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未来五年规划的期待

2015-01-07 08:45胡鞍钢
今日中国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全国人大决策规划

文| 胡鞍钢

对中国未来五年规划的期待

文| 胡鞍钢

中国的这种体制安排和西方国家是不一样的,是通过调查研究、政治协商、信息沟通达成政治共识,这为最后的全国人大决策奠定了基础。

审议有关 “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是2015年10月份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要议题。

中共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能否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前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因此,整个“十三五”规划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一个战略目标来进行。

中国特色的决策机制

中国特色的决策机制会对国家发展目标提出持续性、连续性的多次设计。这跟其他西方国家如美国不一样,他们的政党和领导人一轮替,目标就全变了。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总目标始终是一致的,就是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从这点看,中国的政治决策机制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是怎么设计的?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决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本身就为2020年目标提供了一个大纲式的设计,它既是“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又是“十三五”规划的主题主线,还涉及到“十三五”的主要目标。

第二个阶段就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决策。在2015年10月份的会议上,党中央就要提出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我们称之为“十三五”规划的详细大纲。这个大纲已经过多方的、多次的酝酿和讨论。

第三个阶段是国务院决策。在《建议》公布之后,国务院会委托国家发改委以及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来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并在网上直接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由国务院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为2016年3月5日召开全国人大会议做准备。

第四个阶段就是全国人大决策。2016年的全国人大将正式审议讨论修改“十三五”规划纲要,大会还将通过表决方式通过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决议,随后正式公布。

在此之前,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或者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其实都早已经从前面的调查研究、专题研究和讨论环节介入,仅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就提交了24份专题调研报告。中国的这种体制安排和西方国家是不一样的,是通过调查研究、政治协商、信息沟通达成政治共识,这为最后的全国人大决策奠定了基础。

“十二五”成果来之不易

2015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完成之年。我们对“十二五”规划做过三次评估。2015年的第三次评估,是对2011-2014年进行的中期评估。

2015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完成之年。我们对“十二五”规划做过三次评估。2015年的第三次评估,是对2011-2014年进行的中期评估。

山东海阳核电站2号核岛成功封顶

总体来讲,在“十二五”时期,中国的“五位一体”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宏观经济总体稳定,实现了稳中求进。进入“十二五”时期以后,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全球贸易更是低增长或者是负增长,中国大规模地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外部变化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在“十二五”时期,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取得的成就非常不易。

第二是经济总量再上一个新台阶。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中国的GDP总量从2010年的6万亿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10万亿美元(按3年加权平均汇率)。2000年,美国的GDP总量上了10万亿美元的台阶。从时间上看,中国相对美国滞后了14年。中国人均GDP从2010年的4300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7380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到中上等收入阶段(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也意味着下一个目标就是进入高收入阶段。

第三是扩大内需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消费需求,这也是中国多年希望提高但都没有实现的目标。在此之前的“十五”和“十一五”规划都没有实现这一目标。此外,“十二五”规划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中国的基础设施现代化,铁路、高速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互联网、能源设施等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均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全世界还有10亿无电人口,而中国2015年将消除25万最后的无电人口。1949年的时候中国发电量相当于美国1.2%,但是今天中国的发电量已经相当于美国的1.4倍。因此,我们可以从发电量以及无电人口的比例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发电和供电本身是现代化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针对“十二五”规划提出的24个指标(实有指标是29个)进行打分评估,到2014年超额完成5年目标的指标有10个,占34.5%;接近完成5年目标(完成率在90%以上)的是4个,占了13.8%;进展良好的是9个,占了31%。还有两个相对滞后的指标没有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基本保障性住房建成数都没有达到80%的完成率。

从四年实施的中期评估来看,我们打分是93.1分。我们曾经用这样的方法评估过“十五”计划,打分是60多分,刚刚及格;“十一五”规划实施达到了87分。从60多分到87分,再到90多分,中国国家治理绩效明显提高,也反映了国家治理能力明显提高。五年规划本身是一个学习过程、实践过程,又是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国家治理之道在世界上也是非常独特的。

“十三五”的重要关切

“十三五”时期是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目标的“决战期、决胜期、全胜期”。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这个目标的时候只给出了一个主要量化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当时国家计委还提出了另外三个量化指标:一个是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大体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二是2020年城镇化率超过50%;三是2020年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从2000年的50%降至30%左右。

胡鞍钢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发动机。中国过去4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1/3,而美国大体上是中国的一半。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设计2020年目标的时候,国家发改委又进一步提高了发展指标,如人均GDP提高为5000美元;城镇化率从50%提高到60%;农业的就业比重仍然是30%左右。但是无论怎么评估,实质上我们已经提前或接近实现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主要量化指标。

按不变价格计算,2014年中国的GDP已经相当于2000年的3.7倍,2016年基本就能提前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2014年人均GDP(汇率法,美元现价)已经达到了7000多美元,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5%了,农业就业人员比重降至29.5%,上述指标均提前实现了原定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给出三个核心的指标,就是GDP和城乡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又提出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科技教育、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等五个方面的定性目标,在我们的《“十三五”大战略》一书中,又将其设计为近30个量化指标。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发动机。中国过去4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1/3,而美国大体上是中国的一半。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已经成为全球最瞩目、最关注的问题,而恰恰中国在这个时期提出来“不以GDP论英雄”,这和中国的发展模式转变是非常关联的。我认为,“十三五”时期提出的预期指标应该在“7%左右”。中国目前处在一个增长周期的下行期,到2015年基本上达到底点。“十三五”时期可能开始一个新的经济周期的上行期。

从经济增长的潜力来看,中国还有强大的增长潜力,它的实际结果可能比我们估计的要大。这是因为中国正处在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五化同步”的时代,这“五化”就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互联网+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此外这“五化”还都需要绿色化。所以我们非常看好未来“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仍会保持在7%左右甚至更高的实际增长率。

此外,如何使所有的从业人员(特别是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民工)得到各类保险和基本的公共服务,从长远看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进一步增加公共服务和就业、教育、健康等人民生活指标,进一步减少经济发展的预期指标。实际上,“十二五”规划设计指标时,经济发展指标已经降为3个,占比12.5%,都是预期性指标,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六五”计划时,经济指标大约在60%以上,都是计划指标。

现在,比较困难的是解决城镇保障性安居住房。就这点来看,随着人口和劳动力的变动与流动,基本保障房是一个短板,需要在“十三五”时期进一步加强建设,基本上做到“住有所居”。这是很重要的约束性指标,是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必须完成的指标。

可以说,从现在起到2030年,对中国来说,仍然是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将从全面小康社会走向全民共同富裕社会,从中上等收入水平迈向高收入水平。这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中国全面现代化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创新的关键阶段。

胡鞍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全国人大决策规划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规划·样本
诸葛亮隆中决策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七次全体会议 决定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全国人大华侨委领导视察南京侨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