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叶金融综合业务实训曳课程教学的思考

2015-01-02 13:42乔慧清
当代经济 2015年34期
关键词:实训金融课程

○乔慧清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完善叶金融综合业务实训曳课程教学的思考

○乔慧清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2011年笔者所在院校金融专业的实训教学,使用“国泰安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软件”替代“智盛的业务软件系统”进行仿真教学,该系统含商业银行综合柜面及信贷管理两大教学系统以全面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总结近年来在《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发现以往《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实训课程重视不够,缺乏兴趣;课堂教学对实训软件严重依赖,教学管理力度不够;以及教学考核制度欠缺系统性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改进实训教学,提高实训效果,以确保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

金融综合业务实训教学教学改革

如何培养能适应新的金融环境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金融人才,一直是金融学专业高等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安徽财经大学一直把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作为长期课题,其中的实训教学环节也是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实训教学环节更好地落到实处,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是目前实训教学环节中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基于此,本人根据自身的《金融企业会计》及《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教学实践经验,对《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而提出完善《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以期在今后的该门课程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训教学环节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启发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它是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金融综合业务实训》是我国各财经类院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在修完《金融企业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等重要专业理论课程之后,独立开设的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之一。实训课程内容包括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和信贷管理两个系统,其目的旨在加深学生对涉及商业银行综合业务运行的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金融机构业务实际操作技能及实际管理技能,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金融人才。笔者通过对近几年自己亲身参与和指导学生实训教学的思考,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具体如下。

1、实训业务系统不够完善,平台运行模块内容单一、知识陈旧

《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是作为金融学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补充开设出来的,且一直是金融专业和其他经管类专业的考查和选修课。实训课程的模拟业务操作系统,只含商业银行综合柜面模块系统和信贷管理两个银行传统业务模块系统。在实训的过程中,学生模拟操作的是系统提供的几个有限的银行业务模块,如基本的储蓄存款业务、对公存款业务、信贷业务、信贷风险管理和票据管理业务等传统业务模块。虽然系统尽可能模拟银行的基本业务操作环境,但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封闭平台,且实训操作软件、实训资料一用多年不能及时更新升级。如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金融理财业务,就没能及时在《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教学内容中更新出来,这与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相脱离,不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必然造成与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需求的脱离。

2、学生对实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课程实训的积极性不高

在进行《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同学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重视理论课堂的学习:其一,因为理论课要经过平时的作业、测验才能拿到学分,直接涉及到学生能否顺利毕业问题。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会与一些相关考证相匹配,十分重要。其二,对实训课,学生普遍认为本课程开在大四的第一学期或大三的第二学期挤占了他们考研或就业的冲刺时间,加之好过关,因此对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学生上实训课心浮气躁,以混过关为前提,懒得对每个实验项目进行认真严谨仿真操作。甚至有些同学把实训软件操作当做专业电玩,对此应付了之。加之,实训课教学管理力度不够,实训教学往往存在课堂纪律松懈现象。同时,各级教学督导对实训课堂的督导重视程度也不及理论课堂。因此,如果没有强制性考核要求,很多学生实训操作参与积极性不高。

3、师资力量薄弱,课堂教学对实训软件严重依赖

目前,多数高校的任课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对学生教授的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无具体实训经验的传授,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学校金融专业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专业教师授课任务繁重的压力较凸显。这导致任课教师的教学与现实社会的实践相互脱离的现象的发生。“实训教学”作为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也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外,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同样重要,但是目前各方面都很少能够重视教师教学方案设计、课堂教学组织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而是过分强调实训教学过程的模式化、标准化。例如,在实训教学环节中的普遍做法是,指导教师事先将模拟系统调好,然后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教师进行现场讲解,再由指导教师进行操作,之后由学生模拟操作。因而不少老师陷入了只要有一个好的实训软件甚至包括能自动对学生进行操作评价的软件就能搞好实训教学的认识误区。同时,使用中的模拟实训软件也存在着角色过程简单化、片面化,操作上机械性的弊端。

4、考核方法不够科学,不能真正引导学生提高业务能力

作为一门独立开设的实践课程,《金融综合业务实训》是按班级开课,因每次实训课学生人数较多(55人/班),并通过电脑操作,任课教师在指导实训过程中,往往不能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实践的真实过程和效果。其课程考核方式通常是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学生提交的课程实验报告来进行,成绩的评定一般由实训指导教师给出,而且评价的依据是学生完成的实训报告。这种考核方法不够科学,不能真正引导学生提高业务能力。因为一个班级的实训过程基本相同,学生完成的实训报告也基本雷同,还存在有的学生的实验报告是直接从模版上粘贴过来的案例,或者完全依赖于同组其他同学完成而自己没有真正参与的现象。所以,仅通过对学生完成的实训报告进行成绩考核,并不能全面准确地衡量出学生对实训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也不能系统地控制、掌握学生实训操作全过程而达到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实训效果。

二、完善《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教学的建议

《金融综合业务实训》作为一门技术性极强的经济管理类应用性学科,通过实训课程的教学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平台,但是现有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训的效果,使得学生的实训能力无法更进一步地提高。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的教学。

