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的自由进出

2015-01-03 02:48
中外文摘 2015年10期
关键词:买票火车票大巴车

□ 克 佐

车站的自由进出

□ 克 佐

在德国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直到读到一些别人的游记,我才意识到德国火车站不检票这件事。可见人很容易对周围环境习焉不察,以为本当如此。在中国也是那样,虽然每次去火车站都觉得麻烦,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些层层检查应该全部取消。

中国火车站的检查通常是从广场开始的,警察和治安人员走来走去,随处可见。成群的人们席地而坐,满脸困倦地倚靠在他们的大小行李上。欧洲人恐怕难以理解,当火车在正常往返的时候,这些并非以流浪为生,而是急赶回家的人,需要在火车站消磨这么多时间,有的甚至待上几天。

很多人没有办法提前买票,他们需要到火车站售票厅排长队。即便你晚上不睡觉站位排队,也不一定能买上票。火车票有很多代售点,现在也有了网上售票,但是基本上不打折。不仅不打折,而且还要收代售费,高的多达每张票20元。很多人说,这是因为人多票少不愁卖,自然不会打折。事实上,即便在淡季,火车票也很少打折。在德国提前买票,几乎都有折扣,最多可以便宜到两三折。垄断的傲慢不仅蔑视竞争,而且也不鼓励人们提前安排——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是火车站拥挤的一个重要原因。

即便你有了票,也必须提前很多时间到达车站,因为你得应付漫长的等待和检查。火车站广场上可能设置了临时的铁栅栏,凭票排队才能安检,安检之后才能进入候车厅。在嘈杂拥挤、地面肮脏、空气污浊的候车厅里等待,直到检票员开闸放人。乘客如潮水一般,慌乱地涌向站台。到了站台,再被执勤人员和铁栅栏拦住,一个一个检票上车。火车运行的途中,检票的乘务员会再次出现。到了目的地之后,还要检票出站!

铁道部门为了确保自己的收益,设置了重重关卡,实在匪夷所思。你很难想象一家电影院会三番五次检票,而且看完电影还要凭票出门。火车站的很多问题,都是这样人为制造出来的。

在德国,以及欧洲其他一些地方,这些情景都不存在。地铁站和火车站都没有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而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来去自由。经常坐车的人大多有月票,包括除快车之外的所有公共交通——公共汽车、地铁、轻轨和慢车,覆盖范围分为市、地区、州等几种。也可以在网上、售票机或售票窗口买票。然后你就去站台等候,车到了就上去,到站就下车离开。

中国铁道部门有一种假设,如果不这样管理,就会有大量的乘客不买票而抢占火车。开闸检票时慌乱的人流,就是一个明证。这是先把人逼疯,然后再证明疯子需要监管。

中国人尤其是底层农民工,真的那样非理性吗?事实上,中国很多长途大巴车站,就跟德国火车站一样,不用重重设卡,一次性检票上车,甚至开车以后再售票。春运期间,很多农民工乘坐大巴回家过年,没听说过他们拒绝买票坐霸王车,甚至把大巴车劫持了的情况。

跟私人经营的大巴车不同,无法回家的农民工一定要抢占交通工具的话,的确应该选择作为公用企业的火车。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件,应该视之为对政府的抗议,逼迫政府更多地为底层着想。改革户籍制度,让很多家庭不必千里团聚;推行自由的带薪休假制度,同时让火车票淡季大幅打折——只要这几个措施,就一定能解决春运难题。

就算火车票不难买了,也一定有人为了省钱而逃票。正如所有商业活动都有错漏损失一样,铁道部门应该容忍适度的逃票率,而不是将大多数乘客假设为逃票犯,设置重重关卡。逃票影响社会信用,可能是对德国人最大的威胁。不是因为德国人素质高,而是社会信用与利益相关。

很多中国人根本不在乎社会信用,不是因为他们素质差,而是社会信用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社会没有为遵纪守法者提供福利,就没有理由去惩罚违法乱纪者。

近年来反恐成为一个严控火车站和地铁站的理由。记得北京的地铁乘客提出过一个有力的质疑:把人流堵住等候安检,难道不是为恐怖分子提供了大量伤亡的机会吗?他为什么一定要进入到车厢里才搞爆炸呢?

(摘自《博客天下》)

猜你喜欢
买票火车票大巴车
小伙截停大巴救下全车人
智擒偷儿
吓死宝宝了
瞬间
基于序贯均衡博弈模型的火车票务市场分析
六六二大巴车
关于火车票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