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路径分析

2015-01-02 13:42王亚娟
当代经济 2015年34期
关键词:新生代关怀农民工

○王亚娟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06)

多维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路径分析

○王亚娟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06)

现今,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活跃在城市建设的舞台上,他们渴望融入城市,却面临着种种困境。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从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层面出发,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帮助其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路径

现今,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离农情绪更强,已不局限于挣钱回家,而是渴望融入城市,成为城市人。但融城过程中的种种困境,使他们游走在城市边缘,一些权益的受损,使他们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应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缓解和解决。人文关怀就是从内在出发,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注重人的价值,这需要国家、社会、企业、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国家人文关怀——实现制度保障

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财富应由人民共享。新生代农民工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财富,理应享受相应的回报。但现阶段,一些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价值被忽视,党和国家应加强对这一群体的重视,改变现状,健全立法、完善社会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较为全面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

1、强化法律保障制度

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首先应从法律法规层面保障其合法权益。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工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第一次明确将农民工纳入劳动法协调范围。2012年《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恶意欠薪入罪,为农民工讨薪提供了保证。虽然近年来在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我国立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关于保障和维护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条文还很少,有的还很不具体,同时缺少针对性、可操作性。比如劳动纠纷仲裁时效短、诉讼环节多,加上“谁主张谁举证”的诉讼原则,使很多新生代农民工既无力承担长时间的诉讼,更难以提供有力证据,只好选择了放弃。正是这些法律条文的不健全,才使得一些企业在侵犯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上频频得手。另外,执法者徇私舞弊、违法不究、执法不严、贪污腐败,也是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原因。

针对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方面存在的问题,立法机关应关注农民工的弱势地位,进一步细化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和维权方面的条文,增加可行性;普法部门应该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维权普法教育,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提高维权能力;执法部门应加强监督和管理,整顿不良风气,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真正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改革户籍制度

社会制度决定国民生活的政治环境,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社会生活中形成良性竞争。反之,则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敌对,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就应改革造成这一群体弱势地位的社会制度。要想使新生代农民工获得平等权利,维护权益,就必须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分离与户籍绑在一起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社会制度,还户籍制度本来面目,是国家人口登记的措施,而不是造成城乡隔阂的举措。城乡户籍制度限制的取消,有利于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城步伐,使农民工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心情舒畅,从而创造更多的财富和服务。

3、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

素质、能力不足是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羁绊,是其融入城市弱势的原因之一。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整合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各级各类培训学校,开设培训课程,通过宣传和免费或低收费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技术培训,帮助其增加文化知识、掌握技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变化大,经常处于失业之中,针对这种情况,农民工聚集地的地方政府还应加大政府投入,做好再就业职业培训,向新生代农民工介绍多种岗位,培训多种技能,为他们的再就业打下基础。此外,政府还应重视提高培训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在培训内容上,除了专业技能外,还应加强人文教育,如普法、生理健康、“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交礼仪等教育,综合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

二、社会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感受不到歧视和孤独,让他们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良好的社会氛围必能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积极情绪,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市民消除歧视

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城过程中,城市市民的态度,直接让他们感受到人间冷暖。首先,城市市民要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正是他们的苦和累,才有城市优美的环境。其次,城市市民要清晰的认识到,城市的就业、交通、住房等问题的出现,不是新生代农民工抢了他们的资源,而是城市自身规划、管理的问题,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发展不足的问题。社会成员的自由流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城市市民要持着欢迎的态度,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生代农民工的到来,彼此携手共创城市的美好未来。

2、社区发挥服务功能

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单位,在关怀新生代农民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首先,应主动将社区的新生代农民工纳入社区的管理系统,让其参与社区活动及管理,使其消解城市浮萍的苦闷,找到心灵的慰藉和依托,帮其融入城市生活。其次,社区居委会应积极发挥联系服务功能,动员社区居民为遇到困难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实际帮助,助其渡过难关。最后,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区的一些活动,向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子女开放社会活动室、图书馆等文娱设施等,通过提供这些服务,在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可增进城市市民和他们的联系、交流,消除隔阂,和谐相处。

3、大众传媒正面导向

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大众传媒应注重正面引导,宣传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贡献,宣传新生代农民工中的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宣传新生代农民工的吃苦耐劳、自尊自爱、敬业精神、进取精神等,改善他们的公众形象,增进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可度,逐步消除歧视。其次,大众传媒应充分发挥信息服务功能,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困难和现实需要,切实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如开设交流平台,增加心理指导,让新生代农民工一诉衷肠,缓解心理压力和问题;开设专栏,针对性地提供就业、培训、政策指导信息等。