1、围绕实训教学需要及时更新实训系统,改善实训教学的软硬件条件

一是及时更新综合实训系统,使系统数据与外部实践界的数据同步,提高现实模拟程度。但并不是说一定要100%模拟真实金融运行环境,那样会由于环境的复杂和数据信息量太大使得实训很难进行下去,但是起码可以让学生操作的实训平台的业务案例内容与现实金融界的数据保持一定的同步,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和应对风险的反应能力。二是在原有的实训平台中适时增加一个动画演示金融综合业务的整个操作流程。这是因为金融综合业务不论是柜员、代理还是信贷的客户信息管理或信用风险评估等都非常繁杂,初学者一般很难整体理解并严格按设定的程序操作,若一个小环节出现问题,那么整笔业务就不能操作成功。加入动画演示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同学们学习和模拟操作起来一目了然。三是对业务流程作易于自学习的模块化分解。根据不同专业背景同学的学习能力特征,将金融综合业务实训学习项目分解为一个个易于掌握的子模块,当然教师做分解时要注重模块间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四是对业务规则在关键流程点处的重要性进行仿真化演示。金融的业务规则一般是经过大量实践经验验证后才从中提炼出来的,是科学合理的。但其是如何产生的则被大家忽视了,正因它们是流程的核心点,我们必须把它们作为重中之重提炼出来。五是对易于导致严重后果的错误操作,应进行案例分析以避免同学走弯路。同时,要根据实训场所的情况,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如足够的电脑、一些银行业务的凭证单据样品等,有条件的还可以配备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等。同时,设置多个专门机位,作为模拟不同权限机构的办公场所,力争使实训环境职场化、实训辅助工具真实化。

2、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积极主体性,加强对学生实训引导

实训教师要加强实训纪律管理,杜绝上网聊天、看视频、玩游戏现象,营造良好的实训氛围是保证实训效果的基础。针对实训课,授课教师远非简单地坐在教师机前用个人机对话那么简单。实训教师应努力营造逼真氛围,合理组织学生,比如模拟组建公司、设立团队、分配角色以及角色调配、交换,老师要发挥指导、引导作用,充分调动每一名参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如情景教学,教师在实训课堂上通过开展情景模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安排每个学生饰演不同类别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对实训的积极性,并且参与情景教学的各个小组的学生之间是一种团结协作的状态。采用这种情景教学的实训形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扭转学生之前的错误认识,从而积累正确的实践经验。同时,老师要在实训现场做适当巡视,对个别问题实施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关键点在每次实训结束前留出时间做适当的讲解;适时引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及时总结。讲解、交流总结、点评最好在专门场所实施,或要求所有学生关闭电脑在实训场所进行。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团队作用,增强实训教学的研讨

重视实训教学不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去。首先,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都要担任一定的实训教学工作(同时也承担部分核心专业课程的授课工作)。其次,注重实训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加强校际交流、校企交流和合作,实训教师不了解金融企业实际,不了解实际业务操作情况,要想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是不可想象的。“走出去”的同时,还得“请进来”,筹措经费,聘请金融机构的一些专家参与实训教学的授课工作,或是集中开办讲座、讲学,也是行之有效的可行方法。最后,发挥团队作用,加强实训教学研讨建立强有力的实训教学团队。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度,切忌单打独斗,要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研究实训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切实发挥团队作用。惟有如此,实训教学工作才会真正齐头并进,得以稳定提高和进步。

4、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训考核、评价机制

实训过程和实训考核、评价机制,不能只停留在计算机或软件操作层面,要结合实训环节,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如可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考核方式,在学生考核成绩里体现其全程实训的表现。通常,评价一般由学生参与程度、过程表现、实践能力提高及提交的实训任务书等方面构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来考核学生在实训教学环节中的学习态度、完成情况、团结协作情况以及方案制定、任务实施、研讨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可通过考查学生在各实训教学环节中表现出来的对实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训操作、测试及研讨等方面的表现;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解、思维、创造性等综合能力方面的情况。学生之间的互评也是评价的一个部分,每位学生都要对团队内成员的实训表现作出评价。最后根据学生提交资料情况,来考核学生对各阶段资料、实训报告的收集整理能力。教师评定占35%、实践能力占40%、同学评价占10%、实训资料提交占15%。全过程参与的实训考核方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成绩评定时既考虑到了考核本身的公平、公正性,同时又兼顾了学生素质能力的表现,给予学生客观、全面的综合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总之,对于《金融综合业务实训》的教学,只有各方引起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大胆探索,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受实务界欢迎的各类专门人才。

(注: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校级本科教学工程一般教研项目《“金融业务综合实验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acjyyb2014016。)

[1]张丽霞:提高国贸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水平的探索和研究[J].科技创业,2013(10).

[2]夏璐: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实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3).

[3]于世东、吴鹏:以课程块为基础的双层次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7).

[4]陈惠芳:个人理财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2009(12).

[5]安萍、赵连华: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教学改革[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

[6]贾佳:“商业银行经营”课程教改措施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2(32).

[7]余雅、谭晓:双语教学模式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训教学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责任编辑:熊亚)

猜你喜欢
实训金融课程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