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模式探析

2015-01-07 15:24姚忠杰
职业·下旬 2014年12期

姚忠杰

摘 要: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为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兼顾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把可看、能做、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制作过程和相关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组成教学成品。在专业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若干教学成品的学习,最终让学生掌握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所需的技能。

关键词:教学成品 成品教学 技术知识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已成为职教课改的共识,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也已成为广大职教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实训项目开发、学生技能训练的实施原则。但在从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到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型课程体系的转变过程中,应针对中职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兼顾到两者的长处,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出现“教学过程既为工作过程”、“教学任务既为生产任务”的简单极端化现象。

一、职业教育采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在学科本位型课程体系中,职业教育的课程主要包括了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三类,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基础理论层面的教学、考核。在课程内容上,这三者间的内部联系不强,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理论)与专业技能课(实践)间的关联度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训课在学习对象上不共体。理论知识不能在实训操作过程中起到支持和指导的功能,造成理实在教学内容上的分离。

二是考核形式和达成目标不一致造成教学过程的互不交集。基础课主要是对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点的解析、笔试,及格率、平均分等指标是考核该课程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程度的主要依据。而目前的专业实训课主要是以劳动保障部门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相关内容来开展教学和训练。

三是理论课和实训课在教学空间和教师的不统一,造成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不连贯。在学科体系下,专业课教师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训课教师。而往往教理论的教师有系统的学科知识,但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所以教学中很难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理论对学生后继的专业实训来说指导性不强。作为学校里的专业实训教师,有部分是从生产实践中来的,虽然有丰富的一线操作经验,但往往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很难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理论层面的引导和提高。

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对于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利的,但由于与生产实践联系不密切,对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大。同时由于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相互联系不够,对学生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不大。在技能培训方面,由于没有系统完整的针对实际生产过程的项目式训练,所以学生掌握的技能比较零碎,没有建立完整的技能体系。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成品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在经历了“学科系统化”、“学习理论导向”和“职业分析导向”模式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动态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逐步建立。对于现代职业教育而言,技术知识不仅包括直接用于控制技术过程的技术实践知识,同时还涵盖了理解技术过程的技术理论知识。

1.教学成品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为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兼顾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把可看、能做、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制作过程和相关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组成教学成品。专业教学就是组织学生完成若干教学成品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所需的技能。

2.成品教学

以完成若干教学成品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解整合教材、分析生产工作过程、展示成品、模块分解、材料工具准备、实践操作与知识解析、完成成品检测这七个教学环节来建构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完善学生的职业习惯的教学模式。

3.成品教学模式

成品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可用下图1来表示。

三、成品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让学生的学习任务具有实用功能和价值,在技能实践过程中兼顾生产或服务所需的技术理论知识是成品教学的主要特点。笔者较认同“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先导,以职业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建设是当前中职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的观点。

实训任务的成品化,其意义是较大程度地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首先,成品化的教学任务与学习者的经验的交互,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认为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成品化教学,以成品展示作为项目教学的开始,其目的就是要有效激励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的回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机电专业学生进行金工实训时,老师们会发现学生完成一个“小榔头”的制作时的热情明显要比做一个“凹凸镶配件”时高得多。“小榔头”的现实功用对学生原有认知来说是很清晰的。而“凹凸镶配件”在大部分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就没有,所以学生在完成这个实训任务时因为不知其功能而制作欲望不强。

其次,学习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结合带来的教育价值的提高,对学生职业化程度向更深层次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三,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训任务的问题提出和解决过程。在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中,实践性思考方式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左藤学的观点,实践性思考的第一核心要素是“情景性判断”,即在实践情景中判断问题的实质,从而指导实践或帮助理解技术内涵。所以,技术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更有价值。这种思考过程是与情境和“物”紧密结合的,这与传统的技术理论知识学习中的理论性沉思有本质的区别。

第四,同学间有效合作模式的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与工作过程中的合作生产相联系。让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在团体与个人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机制下,促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成品教学的应用

