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新型足球学校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2015-01-05 05:58刘江南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足球学校青训恒大

刘江南

(恒大皇马足球学校,广东广州 510000)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是世界范围内开展最广泛、参与人数最多的项目。它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球,在全世界拥有不计其数的狂热爱好者。足球成为世界第一大运动,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运动属性,更在于足球具有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2006年德国世界杯为例,一个月的世界杯赛事为德国GDP贡献了0.5%的增长率。而这也验证了足球皇帝贝肯鲍尔所说:世界杯草皮上滚动的不是足球,而是金子。足球在世界许多国家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寄托,足球成为了和平年代诠释一个民族精神的最佳载体。

但是中国足球的发展却一直以来是国人心中无法启齿之痛。中国足球的发展与中国在国际中的大国地位、与中国足球在足球发展历史中的地位极不相符。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作为古代足球发源地的中国现在变成了足球落后国。

表1 中、日、韩三国男足国家队近十年世界排名对比(以每年10月公布排名为准)

图1 中、日、韩三国男足国家队近十年世界排名对比曲线

从图1中可以发现:近十年来,中国男足国家队的世界排名大部在80~100名的区间徘徊,而且与同时期开始发展职业足球的日本、韩国两个邻国相比,排名存在明显差距。

10年前当男足国家队开始落寞的时候,国青和国少还算得上是能撑住门面,但自2005年世少赛后,国少连续5次冲击世少赛都宣告失败。国青连续5届无缘世青赛。中国足球呈现从成年国家队、国奥、国青、国少全线溃败的惨状。

中国足球长期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文化层面说涉及到思想观念的领先、改革创新的意识、文化氛围的形成、政策环境的提供、管理体制的确立、运行机制的实施;从管理学的层面说,涉及到目标确立是否准确、规划制定是否科学、实施方案是否可行、执行力度是否到位、评价手段是否客观;从运动训练学层面说涉及到选材途径是否畅通、培养路径是否正确、训练方法是否科学、练习内容是否恰当、赛事活动是否经常;从事物发展规律层面说涉及到专项运动人口的普及、青少年训练体系的建立、联赛体系的健全、国家队体系的完善;从参与人员层面说,涉及到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相关的社会人员、球迷、普通观众;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足球人口严重缺乏,后备人才稀缺,这是大家公认的最根本的原因。虽然中国足球的有识之士从未停止对振兴中国足球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但中国足球该何去何从,依然是一个困扰中国足球人的问题,中国足球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中国足球人对于足球发展的规律认识依然有限,中国足球青训仍未走上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

1 国外著名青训营青训发展的先进经验

带着种种疑问,笔者近两年相继走访了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德国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意大利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荷兰阿贾克斯足球俱乐部,并且在俱乐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四家俱乐部的青训营,了解了各家俱乐部的青训理念及训练体系。

通过考察发现:虽然每一家青训营在人才培养目标及训练方法上有一定的不同,但是在他们之间,依然存在着一些在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方面共有的,最基本的要求和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基本要点如下:(1)重视对球员“人”的培养,强调足球是生活的一部分;(2)重视文化学习,强调学习对踢球的重要性;(3)重视亲情,强调家庭教育;(4)重视科学安排训练,强调训练质量;(5)重视比赛,不以输赢论英雄。

在这些国家,足球人们生活的一部分。90%以上的人都会学习足球,16岁以前,他们会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在离家较近的地方接受足球训练。这些国家,部分关于足球的规定甚至上升为法律规定,比如:学生在16岁以前不能剥夺其学习的机会;16岁之前,球员训练的地方必须在距离家50km的范围之内。

而在中国,学生练习足球,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练球的唯一目的是成为足球明星,而且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生远离父母,远离家乡,到足球学校学习。这些均不利于对学生“人”的培养,没有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人为地剥夺了足球少年享受亲情和家庭教育的机会。

在具体的训练理念和培养体系中,足球先进国家具有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和竞赛体系。他们遵循学生足球技术提升的规律,重视训练的科学性、合理性。而中国传统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则忽略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过度挖掘学生潜能,造成少年足球强而中国足球不强的现象。

