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学生环境法治意识培养研究的意义

2015-01-07 11:15王昭
职业·下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意义研究

王昭

摘 要:技工院校学生环境法治意识培养对于我国环境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却几近空白。本文将从技工院校学生环境法治意识培养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该研究的现实依据等方面,综合阐述技工院校学生环境法治意识培养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技工院校学生 环境法治意识 研究 意义

实现环境法治除了有一套良好的、科学的环境法体系之外,还要强调环境公平、民主和公众参与,要形成环境法治意识和环境道德风气。显然,公民的环境法治意识的提高是推进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因素。技工院校的学生虽然只是公民的一小部分,但他们对环境保护具有直接和现实的影响,是环境污染控制和环境状况改善的重要基础,是环境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因为技工院校的毕业生是技术工人的主体,直接服务于生产第一线。他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者,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劳动创造者,他们最能感受到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而且会最先接触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在企业生产中的落实情况。当然他们也是很多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因此,对技工院校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培养,不仅能促进他们环境保护能力的提高,而且对企业的环境治理监督、生产工艺环保改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中环境法治的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研究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于环境意识、环境法治、法治意识和环境法治意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能够为进一步研究环境法治意识的内涵、构成和培养公民环境法治意识及必要性提供理论支持和探讨基础。再加上可持续发展思想、环境伦理学等理论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环境法治研究的领域,对于我们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科学地进行环境保护、加快环境法治建设和提高公民环境法治意识,提供了更为有益的研究思路。

近年来,对于公民、大学生、高中生和职业学校学生关于环境意识和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越来越多,这说明对于环境意识教育的研究层次越来越细分。这就为我们研究技工院校学生环境法治意识培养提供了参考。因此,有针对性地选定技工院校学生这一群体进行环境法治意识培养研究,不仅是我国公民环境法治意识培养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丰富我国环境法治意识研究的层次,同时也能填补我国环境法治意识培养研究在技工院校学生方面的空白。

1.理论层面的意义

技工院校学生环境法治意识的培养,是环境法治意识研究领域中比较特别的一部分,也是环境法治意识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论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我国环境法治意识培养理论体系,而且可以填补环境法治意识理论研究在技工教育方面的空白。环境法治意识既是环境法治实现的重要因素,又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技工院校学生环境法治意识培养研究对于解决学生在环境法治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全面系统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大批有较高环境法治意识的技工人才。所以顺应社会需求的导向,加强技工院校学生的环境法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环境法治意识的研究范围很少涉及技工院校学生,因此在环境法治、环境法治意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技工院校学生这一群体进行专门研究,能够为提高全民环境法治意识提供有力的理论补充。

2.实践层面的意义

发展要求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若没有与发展休戚相关的所有人参与,发展是不可能的(佛朗索瓦﹒佩鲁1979)。那么在发展中始终伴随的环境问题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参与其中。因为环境问题高度概括了全人类命运与共的统一性,向人们深刻昭示了世界正在变小,各国、各民族之间正日益靠近。对待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问题所应持的态度只有一个,那就是共同防止、联合治理。技工院校学生自然而然成为环境保护实践的一部分。因此对技工院校学生环境法治意识培养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基本掌握当前技工院校学生的环境法治意识现状,有效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积极的对策,指导技工院校环境教育工作的科学开展,为教师提供环境法治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整体提高学生的环境法治意识;为企业提供大批有着较高环境法治意识的员工,促进企业通过节能减排、废物利用、防止污染扩散等手段间接提高经济效益;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环境法治意识提供实践例证。

二、研究的现实需要

1.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我国环境问题严峻: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全国600多座城市的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污染严重的城市大气总量浮微粒浓度年日均值超过800微克/立方米,高出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近10倍;全国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水体污染严重,全国七大水系近一半的监测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超标,我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仅占10%;土壤状况不断恶化,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5万平方公里,沙漠面积已由建国时的15亿亩扩大到25亿亩;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加剧,全国有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声环境中,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已累积70亿吨,受污染耕地达1.5亿亩以上。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先进的技术应用和科技创新推动整个社会迅猛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环境形势日趋严峻。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正在加剧并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重,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2.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依法治国”方略自党的十五大确立,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贯彻实施15年来,已经取得了可喜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承上启下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法治化进程的全面推进离不开环境法治建设,这是我国依法治国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法律保障。

3.技工院校学生环境法治意识培养的缺失

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依法治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进,均要求环境法治快速实现,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提高公民的环境法治意识。一直以来技工院校学生的环境法治意识培养都被忽视,造成技工院校的环境法治教育几近空白,既没有形成完善的培养体系,也没有有针对性的环境教育,师资匮乏,课程缺失,使得技工院校的学生连基本的环境法治意识都没有。面对技工院校学生环境法治意识的不足、培养体系的不完善,很有必要在这一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完善全体公民环境法治意识培养的体制。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环境法学理论的要点和意义[J].现代法学,2001(4).

[2]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魏菊梅.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中华建设,2010(1).

[4]解振华.解振华局长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环境工作通讯,1996(8).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咸阳市技工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义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有意义和无意义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