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生英语素质的课程改革

2015-01-07 15:35刘一诺
职业·下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就业课程改革高职

刘一诺

摘 要:当前高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职教育肩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应用型人才的责任,是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源头,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然而,当前高职生某些方面的素质不高,影响到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高职人才对社会生产的服务性功能。在高职生所欠缺的素质中,英语素质不高显得尤为突出,确定英语素质培养方向,提高高职生英语素质,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生英语素质课程改革的背景、必要性和举措,为进行课程改革的高职院校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就业 英语素质 高职 课程改革

课 题:本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JG14EB014。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教育与社会教育大力发展的重点。高职教育承载着教育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应用型人才的责任,是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源头,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然而,当前高职生某些方面的素质不高,影响到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高职人才对社会生产的服务性功能。在高职生所欠缺的素质中,英语素质不高显得尤为突出,确定英语素质培养方向,提高高职生英语素质,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生英语素质的课程改革背景

提高高职生英语素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内容,而且始终都未曾间断。然而“中国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在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评估与考核等关键问题上,仍然缺乏准确的定位及自己的特色。”对高职学生英语素质的培养无论是在培养方法还是在培养模式上都未尽如人意,有待完善,而高职生素质的培养必须要有方向性,需要正确导向。从高职生学习的终极目标来看,以就业为导向是最佳的素质培养引领方向,可以起到直指目标的作用。

在高职生英语素质教育方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学者汤小叶曾提出,一直以来人们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理解仅限于专业词汇的教学和翻译大量的文献。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了反作用。郭曦在论文中指出“对于高职专业英语课的实施,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以语言交互活动为中心来设计不同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不应只是以传授语言知识点为中心。”培养高职生的英语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职生的英语素质在就业导向的指引下应该是综合性的、全面发展的、体现职业特点的,而且是以能力为本位,具有长期效应的。

二、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生英语素质的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由高职生的特点及工作性质所决定

当前高职生的素质培养方案往往照搬自本科类院校,忽视高职院校及其学生的特点,素质培养方向错位,培养过程自然会事倍功半,学不为所用。高职学生不同于本科类学生,其素质体现在学生英语学习素质与能力以及未来的英语素质就业需求方面,同时,高职学生又不同于其他职业院校的学生,因为高职生未来将成为高级蓝领、工程师,需要具有一定的工作技术水平。针对高职生的在校及工作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生英语素质进行课程改革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2.实现高职英语与其专业的结合

在以往的高职教学中,高职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是完全分开的,各个专业的英语学习内容,尤其是基础英语的学习内容千篇一律,并未体现出高职生的专业对英语的具体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生的英语素质可以通过选取适当的教材,遴选合适的英语教学资料,使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等促进高职英语与其专业的结合,实现英语为专业服务、为职业服务、为工作服务,从而实现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3.更加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生英语素质培养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岗位能力对英语素质能力的要求包括英语岗位交流能力、简易岗位英文资料的翻译与阅读能力以及简单的岗位应用文写作能力。通过高职生英语素质培养提高英语岗位交流能力,包括职场中与本单位人士和单位外人士的交流,掌握英语职场交流知识、职场交流用语与职场交流技巧。通过高职生的英语素质培养提高简易岗位英文资料的翻译与阅读能力,包括产品说明书、技术说明书、合同、信函等,以满足岗位工作的英语需要。通过高职生英语素质培养提高岗位应用文写作能力,包括英语简历、产品介绍、产品说明书、技术指导、维修指南、邀请函和通知等职业常用文件材料。而且,在培养高职生英语岗位交流能力、岗位英文资料翻译与阅读能力以及岗位应用文写作能力时,给予学生的是一种更为重要而深层的能力,即学生的英语持续学习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生英语素质课程改革的举措

1.高职生英语素质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

改革应该着眼于高职生能力的培养,从能力的发展出发,设置课程标准要细化到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教学内容以实用、切合生产实际为主,杜绝过分追求教学体系的完善;高职英语教学理论的选取最终落在应用上,坚持“必须,够用”的原则;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与高职生所学专业、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相关,并始终保持一致,形成符合职业培养目标的课程特色,缩短与就业之间的距离;改变单一传授语言知识或技能的方式,充分掌握高职生的专业英语目标,从重视高职生的英语知识传授向重视英语能力的培养转变,加强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将英语素质培养的教学观传递给教师和学生,促进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合作,使学生明确培养目标和自身英语素质发展方向,避免学习的盲目性与学习意识的淡薄。

2.高职生英语素质的培养需要以校企合作为支撑

以就业为导向必然要求英语素质培训有企业的指导与深层次参与。高职院校与企业实现产学研合作,使学校教育与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相融合,探索和建立长效机制,在学校建立实验实训基地,并不断更新,密切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拓展学生英语素质与英语技能的培养途径,提高学生的企业职业岗位实用英语能力,实现由学校到企业工作岗位的平稳过渡。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已经具有实验实训基地,但只是用在专业教学建设中,并未在学生英语素质的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没能顾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教学改革,可以使专业建设中的实验实训基地得到充分利用。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掌握当前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以便有方向性地进行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转变和调整,最终使企业受益,避免高职生向工作岗位的艰难过渡,直接招入技术综合型人才。如有必要,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也可以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变动,增加或调整英语教学课程。合作是双方的,校企合作在为企业带来所需人才的基础上,也会为企业营造“学习型企业”的环境。

3.鼓励高职生参加英语技能大赛及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英语活动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生英语素质的教学改革必然提倡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类活动,包括竞技类、合作类、合作竞技类、组织协调类、参与类等。通过竞技类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扎实英语基本功,并受到精神层面的触动,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通过合作类或合作竞技类的英语活动可以使高职生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营造高职生内部互相学习的氛围。组织协调类英语活动,无疑会对学生英语组织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并能够增强学生对英语类人才的认识与认同感。参与类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英语能力提高与英语素质发展的方向。

4.加强高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英语人才,首先要有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高职英语教师虽然英语素质过硬,但专业知识相对匮乏,而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生英语素质要求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进行企业挂职锻炼等相关的企业活动,并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以满足高职生英语素质培养的需要。在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教材建设,教材的建设主线是满足就业的需求,而不必过多地追求学术性。

四、小结

总之,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生英语素质的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学校领导以及全体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高职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专业英语素质和实用英语素质,使高职生的在校英语学习时间获得充分利用,从而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最终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达到学校为企业输送优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龚兵.高职英语的ESP解决方案——来自社会调查的答案[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2]汤小叶.ESP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3]郭曦.改进高职院专业英语教学的对策与思考[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4]郝鹏,龙丽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J].课程与教材,2013(6).

(作者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课程改革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