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2015-01-07 15:23秦爱武
职业·下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应用能力计算机教学培养

秦爱武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使得计算机专业成为当前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专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计算机教师基本掌握了先进的计算机理论以及实践知识。但笔者发现,计算机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应用能力的匮乏便是其中之一。本文首先论述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组成以及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教学 应用能力 培养 问题 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渐深入到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并对人的生活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计算机也成为各中职学校最热门的专业,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成为了社会上最炙手可热的专业人才。但是伴随着该专业的发展,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各学校的扩招,导致教师专业教学经验不足和学生质量参差不齐两大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计算机专业的资金、设施等投入不足,导致计算机教学的硬件设施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只知道理论不知道实践,甚至对最简单的计算机问题也无法解答,这背后便是计算机学生应用能力的极其匮乏。如何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成了摆在每一位中职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面前最为重要的课题。

一、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组成及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对计算机硬件的应用能力、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对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等几个方面。

1.计算机理论知识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最重要的前提

计算机专业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课程,但其中实践的比例占得更大一些。在计算机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中,理论是前提,实践是对理论的实施和扩展。理论知识同样也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由此可见,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扎实学好计算机专业的基本理论,对其进行消化和吸收。另外,由于计算机知识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更新和变化,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就需要结合当今社会计算机的发展趋向,及时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

2.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掌握是提高应用能力的基础

众所周知,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硬件指的是计算机的一些外部设备,同样也是软件的物质载体,软件功能的发挥都需要硬件作支撑。计算机硬件方面的能力一般包括:了解计算机内部硬件、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拆卸安装、对硬件进行后期维修和保养等。要想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必须让他们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设备。

3.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应用能力

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学习内容包括软件的安装与卸载、软件的更新、系统的重装、软件的应用、一般软件故障的判断和排除等。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应用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的高低。

4.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指的是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即如何将计算机高效地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让生活、工作、学习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

5.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计算机理论掌握不扎实、实际操作能力不高,从而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机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等问题。这样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使中职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会纸上谈兵。这需要学校和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相关的改革,更有效地对学生们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使他们成为专业技术一流的人才。

二、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1.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把计算机相关理念融入到课堂的每个环节

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已经不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了,现如今的教学都围绕着素质教育这一宗旨。计算机教学也是一样。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便是当前素质教育所积极提倡的。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教师应运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应该主动权移交到学生手中,精心设计教案,对学生学习计算机进行引导,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进行解决,这样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还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增强他们的动手意识,使课外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计算机方面的实践,使其应用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2.学校与校外企业合作开发出一些实际项目,并带领学生参与其中

枯燥的理论知识可能会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要想提起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需要大大增加其上机操作的时间。只有在充足的上机实践中获得成功,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有利于其应用能力的培养。

要想使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就需要给予学生一个“操练场”,学生只有真正投入进去,才会使自己的应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实际参与的项目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亲身体会,真实地了解软件公司的运作方式,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安装与重组的相关流程、常见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等等情况,这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教师的引导,或观看公司计算机专业人员对软硬件进行的设计与开发,都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科研等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其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等的养成。通过参与这些实际项目,学生各方面能力都会有所发展,这对他们未来的就业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改革计算机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

在传统的计算机考试中,一些中职学校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的考试通过率,通常以一些最简单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作为考试题,这样简单的考试题不但不会使学生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反而会让他们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因此,为了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计算机考核方式需要变革。要增加上机的考核内容,或者将到市场进行的计算机相关调研作为考核的内容,这样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总之,计算机专业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毕业后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金卫红.对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8).

[2]乐超.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6(11).

[3]姚强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能力计算机教学培养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