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2015-01-07 01:37陈胜全杨全德王绪山刘景宏
重庆医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甘草酸白细胞胰腺炎

陈胜全,杨全德,王绪山,刘景宏,王 彪

(江苏省灌云县人民医院外5科 220000)

·经验交流·

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陈胜全,杨全德,王绪山,刘景宏,王 彪

(江苏省灌云县人民医院外5科 220000)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该院70例AP患者分为异甘草酸镁治疗组(研究组) 35例和基础治疗组(对照组) 35例。分别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淀粉酶、白细胞、胰腺CT或B超形态恢复正常时间以评价其疗效,同时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1、6的变化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淀粉酶、白细胞、胰腺CT或B超形态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第3、7天的血清TNF、IL-1、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AP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效改善胰腺的微循环,抑制胰酶分泌,诱导白细胞凋亡,减轻或阻断细胞因子对胰腺本身及其他脏器损害,有助于AP的治疗。

异甘草酸镁;急性胰腺炎;治疗结果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 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述清楚。除经典的胰腺自身消化学说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多种炎症因子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最终导致AP 发生、发展及轻症胰腺炎向重症胰腺炎演进,因此阻断炎症介质的作用在AP 治疗上有广泛应用前景及重要意义[1-3]。异甘草酸鎂作为甘草酸第四代制剂,在机体内可作为糖皮质激素的替代用药来发挥抗炎、免疫调节及抗过敏反应等作用[4]。所以,根据上述机制,本文在AP 治疗过程中加用异甘草酸镁进行疗效观察,并探讨可能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3年住院治疗的AP患者70例,其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22~68岁,平均(49.1±8.7)岁;按AP标准[5]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2例。全部患者为研究组35例,MAP 18例(51.4%),对照组35例,MAP 20例(57.1%)。全部患者均签有知情同意书,程序符合人体试验委员会制订的伦理学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1)发病超过48 h,入院有局部并发症(脓肿或囊肿)需手术或已手术者;(2)入院前已用生长抑制素治疗;(3)对异甘草酸镁过敏;(4)孕妇或哺乳妇女,严重低钾、高钠血症及高血压,或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5)急性梗阻胆源性胰腺炎。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基础治疗均包括胃肠减压,禁食,肠外营养,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止继发感染,给予H2受体阻滞剂及生长抑制素,解痉、镇静、止痛处理;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异甘草酸镁150 mg加入5% 葡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5% 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天,连用7~14 d。

1.2.2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腹痛、腹胀、血淀粉酶、白细胞缓解情况。(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3)两组第0、3、7天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

1.2.3 疗效标准评价[5]痊愈:轻症者,7 d内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基本消失,血淀粉酶、白细胞、CT恢复正常;重症者14 d内达到上述标准。有效:7 d内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基本消失,血淀粉酶、白细胞、CT指标明显改善;重症者14 d内达到上述标准。无效:7 d内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无改变或加重;重症者14 d内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无改变或加重转手术。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MAP患者两组总体疗效率无差别。SAP患者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效率为82.4%,对照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和死亡情况比较 两组MAP患者均治疗有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SAP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脓肿等,随访2~8周两组SAP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AP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情况[n(%)]

2.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血清IL-1、IL-6、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血清IL-1、IL-6、TNF-α均有下降。研究组MAP患者第3天、SAP患者第7天炎症因子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3 讨 论

AP是一种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疾病。病程早期是胰酶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周围组织的消化,继而引起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坏死,诱导氧自由基释放,白细胞活化及产生大量炎症因子,激发体内炎症反应[6]。针对AP发病机制的各个环节,临床治疗上使用中药从改善胰腺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血管通透性、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获得很好疗效[7-9]。

异甘草酸鎂作为中药甘草的主要提取物甘草酸的空间构型异构化产物,在体内通过作用于激素受体,影响酶的活性和离子通道,能减少巨噬细胞和白细胞进入炎症区域,降低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抑制多重炎症因子生成和释放、诱导白细胞凋亡[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异甘草酸镁虽不能影响MAP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但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对于SAP患者,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并发症发生率在研究组中还是有较明显下降,表明异甘草酸镁辅助治疗AP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AP病情,提高治愈率。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TNF-α介导胰腺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IL-6引起局部胰腺和全身器官损伤,IL-1与AP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呈正相关,阻断这些炎症因子的作用可降低AP的严重程度,并提高AP的治疗效果[3,12-14]。本研究观察到两组中轻重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1、IL-6等炎症介质随入院后的治疗均有下降,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的研究组下降更明显,表明异甘草酸镁能调控抑制TNF-α、IL-1、IL-6等炎症介质的表达和释放,减轻或阻断细胞因子对胰腺本身及其他脏器损害,从而控制病情发展,提高了治疗效果。结合相关资料[15-16],推测异甘草酸镁能调控抑制TNF-α、IL-1、IL-6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很可能与抑制NF-κB 信号通路上酶激活有关,需要更深入一步研究。

[1]Halonen KI,Pettila V,Leppaniemi AK,et al.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associated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Crit Care Med,2002,30(6):1274-1279.

[2]徐毅晖,陈垦,崔淑兰,等.促炎和抗炎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18):1912-1918.

[3]白斗,王东.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炎性因子的作用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1,32(3):572-573.

[4]Yu Z,Ohtaki Y,Kai K,et al.Critical roles of platelets in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lethality:effects of glycyrrhizin and possible strategy fo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Int Immunopharmacol,2005,5(3):571-580.

[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国消化内镜,2007,24(10):30-33.

[6]Sakorafas GH,Tsiotou AG.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current concepts[J].J Clin Gastroenterol,2000,30(4):343-356.

[7]钟科.甘草酸二铵辅助治疗SAP前后血浆细胞因子的变化[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5):500-502.

[8]王健,周晓燕,刘云月,等.血必净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20(3):156-158.

[9]邱东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9):23-24.

[10]姚上志,胡敏涛,张波,等.异甘草酸镁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观察[J].中国微循环,2007,11(5):341.

[11]Yu Z,Ohtaki Y,Kai K,et al.Critical roles of platelets in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lethality:effects of glycyrrhizin and possible strategy fo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Int Immunopharmacol,2005,5(3):571-580.

[12]Mews P,Phillips P,Fahmy R,et al.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 respond to inflammatory cytokines:potential role in chronic pancreatitis[J].Gut,2002,50(4):535-541.

[13]葛全兴,陈垦,王晖.炎症介质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1):92-95.

[14]Chao KC,Chao KF,Chuang CC,et al.Blockade of interleukin 6 accelerates acinar cell apoptosis and attenuates experimental acute pancreatitis in vivo[J].Br J Surg,2006,93(3):332-338.

[15]欧明洪.异甘草酸镁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0,19(15):83-85.

[16]芦波,钱家鸣.重症急性胰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7):590-592.

10.3969/j.issn.1671-8348.2015.28.030

连云港市卫生局科技支持项目(20121248)。

:陈胜全(1975-),硕士,主要从事胃肠、胰疾病研究。

R576

B

1671-8348(2015)28-3985-03

2015-04-13

2015-06-10)

猜你喜欢
甘草酸白细胞胰腺炎
白细胞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