低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初期,通过大量的开采矿产资源换来了经济高速度发展,随着矿产资源开采难度增加,国际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速度也逐渐回落,由高速发展期步入了低速发展期甚至停滞期,带来的影响还有就业岗位不足,失业人口增加,消费能力不足,整个社会服务业发展滞后等。

(三)工业产品附加值较低

资源型城市的工业产业大部分属于低技术、低效益和高污染的产业,主要以原材料初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的前端,整个价值链的低端,生产出来的产品附加值较低,利润水平有限,核心竞争能力弱。

(四)地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资源型城市在矿产资源开采初期属于粗放型模式,滥采和过度采伐带来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污染,在地下矿产资源开采区,河流和地表水渗漏,导致河流流量减少,部分河流干涸或水位下降,部分地区还会造成水质污染;二是空气污染,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气体造成空气污染;三是土地污染,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即侵占土地又污染河流,部分地区还造成地表土地塌陷和地表植破坏;四是生态循环环境被破坏,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导致塌方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使得自然生态循环环境被破坏。

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当前,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命题,资源型城市的首要任务,更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发展。

(一)转变发展方式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实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数量型的增长只注重数量,忽视质量,经济的增长以消耗能源为代价,质量型的增长以质量和效益为先,在发展的同时,兼顾降低能耗;其次要实现经济增长由“外向型”向“内涵型”转变,“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向外输出初级产品为主,忽视产品的深加工,“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向外输出深加工产品为主,产品输出价格相比初级产品价格更高,利润率更高,占领市场更容易。

(二)优化投资结构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要优化投资结构。资源型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往往以第二产业为主,忽视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投资,三次产业结构不均衡。优化投资结构,首先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加快发展商务服务,文化体育服务、计算机和软件服务、创意服务、动漫服务、会展服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多种服务业,突出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服务企业集团,从而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的标志,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提高就业率,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刺激消费,有利于服务和改善民生。其次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农业的发展方向,要从农业科技、农业制度和农业经营体系等多方面着手,多策并举,通过“行政引导、土地集约、创新经营、产权改革、加强土地流转”等一揽子办法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三)实现工业产业化升级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要实现工业产业化升级。首先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改变传统产业的“傻、大、笨、粗”,要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把传统产业变成“高、精、特、优”。其次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要通过政策推动、龙头带动、利益驱动等多种方式,在本地形成一批喊的出来,说的出去传统优势企业,形成传帮带的良好局面,做到强的更强,新的更优。第三要重点培养新兴产业,通过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结合资源型城市自身特点,培养一批本地空白,富有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

(四)通过科技创新引导产业升级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引导产业升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科技创新,发挥科技作用,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转型意义重大。首先要通过政策引导,营造科技创新外部环境。可以通过地方财政奖励资金、专项科技资金扶持、科技创新金融贷款等一系列经济政策,营造出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其次是引导企业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引导企业树立科技创新是安身立命根本的观念,使企业自主的对科技创新进行研发投入,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第三要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科技创新的观念,使全社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让科技创新变成全社会全行业的自觉行动。

总之,由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过度依赖,当前普遍面临着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大的困境,资源型城市应该在客观分析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依托本身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产业,促使经济发展尽快转型,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虽然资源型城市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面临一些困境,但当前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都在积极应对,努力破解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只要不懈努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改革的推进,这些问题都将逐步解决,各个城市最终将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之路。

[1] 赵景海.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6.

[2] 姜春海.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财政政策扶持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

[3] 满希明.矿业城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和产业,2007.

[4] 吴诗荣.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J].财经政法资讯,2006.

[5] 王中亚.“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

[6] 王刚.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瓶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

(作者单位:三门峡市财政局)

猜你喜欢
资源型矿产资源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綦江:资源型城市创新升级
强依赖资源型城市识别及转型升级对策
探究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查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承包地上发现铁矿石,所有权应归谁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