表2 皇马俱乐部各级梯队参加青少年足球联赛

从表2可以看到,西班牙青少年足球联赛分为14个等级,球员参赛年龄从6岁到18岁。在不同的年龄段,都会有一定数量、一定水平的比赛可以参加。皇马教练不会为了一场比赛的胜负去责备、批评队员。参加比赛的目的在于通过比赛,更好地进行训练,更好地帮助队员提高,而不在于一时的成败。

2 国内青训发展的现实

2.1 校园足球发展壮大面临诸多障碍

校园足球是中国足球发展的根本之路。校园足球发展的好坏,决定着中国足球发展的大势、方向。但是现阶段,想要完成校园足球发展所具备的条件,完成校园足球的全国布局,依然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克服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

校园足球发展的场地、设备、资金严重不足,致使校园足球缺乏全面落地的条件;青少年足球教练数量不足且水平低,校园足球新发展需求与教练员实际数量存在巨大差距;足球进校园,相关法律保障措施及社会保险发展滞后,学校和老师未必真正欢迎;应试教育带来的升学压力,使得大部分学生,为了学习成绩,为了更好的出路主动放弃足球,这些对于校园足球发展,都是难以逾越的困难。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中明确指出,对发展相对滞后的足球项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校园足球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加大了对校园足球的扶持力度,但校园足球发展,仍需国内各中小学校真正将其落实到实处,真正把足球带进校园,才能真正带动中国足球人口的提升,为中国足球的崛起奠定庞大的人口优势。

2.2 传统足球学校逐渐衰落

国内的足球学校是人们借鉴中国单项体育成功的经验,长期以来实行的一种足球青训的主要形式,其实相对于国外先进经验来说,传统的足球学校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权益之选,是一种过渡模式。因为校园足球开展不畅,想要踢球的学生只能离开家庭,到符合条件的专业足球学校进行学习。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中国的传统足球学校发展达到顶峰,最多时达4000多所。但随着中国足球环境的恶化,足球学校目前下降到只有20多所。

传统足球学校衰落的原因主要表现为:(1)忽视文化课学习,学训矛盾突出;(2)封闭教学,不重视对学生“人”的培养,传统足球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大都是单纯的“足球人”,而不是应对当今社会激烈竞争的“社会人”;(3)足球理念落后拔苗助长现象严重,传统足球学校的训练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忽视青少年身体、心理和智力特点,缺乏长远目标规划,为了追求短期效应,过分消耗学生潜能,拔苗助长的现象严重。

传统足球学校培养学生的结果:学生的出路单一,毕业后除了踢球,无法与后继教育衔接。学生没有出路,自然不会有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习足球,进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中国足球目前的现状告诉我们,建立一个符合足球发展规律的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将是一条极其困难的道路。

要实现中国足球的振兴,迫切需要一批有勇气、有魄力、有战略眼光的开拓者,迫切需要打破旧有模式的束缚,创造性的摸索出振兴中国足球的新路子的实践者,需要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上下持之以恒,为新生事物摇旗呐喊,提供正能量。

3 创办“新型足校”的实践探索

2014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常委,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向大会提交了《理顺青少年足球管理体制,加快足球人才培养》的提案。提案中他建议由教育部作为青少年足球的管理部门,并建议在全国各地兴办“新型足校”。许家印指出,“新型足校”是指在完整的中小学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增加足球专业培养,即文化教育和足球专业培养并举的学校。

2012年9月,恒大集团投巨资创办的恒大足球学校横空出世。投资创办足球学校是恒大集团从社会责任、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为振兴中国足球所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恒大足球学校肩负着振兴中国足球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国人培养中国足球明星的殷切希望,作为“实践者”,每一名“足校人”均感到自己身上责任重大。但是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好?在学校创办之初,大家依然一片迷茫。

为了探索建设与发展恒大足球学校的正确道路,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全体教职员工的头脑,2012年底,学校组织本校3位教授和30名足球或体育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组成5个课题组,分别从《当前国内外足球发展形势》、《足球明星成长道路剖析》、《德国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探析》、《国内足球学校成与败剖析》以及《创新足球联赛体系 提高青训水平 拓展就业开台》等五个方面就恒大足球学校“路在何方”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通过研究,我们分析和归纳了各子课题的成果,并结合本人长达30多年的体育教育、训练和管理的体会,提出了实现许家印先生提出的宏伟办学目标的十个方面的举措。即:远大的奋斗目标、严谨的发展规划、全新的青训思想、科学的选材体系、系统的养育过程、丰富的赛事活动、及时的动态分流、广泛的社会合作、多元的就业渠道、扎实的工作作风。