1.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内容要针对实际工作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例如在电工类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中,笔者根据家装电工和企业维修电工的职业技能要求,将电工技术基础、电工技能与训练、电力拖动三本教材进行了教学成品化的整合。家装电工要求学生掌握室内供电电路及配电方式、室内布线及线路的安装、入户器材及室内电气设备的安装等技能,结合实训环节,向学生传授电路组成、负载连接、相关电量计算、开关导线选用方法等理论知识。企业维修电工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低压电器和机床电路中的各种控制电路的组成、安装等技能,结合实训环节,向学生传授低压电器选用、电动机控制电路原理等理论知识。

2.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方法

以家装电工中的照明电路为例。

在家装电工照明电路安装时,以“三室两厅住宅电路”为目标成品,如图2所示。然后再对住宅的供电电路进行成品分解,如图3所示。

在照明电路控制方式的教学中,形成集工作任务和知识体系于一体的仿真工作环境,也让科学知识应用于特定情境中。应用案例如表1所示。

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改革伊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思想,需要通过全体职教教师的智慧和实践,来形成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

[3]覃常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内容体系重构[J].职教论坛,2010(5).

[4]冯小玲,王连英.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0(8).

[5]徐大真,禹平.职教视野中基于技术知识传递的抛锚式教学[J],职教论坛,2010(9).

(作者单位: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endprint

摘 要: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为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兼顾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把可看、能做、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制作过程和相关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组成教学成品。在专业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若干教学成品的学习,最终让学生掌握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所需的技能。

关键词:教学成品 成品教学 技术知识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已成为职教课改的共识,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也已成为广大职教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实训项目开发、学生技能训练的实施原则。但在从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到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型课程体系的转变过程中,应针对中职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兼顾到两者的长处,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出现“教学过程既为工作过程”、“教学任务既为生产任务”的简单极端化现象。

一、职业教育采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在学科本位型课程体系中,职业教育的课程主要包括了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三类,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基础理论层面的教学、考核。在课程内容上,这三者间的内部联系不强,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理论)与专业技能课(实践)间的关联度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训课在学习对象上不共体。理论知识不能在实训操作过程中起到支持和指导的功能,造成理实在教学内容上的分离。

二是考核形式和达成目标不一致造成教学过程的互不交集。基础课主要是对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点的解析、笔试,及格率、平均分等指标是考核该课程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程度的主要依据。而目前的专业实训课主要是以劳动保障部门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相关内容来开展教学和训练。

三是理论课和实训课在教学空间和教师的不统一,造成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不连贯。在学科体系下,专业课教师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训课教师。而往往教理论的教师有系统的学科知识,但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所以教学中很难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理论对学生后继的专业实训来说指导性不强。作为学校里的专业实训教师,有部分是从生产实践中来的,虽然有丰富的一线操作经验,但往往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很难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理论层面的引导和提高。

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对于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利的,但由于与生产实践联系不密切,对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大。同时由于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相互联系不够,对学生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不大。在技能培训方面,由于没有系统完整的针对实际生产过程的项目式训练,所以学生掌握的技能比较零碎,没有建立完整的技能体系。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成品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在经历了“学科系统化”、“学习理论导向”和“职业分析导向”模式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动态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逐步建立。对于现代职业教育而言,技术知识不仅包括直接用于控制技术过程的技术实践知识,同时还涵盖了理解技术过程的技术理论知识。

1.教学成品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为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兼顾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把可看、能做、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制作过程和相关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组成教学成品。专业教学就是组织学生完成若干教学成品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所需的技能。

2.成品教学

以完成若干教学成品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解整合教材、分析生产工作过程、展示成品、模块分解、材料工具准备、实践操作与知识解析、完成成品检测这七个教学环节来建构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完善学生的职业习惯的教学模式。

