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统计数据失真成因及预防措施

2015-01-02 06:44欣,姬
北方经贸 2015年7期
关键词:统计数据预防措施法规

张 欣,姬 敏

(1.咸阳市社会经济调查中心,陕西咸阳712000;2.咸阳市统计局,陕西咸阳712000)

试论统计数据失真成因及预防措施

张 欣1,姬 敏2

(1.咸阳市社会经济调查中心,陕西咸阳712000;2.咸阳市统计局,陕西咸阳712000)

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是评价统计工作成败的核心价值。多数文献认为失真统计数据没有价值且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本文从实际工作情况出发,发现在政治因素作用下的失真统计数据仍然有一定的价值。同时,本文结合其他三方面成因探讨了处理统计数据失真的预防措施:以国家利益为重;增强对统计工作的监督管理;预防统计主体主观性失误。

统计数据失真;统计主体;预防措施

一、引言

在越来越看中政府公信力的社会背景下,统计数据失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统计数据失真的成因很多,本文重点从政治因素、行政干预因素、统计主体因素和法律法规因素四个影响统计数据失真的主要方面探讨统计数据失真的具体成因及预防措施。

二、成因分析

(一)政治因素

一般情况下,统计数据必须要做到“求真务实”,但是,在国家利益面前,统计数据的非客观处理(或者称为国家利益层面的统计数据失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统计数据失真不能一概而论地称之为缺乏价值的、低效的、失能的、能够引起负面影响的统计结果。政治因素影响下的统计数据失真并不是单纯的数字游戏,消极应付,因此统计主体必须采取积极的价值观来看待此类情况。

(二)行政干预因素

目前,统计数据依然是地方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地方领导依然对“数字政绩”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虽然任性编造、模拟数据、谎报瞒报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由于国家各级统计部门要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就不可避免地要在统计工作过程中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地方政府个别领导出于展示政绩、博取上级补助资金、获得社会同情等主观意愿,无报有,少报多,低报高,以致修改数据等严重问题还普遍存在。同时,基层统计部门出于组织原则、意识不到位、迎合领导等原因没有坚持好统计原则,没有执行好统计规范,这也是一定的客观事实。

(三)统计主体因素

统计主体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和个人素质两个方面。从政治素质方面来说,政治观念认识不足是基层统计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基层主体普遍认为只要办好领导交代的统计任务,只要统计结果有领导的签字认可,只要满足直接主管领导的要求就不会犯错误,至于统计结果是否真实并不重要。在这种错误的政治观念的影响下,统计数据失真也就成为了偶然中的必然。当然,不能坚持工作原则、昧心遵从、不坚守党性等政治素质问题也很严重。从个人素质方面来说,敷衍塞责、谎报、瞒报、马虎、统计业务不强、接受培训不够、思想认识不高等个人素质因素产生的数据失真问题最为显著。

(四)法律和法规因素

违法成本低是统计数据失真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现行法律和法规对于统计数据失真的责任主体的惩罚过轻,有的地方甚至以批评、教育代替法律惩罚。从法律和法规的制定方面来说,专项规范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行为的法律还很欠缺,有关监管部门的职责与惩处的法规还多停留在原则性的指导意见阶段,多数没有制定可执行的实施细则的法规。从法律和法规的执行方面来说,执法不严仍然是个别单位或个人在统计工作中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主要原因,不按法规办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使得数据问题不能得到根治。

三、预防措施

(一)以国家利益为重

统计主体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统计本身就是为决策服务的。在政治需要的大背景下,统计数据要符合国家最高层的决策需要,只要最高层决策已经确认是正确的,失真数据就有存在的必要。作为基层的统计主体要不断丰富工作经验,认清什么样的情况是国家利益需要,什么情况是地方利益下的“任性”干预。对于符合国家利益的需要必须坚决支持,地方或个人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必须果断地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同时,坚决抵制统计工作中不正当的干扰。

(二)增强对统计工作的监督管理

国家统计局和省级统计部门宜从基础统计工作的监督机制,规范界定健康的数据统计职业道德,制定相关细则等宏观方面执行监督监管措施。市级统计部门应着重建设强有力的统计监察执法队伍,坚决控制县级政府对基层统计工作的影响程度。在制定行政条文方面,市级统计部门应该重视行政政策的可行性与执行力的制度,使统计数据真实可信,经得起怀疑和推敲,不怕检查。

(三)预防统计主体主观性失误

统计主体主观失误对于统计数据失真的问题也是非常显著的。从统计主体工作能力方面来说,基层统计工作主体接受的统计专业、拥有的服务意识、现有的工作能力、积累的统计工作经验都十分有限,这些都影响到了统计主体在工作中的主观行为,从而数据的真实性也受到了影响。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加强培训、稳定队伍、坚定统计工作人员的政治信仰等方面来提高统计主体个人素养,尽量避免主观失误。

(四)加大惩罚力度

不断统计主体工作失误的成本是有效控制统计数据失真问题的有效手段。针对约束统计工作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问题,立法部门以及法规制定部门要切实从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细节,建立行之有效的统计职业规范总则和细则。

[1] 黄春媛.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及措施研究[J].现代商业,2013(35).

[2] 王姝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30).

[责任编辑:王 帅]

F22

A

1005-913X(2015)07-0265-01

2015-05-15

张 欣(1983-),男,陕西咸阳人,统计师,研究方向:行业统计;姬 敏(1973-),女,陕西三原人,统计师,研究方向:行业统计。

猜你喜欢
统计数据预防措施法规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房建过程中电气安装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国际统计数据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