恒大足球学校十大发展举措,涵盖了全方位实现学校“振兴中国足球、培养足球明星”的办学目标的方方面面以及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从选材、培育成才、分流发展、毕业去向等学生发展的多个角度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思想,同时对于学校的青训思想和员工工作作风也进行了明确。

4 恒大足球学校创办两年取得的办学成果

学校自2012年10月9日正式开学,至今仅有短短两年时间。目前,全校已有来自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2600余人(包括港、澳、台),此外还有20余名来自美国、英国等13个国家的外国学生。学校现有教职工500余名,有足球场50片,10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物以及一大批世界一流的教学、训练设施。过去两年,在恒大足球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扎扎实实推进十大发展举措,办学取得显著成效,简要描述为: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校园文化日臻完善;规章制度已成体系,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后勤物服保障有力,环境风景优美如画;爱生如子深入人心,爱校如家蔚然成风;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潜质苗子纷至沓来;良好学风正在形成,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足球训练初显成效,竞赛成绩崭露头角;系统培育落实到位,恒大学子茁壮成长;办学特色基本显现,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万里长征迈出一步,实现目标任重道远。

具体说来,在足球训练方面。在西班牙先进足球理念的熏陶下,经过系统的科学训练,恒大足球学校学生的足球水平快速提升,学校代表队已展现出鲜明的西班牙足球风格,独特的个人技术、默契的配合意识和强烈的团队精神,在各项国内比赛中已经引起同行的高度关注。学校U15队首次参加全国锦标赛即闯入四强,参加全国U15联赛排名全国第二;学校初中代表队勇夺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比赛冠军;八名男生入选U14男足国少集训队、两名女生入选U14女足国少队;十余名学生进入男足国少队重点考察人员名单;八名学生进入恒大俱乐部U17梯队。

文化教学方面,2014年2月,中国基础教育顶级名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派驻的专家团队进驻恒大足球学校,全面负责恒大足球学校学生的文化教学。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学校爱学习,想学习的风气正在形成。在人大附中专家团队的带领下,学校的文化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进步明显。

学生在恒大足球学校,真正享受到了先进的青训理念的培训,做到了学习与训练两不误。2014年10月,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足球培养的训练质量,为快出人才,早出人才创造条件,恒大足球学校西班牙分校正式开学,首批25名尖子队员将在西班牙接受为期三年的培训。而今后,学校还将继续考察欧洲及巴西等地的足球环境,继续在其他足球强国建立海外分校。

5 结论

恒大足球学校办学两年以来所取得的十点办学成果是一所学校特别是一所新建学校,能否全面、健康、科学发展的综合体现,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恒大足球学校在十大举措的指导下,正在逐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足校”的发展道路。

但是正所谓“万里长征迈出一步,实现目标任重道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足校”的发展道路依然艰险坎坷。振兴中国足球的道路需要越来越多的像许家印这样的有战略眼光、有魄力、有勇气的开拓者,需要越来越多像探索“新型足校”发展道路的实践者,更需要中国千千万万民众的支持和关注,中国足球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围,中国足球才能真正找到适合的发展道路。

[1]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国发〔2014〕46号 .http://www.gov.cn/zhengce/xxgkzl.htm,

[2]世界杯世青赛世少赛再见!中国男足13次出击均失败[N].东南快报,2014-10-19(A14)

[3]吴磊.崔智勇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现存问题的调查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3):97-99

[4]陈海翔,金志扬.不回归校园,足球就没戏[N].新闻晚报,2011-08-15(2)

[5]张雪峰,杨文斌.拉玛西亚青训模式的成功及启迪[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14-16

[6]侯珂珂.校园里能否诞生中国足球的“希望之星”[N].光明日报,2013-03-01(09)

[7]韩勇.王蒲,我国足球学校现状与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2):68-72

[8]张晨,李小伟.校园足球与教育相结合中国足球走向救赎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0-07-06

猜你喜欢
足球学校青训恒大
新型足球学校不是一所真实的学校 而是一个足球学校的概念
恒大集团扶贫
恒大: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向万亿房企进阶
恒大集团
乡镇“足球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
北京市校园足球协会与中国足球学校洽谈合作意向工作会在首都体育学院召开
贝克汉姆足球学校相继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