3.成品教学模式

成品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可用下图1来表示。

三、成品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让学生的学习任务具有实用功能和价值,在技能实践过程中兼顾生产或服务所需的技术理论知识是成品教学的主要特点。笔者较认同“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先导,以职业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建设是当前中职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的观点。

实训任务的成品化,其意义是较大程度地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首先,成品化的教学任务与学习者的经验的交互,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认为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成品化教学,以成品展示作为项目教学的开始,其目的就是要有效激励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的回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机电专业学生进行金工实训时,老师们会发现学生完成一个“小榔头”的制作时的热情明显要比做一个“凹凸镶配件”时高得多。“小榔头”的现实功用对学生原有认知来说是很清晰的。而“凹凸镶配件”在大部分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就没有,所以学生在完成这个实训任务时因为不知其功能而制作欲望不强。

其次,学习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结合带来的教育价值的提高,对学生职业化程度向更深层次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三,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训任务的问题提出和解决过程。在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中,实践性思考方式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左藤学的观点,实践性思考的第一核心要素是“情景性判断”,即在实践情景中判断问题的实质,从而指导实践或帮助理解技术内涵。所以,技术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更有价值。这种思考过程是与情境和“物”紧密结合的,这与传统的技术理论知识学习中的理论性沉思有本质的区别。

第四,同学间有效合作模式的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与工作过程中的合作生产相联系。让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在团体与个人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机制下,促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成品教学的应用

1.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内容要针对实际工作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例如在电工类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中,笔者根据家装电工和企业维修电工的职业技能要求,将电工技术基础、电工技能与训练、电力拖动三本教材进行了教学成品化的整合。家装电工要求学生掌握室内供电电路及配电方式、室内布线及线路的安装、入户器材及室内电气设备的安装等技能,结合实训环节,向学生传授电路组成、负载连接、相关电量计算、开关导线选用方法等理论知识。企业维修电工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低压电器和机床电路中的各种控制电路的组成、安装等技能,结合实训环节,向学生传授低压电器选用、电动机控制电路原理等理论知识。

2.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方法

以家装电工中的照明电路为例。

在家装电工照明电路安装时,以“三室两厅住宅电路”为目标成品,如图2所示。然后再对住宅的供电电路进行成品分解,如图3所示。

在照明电路控制方式的教学中,形成集工作任务和知识体系于一体的仿真工作环境,也让科学知识应用于特定情境中。应用案例如表1所示。

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改革伊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思想,需要通过全体职教教师的智慧和实践,来形成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

[3]覃常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内容体系重构[J].职教论坛,2010(5).

[4]冯小玲,王连英.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0(8).

[5]徐大真,禹平.职教视野中基于技术知识传递的抛锚式教学[J],职教论坛,2010(9).

(作者单位: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endprint

摘 要: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为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兼顾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把可看、能做、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制作过程和相关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组成教学成品。在专业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完成若干教学成品的学习,最终让学生掌握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所需的技能。

关键词:教学成品 成品教学 技术知识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已成为职教课改的共识,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也已成为广大职教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实训项目开发、学生技能训练的实施原则。但在从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到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型课程体系的转变过程中,应针对中职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兼顾到两者的长处,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出现“教学过程既为工作过程”、“教学任务既为生产任务”的简单极端化现象。

一、职业教育采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在学科本位型课程体系中,职业教育的课程主要包括了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三类,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基础理论层面的教学、考核。在课程内容上,这三者间的内部联系不强,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理论)与专业技能课(实践)间的关联度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训课在学习对象上不共体。理论知识不能在实训操作过程中起到支持和指导的功能,造成理实在教学内容上的分离。

二是考核形式和达成目标不一致造成教学过程的互不交集。基础课主要是对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点的解析、笔试,及格率、平均分等指标是考核该课程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程度的主要依据。而目前的专业实训课主要是以劳动保障部门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相关内容来开展教学和训练。

