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以铜仁学院为例

2015-01-04 09:57高宇琼郭春喜铜仁学院生物与农林工程学院554300
学周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铜仁园林应用型

高宇琼 郭春喜 (铜仁学院 生物与农林工程学院 554300 )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以铜仁学院为例

高宇琼 郭春喜
(铜仁学院 生物与农林工程学院 554300 )

本文以铜仁学院园林专业为例,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模块化”建设、专业分层递进式培养、专业的质量评价及跟踪反馈等方面对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转型发展 地方高校 园林专业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这是新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适应社会需求及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是专业建设模式的改革。地方高校普遍面临着地理位置较差、硬件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师资队伍建设不强等不利情况。同时,作为地方高校,与“985”院校、“211”院校及省属高校相比,专业建设的软件、硬件及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呈现不对等现象。如何在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条件下,实现专业的转型发展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

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它紧跟市场及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其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处于动态发展。贵州铜仁学院园林专业于2006年开始申报,于2007年开始招生,在办学伊始,制定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社会需求及行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差距。在学校转型跨越发展中,有必要对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实现园林专业的成功转型。

一、园林专业改革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园林专业改革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实践实训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的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多元化等方面。

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紧跟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及时地进行修订,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辐射周边省份,同时应采用“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社会需求相切合。教学模式以项目驱动及市场导向为主,并在大学期间实行“全过程导师制”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的。师资队伍的培训主要通过与企业合作方式提高教师技能。人才培养要与企业联合,提出“3+1”或“3.5+0.5”培养方式,即在学校学习3年或3.5年后,在企业实习1年或0.5年。在质量监控方面,提出要对学生实行学习和实习全面追踪调查,在校教学质量评价通过学生信息员、领导听课,同行评价来进行,学生在企业的学习质量评价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来获得。

二、铜仁学院园林专业的发展现状

铜仁学院升本后,提出了培育“依托武陵、突出应用、服务发展”的办学特色。近两年来,学校根据国家的政策方针及本身情况,提出了“应用型”的办学思想,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并逐步向技术型大学转变的发展思路。

园林专业2007年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招生9届学生,共300多学生。在办学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几经调整,课程设置越来越完善,培养模式紧跟学校的发展思路,师资队伍建设显著提高,实践基地建设已有9个,基本满足了学生的实践需求。然而,随着社会对专业技能要求的提高及园林岗位需求的多样化,专业建设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课程体系中公共课、基础课较多;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切合度不够强,实践训练不连续等问题。这些均制约着园林专业的发展。

三、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就业,同时实现园林专业的“应用型”转型,针对园林专业的发展现状,应以就业岗位需求技能为导向,实行“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进行“模块化”培养。具体做法为:在本科发展中融入高职高专的办学思想,既要突出实践技能又要体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融入人文素养教育、质量评价及监控体系、多元化培养及分层递进式推进的培养思路。

(一)合理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根据西部地方高校的办学优势和劣势,应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工作一线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在“模块化”人才培养下,根据园林专业不同的就业岗位需求,突出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构建园林专业课程体系,见附表1。

(二)注重园林人文素养的培养

当今社会是一个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社会,任何人都不能脱离集体而完成工作。园林从业人员更是如此。作为高校,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铜仁学院园林专业在专业教育的同时开设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励志教育、大学生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校内苗圃建设等课程,结合每周的主题班会,把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奋发向上、不畏挫折的思想灌输给学生,以期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工作岗位。

(三)施行专业培养分层递进式

目前,铜仁学院园林专业实践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35%以上。但从实践环节的连续性来看,存在断层现象。园林专业采用“3+1”培养方式,大一、大二以植物类课程为主,大三以设计、工程类课程为主,两者相对独立,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综合学习,也不利于专业实习的开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教学安排上按照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专业提升技能及专业实战技能进行分层递进式培养,见附表2。

(四)加强质量评价及跟踪反馈

园林专业的质量评价及跟踪反馈对提高专业的办学质量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学校在专业转型发展方面的重要依据。质量评价及跟踪反馈体系见附表3。评价分为校内评价、校外评价。校内评价的主体有学生信息员反馈、同行评价、领导评价;校外评价主体是企业。

(五)加强基地使用频率及延长校外导师的服务时间

园林专业的实践基地中,有自建的校内基地,也有校外的园林企业,满足了在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需求。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在实践基地中的实训,还应增大与企业合作度,让学生的实力在实战中有所增长。

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及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其更合理。此外,还应充分利用他们的从业经验,在课堂教学及实践训练方面起到指导作用,延长为学生服务的时间。

(六)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体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增加硬件、软件投入,还应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见附表4。一方面加强以项目驱动和就业岗位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学生第二课堂,从大一到大四进行学业导师指导,由基础技能到实战技能逐层递进辅导。在大学期间,始终实行企业与学校共建共培养的发展模式,让学校和企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四、结语

目前,我国四百多个本科高校及高职高专开设了园林专业,学生数量较大。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及专业技能要求逐渐提高的发展趋势,地方高校要明确培养的目标及服务定位,突出自己的优势,进行应用型转型发展。此外,还应加强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实施以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分层递进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延长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时间、合理有效的监控机制及毕业跟踪反馈体系及专业素养跟进教育制度,才能适应社会对园林专业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促进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

[1]梁娟,周红灿,孔繁磊.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13).

[2]娄娟,杨帆.“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

[3]夏晶晖.提出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8).

[4]谭雪红.产学研结合培养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现状及良性运行对策研究[J].现代园林,2013(10).

[5]孙得东,李卓冉,连洪燕.地方高校风景园林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2).

[6]贺坤,赵扬,张志国等.风景园林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构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9).

[7]王大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

郭春喜:(1981-),男,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园林规划及植物生物技术相关研究。

附:

表1 园林专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构建

表2 专业技能分层递进式培养的课程安排及能力要求

表3 园林专业的质量评价及跟踪反馈体系

表4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体系

(责编 房晓伟)

铜仁学院教改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园林专业教学体系构建,编号:JG201397

高宇琼(1982-),女,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园林规划及植物生物技术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铜仁园林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清代园林初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寻味贵州——铜仁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看雪——铜仁梵净山
轮杨树达义近旁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