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理论研究工作

2015-01-07 16:50谭绍华谭莉莎
职业·下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建议现状

谭绍华+谭莉莎

摘 要: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意义重大,但目前对此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不仅成果数量十分有限,而且研究范围较窄,质量和影响不够。本文提出加强对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问题的理论研究,并指出建设者要有思想,建设单位要重视校本研究,国家和省级层面要纳入研究规划。

关键词:中职示范校建设 理论研究 现状 建议

2010年,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中央财政对每所中职示范校投入1000万元,重点支持1000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建设,以此带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这对促进中职教育优质资源的形成,迅速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突显学校办学特色,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首批建设单位已通过国家层面的复核验收,第二批建设单位通过了省级验收,第三批学校处于建设的

尾期。

不可否认,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对项目学校自身发展及带动其他学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的“期刊”“全文”搜索“国家中职示范校”,获文献1246篇,以下载50次以上(被认为已产生一定影响)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探析。

结果笔者只筛选出了21篇文献。虽然数量有限,但还是可以窥知,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理论研究缺乏,与轰轰烈烈的建设实践极不协调。这也许是该项目实施效果不够理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如同巫医用魔术给人治病”。缺乏理论研究的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不仅不能准确把握建设的目的与任务,也不能科学设计建设策略和总结推广建设经验。

一、文献研究综述

从目前获取的相关度较大、已产生一定影响的文献看,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建设的价值与意义、建设的策略、师资与文化建设、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等方面。

1.价值意义研究

苗长兵在《建设国家中职示范学校是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的重大举措》中认为:国家三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以此带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对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设策略研究

彭瑜在《关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推进策略的思考》中认为:有序推进、高效建设中职示范校,是摆正每一所示范校立项单位的严峻课题。中职示范校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实施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必须明白目标是什么、为什么,任务该怎么做、由谁来做、何时做、何时完成、多少钱、项目建设如何管等,项目建设推进策略无疑会直接影响示范校建设的进展与成效。采取“五个三”的推进策略,不失为示范校建设的有效路径,即钻研“三个文件”、建立三级网络、建立三类平台、遴选三个载体、物化三类成果。

段心词在《我国中职示范校的重任及其建设策略》中从科学定位、凸显特色、借鉴经验、参与实践方面,对其建设策略进行了探究。陈辉在《关于国家中职示范性学校建设的思考》中,对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就创建示范校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发挥示范校功能,谈了自己的一些认识与思考。崔发周在《中职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工作原则》中认为:要实现中职示范校建设目标,就要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所处的发展环境和现有基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发展现状与发展要求之间的巨大差距,明确工作重点,制定科学的工作原则,在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曾茂林在《论中职学校特色发展与示范建设的共生性》中分析认为:中职学校特色建设与示范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性,在哲学上表现为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中职学校示范建设中,则表现为示范级别与特色建设层次的统一。即代表国家一流水平的中职示范与彰显整个中职教育特色的统一,省级学校彰显个性化的示范与特色学校之间的统一。在实践中,这种统一的层次性并不分明,而是以渐进的、具体统一过程加以实现,根据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力生成真实的统一状态。

高丽在《卫生职业教育》(2012年第10期)上发表《中职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介绍了伊宁卫生学校如何把创建工作落在实处,使学校达到国家示范中职学校的水平的做法。王真真在《机械职业教育》(2011年第2期)上发表《关于中职“示范校”的思考》,探析什么样的职业学校才称得上“示范校”和怎样遴选“示范校”。孙富在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案例研究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提出中职示范校建设方法的方法,促进职业教育的研究工作。苏志满在《准确把握中职示范校建设着力点》中认为: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必须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模式改革,推进机制创新,提高办学效益,突出办学特色,重点体现八个“创新”,把示范校建成代表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学校。

3.建设内容研究

(1)学校文化建设。吉永发在《关爱至上 永争第一——中职示范校建设视野下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中认为: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是这所学校教育事业的血脉和灵魂。“关爱至上”是一轻工业学校办学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中职示范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意义在于创建办学特色,推动文化传统,创建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孔祥富在《文化引领——学校高位发展的灵魂——基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思考》中,从卓越企业的管理文化出发,提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需要通过关注文化革新、明晰价值追求、提炼办学特色的文化提升过程,引领示范校建设,以适应学校高位发展需要,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2)学校师资建设。苗长兵在《稳定的校企合作是国家中职示范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捷径》和《校企合作:国家中职示范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捷径》中认为:稳定的校企合作对国家中职示范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应采取相关举措进行保障,以加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苗长兵、孙全兵在《校企合作: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中认为:在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校企合作是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合作企业是兼职教师的重要来源。为了借助校企合作推动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就要开辟绿色通道,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和长效合作办学机制,从社会各行业、紧密型合作企业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并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endprint

宋胄在《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上发表《中职示范校建设中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浅议》,探讨了中职示范校中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建设专业教师团队提出了建议。曾颖委在《中国建设教育》(2012年第7期)上发表《中职示范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以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为例,对专业进行分析定位,正视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加大新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引进企业专兼职教师,优化“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组织教师赴企业挂职,参加各类职业教育新理念培训班的学习等措施,以提高教师的实践和教改能力。

