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派之争对全球经济的启示

2015-01-04 08:26李仲周
WTO经济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义学派市场经济

文|李仲周

西方经济学派之争对全球经济的启示

文|李仲周

Inspiration from Argument within West Economy School

李仲周经济学家,本刊学术委员会专家

西方经济学派长期存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市场经济基本教义派之争。据我的粗浅理解,争论的焦点是政府作用和市场自动调节作用是否存在根本对立。前者主张市场需要政府来发挥调节作用,当市场调节失灵时,就需要政府来加以调节,供求失衡时,需要政府投入来创造新的需求。尤其是经济危机因素累积时,需要政府调节。后者认为市场会自我调节,不需要政府干预,任何政府干预都是多余的。政府干预是问题的根源,市场自动调节才是解决问题之道。他们不承认市场会有失灵的时候。所以这一学派被称为市场经济基本教义派。

应该承认在一定程度上市场的自由竞争能合理调节资源配置,但条件是竞争是完全自由的。其实,自由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完全的自由竞争早已不复存在。政府适当的调节和市场自动调节保持适度的平衡,才能保障全球经济的均衡和可持续的增长。近20年来,可以说是基本教义派占了上风,市场自我更正被捧上了神坛,政府参与被斥为“障碍”。华盛顿共识主张不分青红皂白地紧缩政府开支、不顾条件的私有化、不分经济发展阶段的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货币自由化。发展中国家想向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必须无条件遵守上述原则。凡接受这些条件的发展中国家或坠入危机,或增长停滞,凡接受这些条件的过渡经济国家,都不能如期顺利过渡到市场经济。最近10年连续爆发两场严重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2008年金融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连美欧等发达国家也成为受害者。这引起世界各国的深思,改革国际金融货币制度和多边贸易制度的呼声日趋高涨。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需要全球民主共管已成为广泛的共识。这应该是保障全球经济长期持续,均衡增长,实现互利共赢的基本条件。

这对中国来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成功过渡到市场经济,并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与世界各国相互依存,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可避免要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为全球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作贡献。因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与全球经济体系改革同步进行。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共管,理所当然,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这不代表中国与美国争夺世界经济的主导权,美国也不必杞人忧天。

人们应该谨记,市场经济基本教义派的观点绝对不适时宜,必须找到政府监管和市场调节的适度平衡,才能保障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编辑|赵丽芳 lifang.zhao@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教义学派市场经济
刑事追缴的教义学构造
市场经济
网络空间教唆自杀行为的法教义学分析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教义学展开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刑法适用与刑法教义学的向度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
论清初江西三山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