4、社会组织提供帮助

各种社会组织有着丰富的资源,能提供相对专业的服务。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中,各种社会组织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知识、技能帮助和法律、物质援助。如高职院校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心理咨询机构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司法部门和律师事务所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法律救助或援助;妇联可以为女性农民工提供女性权益保护帮助等。工会是与农民工最密切的组织,更应该发挥其服务功能。应根据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的特点,通过建立社区工会、行业工会、小型工会的形式,吸纳新生代农民工自愿加入工会,参与工会活动;工会要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竞技比赛,增进新生代农民工间的交流和了解,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举办相亲会,为适婚男女搭建结识平台,促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困境;工会还应积极发挥维权作用,一方面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法律法则、企业规章制度与管理条例,提高其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在新生代农民工利益受损时,工会要代表其就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社会统筹与工伤赔偿等与企业进行协调、谈判,切实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企业人文关怀——打造温馨的工作环境

企业是员工工作的场所,也是其生活、学习、提升的平台。员工的辛勤劳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要以人为本进行管理,打造人文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是企业员工的组成部分,其特殊的情况,更需要企业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为其打造温馨的工作、学习环境。

1、以人为本,转变企业管理方式

企业必须转变管理方式,坚持以人为本,还新生代农民工尊严。首先,提高其物质待遇。企业要看到新生农民工的辛苦付出及生存压力,根据物价水平和企业效益,适度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充分肯定其劳动成果。其次,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在企业内部开设阅览室、电脑室、健身活动室等,定期举办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工作能手大赛及文娱活动,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最后,关注其心理健康。企业应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及时疏导和化解心理问题,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企业管理,参加各种企业活动,给予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职工同等的权利,择优提拔;企业还需根据自身力量,在适当的时候,帮助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的问题。企业管理是一门艺术,既有刚性的纪律约束,又有人文关怀,企业只有正视新生代农民工,急员工之所急,想员工之所想,新生代农民工才会把企业当家,企业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力量。

2、维护公平正义,落实合法权益的保障

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光靠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不行的,还要靠企业的遵守和落实。一是企业要遵循人人平等的原则,在选聘时,无论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一律择优录取。二是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和新生代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按合同约定,及时结束试用期,按时足额给付新生代农民工工资,为其购买相关社会保险,出现工伤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赔偿。三是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合乎环境要求标准的工作场所,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切实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做好防护。四是保证新生代农民工的休息权。企业不能强制加班,如需加班,则需要采取自愿原则,按规定支付加班费,尽最大可能保障新生代农民工8小时工作制,法定假日休假制。

3、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上有欠缺,但是学习意识很强。企业需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出发,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把企业的发展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结合起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做好职业规划,并通过培训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规划的实现。当新生代农民工技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或者技术工作达到一定的年限时,企业应给予其职务、工资方面的提升,从而使新生代农民工看到发展的希望,努力开展工作。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企业内集中培训方式、外出委培培训方式等。

四、自我人文关怀——夯实发展基础

“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外界因素的问题,也有其自身问题。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新生代农民工自我的人文关怀,为其个人提升创造条件,是其突破困境、全面发展的关键。

1、自觉提升个人职业技能

拥有一技之长,是新生代农民工安身立命、获得职业发展的根本。新生代农民工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认真进行人生规划,积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自觉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

2、主动提高文明素养

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是封闭、落后的,在农村接受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上也相对落后。新生代农民工要想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就必须认识到自身文明素养的不足,积极利用城市的图书馆、阅览室、新华书店等文化资源,阅读相关书籍,在开拓眼界、扩充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要抛弃散漫随意、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的陋习,言谈举止注意文明礼貌,遵守城市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自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文明素养。

3、增进与市民的联系交往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后主要和工友或老乡交往,交友圈子很小,缺少和城市市民的交往,同时也缺少了向城市市民学习的机会。新生代农民工要认识到这个问题,应有意识地参加城市社区、组织或者单位组织的一些活动,增加与城市市民交往的次数,通过自己的文明素养和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精神,赢得城市市民的好感和信任,并在交往中,积极向城市市民学习先进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内化为己有,不断推进自身市民化过程。

4、增强抗挫折能力

人生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人的职业发展同样是曲折的。新生代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谋发展,面对的现实问题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对事情的发展寄予希望,尽管现时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但是毕竟党和国家、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努力完善制度、改进政策,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工作环境、劳动维权等方面的处境已大有改观。新生代农民工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充满热情的态度、主动的状态,不断进取拼搏。新生代农民工要自觉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提高控制、调节情绪的能力,在困难和失败面前,不气馁、不妥协、不悲观,面对挫折和失败,要勇敢前行,披荆斩棘,获得发展。

总之,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是当前亟需重视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努力,从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层面出发,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

(注: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ZD-114)。)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责任编辑:胡冬梅)

猜你喜欢
新生代关怀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PPE行业新生代的新视角
网红要逆天!开启新生代创业之道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