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幼师毕业生素质能力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5-01-07 19:02胡红玲
职业·下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现状调查幼师中职学校

胡红玲

摘 要:本文以中职幼师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整体的工作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出毕业生职业素质还没有形成、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发展不均衡、欠缺对幼儿园活动的自我设计和创新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前教育 毕业生 现状调查 对策 幼师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第一阶段,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向早期教育延伸,学前教育已成为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新诉求。

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幼儿师范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但在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毕业生的质量等问题也相继出现。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及对学校、幼儿园的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中职校幼师专业毕业生。

2.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中职幼师毕业生调查研究的文献资料和国内相关内容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

支撑。

(2)调查法。

(3)访谈法。访谈10位幼儿园园长,其中公办园园长3位,私人幼儿园园长7位。了解各地毕业生综合素质及能力。

(4)问卷调查法。在随机抽取的10所幼儿园中发放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7份,有效问卷9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了97%和95%。

3.研究结果与分析

(1)有关中职幼师生知识结构的调查。中职幼师专业是以培养幼儿师资力量为目的的学科专业,属于师范类学科,要求毕业生具备言传身教的能力。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幼儿生理卫生知识和幼儿教育学等多方面的育儿知识;从专业技能知识上,要求具有扎实的乐理知识、美工知识、舞蹈、钢琴演奏技能及幼儿活动课的教学组织能力等。因此,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具有综合性特点。

(2) 中职幼师生基础知识情况调查。以上调查显示中职幼师学生普通文化知识一般,这同中职幼师学生的招生来源有直接关系。中职学生主要来源:一是中考分数偏低,没能被高中录取的学生;二是初中都没有毕业,中途辍学分流的“问题学生”;三是社会上打工后又想返校学习的社会青少年。这些学生都是在各类原因促使下不得已来校就读。这类学生对初中文化知识都没有进行系统学习或学习较差,很难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普通文化基础。而基础文化知识差,使这些学生理解力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习自觉性差,难以管理,在学习幼师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时,表现得力不从心,难以适应幼师的学习生活,导致对幼师专业知识课学习主动性不高,知识掌握程度差。

(3)中职幼师生专业技能知识情况调查。幼儿园专业技能知识:一是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儿童文学等;二是基础技能知识,包括学生弹奏、美术、舞蹈等;三是职业能力,包括幼儿园活动设计、幼儿园实操、幼儿园一日活动等。

中职学生的年龄及幼师专业技能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时积极性比较高,学习兴趣大。在对毕业生调查及园长走访中,园长们肯定了学生基础技能水平,尤其是舞蹈和韵律操类等身体技能类课程学习较好,能够胜任幼儿园操类教学的需要。但学生美术、手工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儿歌即兴弹、伴奏能力表现一般。

在学生专业知识方面,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专业知识学习较为死板,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同幼儿园课堂进行紧密结合以学以致用。这与我们中职学校现行的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中职学校的课程及特点有着极大的职业性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应当将幼儿园丰富的案例加到教育学、心理学及卫生学的课堂中,将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学生职业能力上,主要表现为幼儿园活动设计、幼儿园实操、幼儿园一日活动等。在对相关学校调查中显示:很多学校幼师课程设置中,有关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设置比例很小,有的学校几乎没有职业能力课程。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在实训和教师指导中结合完成,并通过实际的工作加以历练。单纯的课堂或简单的理论讲解,是没法让学生的职业能力真正得到提高的。

(4)中职幼师生法律、人文、管理知识情况调查。中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人文及管理知识都较差。学生年龄小,思想单纯,学校的课程设置没有专门涉及相关的法律、人文课程,加之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或很少关注这些知识,都使得学生在这些方面能力较弱。

(5)有关中职幼师生综合素质的调查。中职幼师生综合素质及能力调查分两部分,一是综合素质,二是实际能力。

在思想上,要求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修养和教育科学修养等;要求学生能够在集体里表现出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协作意识。幼师学生常参加一些表演及组织活动,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表现较好,但因为年龄小,敬业精神不强。

中职校园各类活动的举行有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但因学生对参加活动的看法及兴趣不同,学生实际能力发展表现出不平衡特征。整体来说,学生的实际能力还较弱。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中职幼师学生普通文化知识一般。这同中职幼师学生的招生来源有直接关系。

(2)学生基础技能水平中舞蹈和韵律操类等身体技能类课程学习较好。学生美术、手工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儿歌即兴弹、伴奏能力表现一般。

(3)知识学习较为死板,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同幼儿园课堂进行紧密结合以学以致用。

(4)学生职业能力一般,学校课程设置中,需要加大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的设置。

(5)中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人文及管理知识都较差。

(6)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表现较好,但敬业精神不强。

(7)学生实际能力发展表现出不平衡特征。整体来说,学生的实际能力还较弱。

2.建议

(1)调整幼师的课程设置,既要重视基础文化课,又要兼顾职业能力课。在国家的中职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的指导思想下,进一步梳理课程内容,依据岗位能力细分,建立专业理论课、职业能力课、基础技能课、扩展技能课、幼儿园见习与实习模块,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育与学科方向侧重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目的。使学生在基础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有所长,掌握专业技能知识,并能同幼儿园职业密切联系起来,灵活运用,学以致用。

(2)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先进形象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利用国内外有关幼儿园的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或场景教学,让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都枯燥的知识融入到生动的案例场景中。并在案例中,适时渗透法律、人文、管理等知识,让学生在看视频、听故事里学到跟自己职业最贴近的知识。

(3)加强校园合作。加强校园合作,利用幼儿园实际的工作环境,对幼师学生定期开展“实战性”实习,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及实用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作者单位: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状调查幼师中职学校
男幼师荒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