三是理论课和实训课在教学空间和教师的不统一,造成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不连贯。在学科体系下,专业课教师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训课教师。而往往教理论的教师有系统的学科知识,但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所以教学中很难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的理论对学生后继的专业实训来说指导性不强。作为学校里的专业实训教师,有部分是从生产实践中来的,虽然有丰富的一线操作经验,但往往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很难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理论层面的引导和提高。

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对于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利的,但由于与生产实践联系不密切,对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大。同时由于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相互联系不够,对学生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不大。在技能培训方面,由于没有系统完整的针对实际生产过程的项目式训练,所以学生掌握的技能比较零碎,没有建立完整的技能体系。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成品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在经历了“学科系统化”、“学习理论导向”和“职业分析导向”模式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动态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逐步建立。对于现代职业教育而言,技术知识不仅包括直接用于控制技术过程的技术实践知识,同时还涵盖了理解技术过程的技术理论知识。

1.教学成品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为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兼顾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把可看、能做、有实用功能的产品制作过程和相关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组成教学成品。专业教学就是组织学生完成若干教学成品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所需的技能。

2.成品教学

以完成若干教学成品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解整合教材、分析生产工作过程、展示成品、模块分解、材料工具准备、实践操作与知识解析、完成成品检测这七个教学环节来建构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完善学生的职业习惯的教学模式。

3.成品教学模式

成品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可用下图1来表示。

三、成品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让学生的学习任务具有实用功能和价值,在技能实践过程中兼顾生产或服务所需的技术理论知识是成品教学的主要特点。笔者较认同“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先导,以职业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建设是当前中职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的观点。

实训任务的成品化,其意义是较大程度地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首先,成品化的教学任务与学习者的经验的交互,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认为学习过程是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成品化教学,以成品展示作为项目教学的开始,其目的就是要有效激励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的回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机电专业学生进行金工实训时,老师们会发现学生完成一个“小榔头”的制作时的热情明显要比做一个“凹凸镶配件”时高得多。“小榔头”的现实功用对学生原有认知来说是很清晰的。而“凹凸镶配件”在大部分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就没有,所以学生在完成这个实训任务时因为不知其功能而制作欲望不强。

其次,学习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结合带来的教育价值的提高,对学生职业化程度向更深层次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三,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训任务的问题提出和解决过程。在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中,实践性思考方式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左藤学的观点,实践性思考的第一核心要素是“情景性判断”,即在实践情景中判断问题的实质,从而指导实践或帮助理解技术内涵。所以,技术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更有价值。这种思考过程是与情境和“物”紧密结合的,这与传统的技术理论知识学习中的理论性沉思有本质的区别。

第四,同学间有效合作模式的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与工作过程中的合作生产相联系。让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在团体与个人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机制下,促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成品教学的应用

1.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内容要针对实际工作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例如在电工类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中,笔者根据家装电工和企业维修电工的职业技能要求,将电工技术基础、电工技能与训练、电力拖动三本教材进行了教学成品化的整合。家装电工要求学生掌握室内供电电路及配电方式、室内布线及线路的安装、入户器材及室内电气设备的安装等技能,结合实训环节,向学生传授电路组成、负载连接、相关电量计算、开关导线选用方法等理论知识。企业维修电工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低压电器和机床电路中的各种控制电路的组成、安装等技能,结合实训环节,向学生传授低压电器选用、电动机控制电路原理等理论知识。

2.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方法

以家装电工中的照明电路为例。

在家装电工照明电路安装时,以“三室两厅住宅电路”为目标成品,如图2所示。然后再对住宅的供电电路进行成品分解,如图3所示。

在照明电路控制方式的教学中,形成集工作任务和知识体系于一体的仿真工作环境,也让科学知识应用于特定情境中。应用案例如表1所示。

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改革伊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思想,需要通过全体职教教师的智慧和实践,来形成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

[3]覃常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内容体系重构[J].职教论坛,2010(5).

[4]冯小玲,王连英.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0(8).

[5]徐大真,禹平.职教视野中基于技术知识传递的抛锚式教学[J],职教论坛,2010(9).

(作者单位: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