4.教育评价研究

庄敏琦在《创建国家示范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中介绍集美轻工业学校:以“创建示范职校”为目标,基于ISO9000的质量管理理念,通过“顾客为中心”的管理和运行P—C—D—A循环系统,实现中职教育改革创新、和谐发展、规范管理的主旋律,从而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从根本提升示范学校办学水准。

5.问题建议研究

轩照振在《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建设评审工作浅析》中,通过对当前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评审工作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梳理,指出了申报评审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并针对申报评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董红梅、杨臣、刘丽在《中职示范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中,基于对中职示范校教育开展调研的结果,归纳了中职示范校教育在教育价值、师资结构、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期全面提高中职示范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汪长明、魏海滨在《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的瓶颈因素分析——基于新疆首批4所中职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案例分析》中,通过对新疆首批4所中职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督导检查及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瓶颈因素是:示范校建设本身的设计存在问题,缺乏有效的前期培训,缺乏教师自我创新的环境条件,缺乏建设学校自身的特色,缺乏人才激励政策等。王英杰在《中职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中,针对目前部分中职学校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在人才需求调研时存在的调研内容不全面、组织不力、认识不足及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通过分析和归纳,从整体上阐述了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才需求调研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指导和促进中职示范学校重视人才需求调研工作。

二、思考与建议

分析上述文献,笔者得出如下几点认识。

1.几点思考

(1)重要职教期刊发表的、已产生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不多。目前已产生一定影响(下载50次以上)的文献,主要发表于《职业技术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职业时空》《当代职业教育》《职教通讯》《中国集体经济》《课程教育研究》《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中国科技创新导刊》《当代职业教育》《新疆职业教育研究》《新课程研究(中旬刊)》《林区教学》等期刊上。在职教界普遍订阅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等期刊发表的,被下载50次以上的国家中职示范校方面的论文只有2篇。

(2)近1000所学校被确定为项目建设单位,数万人直接参与建设工作,但进行国家中职示范校研究、撰写出有一定影响论文的人数极少。其中只有江苏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苗长兵发表文章相对较多。他在《职业时空》(2012年第11期)发表的《校企合作: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获得省职业教育学会第二届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3)研究内容涉及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重点任务有限。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任务,主要是办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创新和教育内容创新等。从现有的文献看,主要涉及了师资队伍建设,其他方面基本没有涉及,即使有所涉及,但因其研究的视角或是水平存在不足,尚未产生积极影响。

2.几点建议

(1)做有思想的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者。笔者曾在《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学校推进策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1月)中强调: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要以“学校示范文化、校长示范思想、教师示范课改、学生示范能力”为追求;要坚持“三不主义”:不作假,真正做;不返工,规范做;不保守,合作做。关于校长示范思想,笔者也多次在全国性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研讨会上倡导,校长对于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实践,要有看法、有想法、有做法、有说法,看法是思想的萌动,想法是思想的孕育,做法是思想的修正,说法是思想的成熟。而思想的成熟,有赖于言语和书面的表达,这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

(2)建设单位立足校本开展研究。重庆不少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单位,根据建设任务设立校本研究课题,组建若干研修团队,定期开展研修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助推了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和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首批建设单位重庆工商学校基于示范校建设成果获得2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首批建设单位中的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立信职业教育中心和第二批建设单位中的北碚职业教育中心也分别获得1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笔者参与的项目获得了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3)国家和省级层面纳入研究规划。建议国家和省级层面在立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时,要把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研究作为重要选题。同时建议高等院校、职教科研机构和社会职教社团,要重视和加强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苗长兵.建设国家中职示范学校是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的重大举措[J].职业时空,2012(8).

[2]苗长兵.稳定的校企合作是国家中职示范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捷径[J].当代职业教育,2012(2).

[3]苗长兵.校企合作:国家中职示范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捷径[J].职教通讯,2012(7).

[4]苗长兵,孙全兵.校企合作: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2(11).

[5]孔祥富.文化引领——学校高位发展的灵魂——基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1(23).

[6]崔发周.中职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工作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12(27).

[7]陈辉.关于国家中职示范性学校建设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3(6).

[8]孙富.以项目为载体的中职示范校建设方法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2).

[9]吉永发.关爱至上永争第一——中职示范校建设视野下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

[10]苏志满.准确把握中职示范校建设着力点[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31).

[11]彭瑜.关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推进策略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2(7).

[12]段心词.我国中职示范校的重任及其建设策略[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2).

[13]庄敏琦.创建国家示范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9(3).

[14]轩照振.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建设评审工作浅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9).

[15]董红梅,杨臣,刘丽.中职示范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林区教学,2013(1).

[16]汪长明,魏海滨.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的瓶颈因素分析——基于新疆首批4所中职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案例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14).

[17]曾茂林.论中职学校特色发展与示范建设的共生性[J].职教论坛,2013(24).

[18]王英杰.在中职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才需求调研[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0).

(作者单位:谭绍华,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谭莉莎,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建议现状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