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防治药剂筛选及不同防治适期试验报告

2015-01-08 07:31王燕凤王燕丽
现代农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肽酶芽胞井冈

王燕凤 王燕丽

灵武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一、试验目的

通过本试验筛选出防治稻瘟病的最佳药剂及最佳防治适期。

二、试验设计

1.试验地基本情况

地点选择在灵武农场二队郭永其承包地,供试水稻品种为灌区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富源四号。亩播种量25 千克,种子用亮盾包衣剂处理,5 月5 日播后上水;试验地亩施底肥磷酸二铵10 千克,尿素10 千克,追肥第一次5 月28 日亩追施苗肥尿素10 千克,第二次6 月14 日亩追施分蘖肥磷酸二铵5 千克、 尿素5千克,第三次7 月10 日亩追施尿素2.5 千克,全生育期施肥亩折合纯氮15.35 千克,五氧化二磷6.9 千克;前茬种植作物水稻,其它田间管理执行《宁夏水稻轻型技术栽培规程》。

2.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处理及方法。试验设计:本试验是二因子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

药剂因子:3 个

A:嘧肽霉素水剂(有效成分含量: 6%,辽宁省大连奥德植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0 克/亩, 加水16.5千克喷雾;

B: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有效成分含量:1000 亿芽孢/克,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 克/亩,加水16.5 千克喷雾;

C:井冈·蜡蚜菌悬浮剂(总有效成分含量:10%,井冈霉素含量2%, 蜡质芽孢杆菌含量8%,)100 毫升/亩。

防治适期因子:7 个

①7 月6 号拔节期;

②7 月25 号孕穗期;

③8 月11 号抽穗期(30%抽穗);

④①②;

⑤①③;

⑥②③;

这种模式的特点:1)旅游企业统一经营,避免农户个体经营的恶性竞争;2)入社农户有租金和红利收入;3)农宅合作社对接旅游企业,既增大了农户讨价还价的集体力量,又避免了农户与企业直接交涉不必要的麻烦;4)农宅合作社能够更有效地保护农户的利益;5)农户还可以有旅游就业的工资收入和旅游创业收入。

⑦①②③;

试验各处理设置: 共设21 个处理。

水稻稻瘟病不同药剂防治时期筛选试验处理

本试验设3 次重复, 每个重复设1 个空白对照,共69 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4×17=68 平米。

(2)调查内容及方法。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分别在药前、药后7 天、14 天和成熟期调查一次。 调查稻瘟病发病率,病情指数情况,计算防效。

病情分级标准及计算方法:

叶瘟:以叶片为单位,分四级。0 级:无病;1 级:病斑小(长度0.5 厘米以下)而少(5 个以下);2 级:病斑小而多(5 个以上)或大(长度0.5 厘米以上)而少;3级:病斑大而多;4 级:全叶枯死。

穗瘟:共分4 级。 0 级:无病;1 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2 级:每穗损失20%左右(1/3左右枝梗发病);3 级:每穗损失50%左右(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秕);4 级:每穗损失70%左右(穗颈发病,大部瘪谷);5 级:每穗损失90%左右(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计算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1.叶瘟相对防效

(1)一次药后防治。表1 试验结果表明,①期药后7 天,各处理防效在20.35%~29.82%之间,经方差分析各处理之间不显著;①期药后14 天,各药剂处理与其它非药剂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药剂间无显著差异。

表1 不同防治药剂及防治适期病情指数、相对防效

(2)二次药后防治:表2 中二次药后7 天、14 天平均相对防效分别为53.82%~68.12%、59.15%~76.12%。 经方差分析,药剂因素间达到极显著水平,井冈蚜菌与嘧肽酶素、 枯草芽胞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后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防治适期因素中一次打药①、②与①②期二次打药间差异不显著,但以上与均与未打药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见表4、5)。

表2 不同防治药剂及防治适期病情指数、相对防效

表3 不同防治药剂及防治适期病情指数、相对防效

(3)三次药后防治:从表3 看,嘧肽酶素、井冈蚜菌、 枯草芽胞三次防治相对防效分别达70.09%、80.93%、81.48%。 方差分析三次药后10 天药剂因素间达到显著性差异,井冈蚜菌与嘧肽酶素、枯草芽胞间差异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后者之间无差异。 防治适期因素间达极显著性差异, ①②③三次打药与①、③一次打药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与②、①②、①③、②③间无差异;②、①②、①③、②③间与③一次打药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但①一次打药间差异不显著(见表6、7)。

表4 二次药后7 天(8 月1 日)药剂因素间差异显著性多重比较

表5 二次药后14 天(8 月11 日)药剂因素间差异显著性多重比较

表6 三次药后(8 月22 日)药剂因素间差异显著性多重比较

表7 三次药后(8 月22 日)防治适期因素间差异显著性多重比较

2.穗颈瘟相对防效

(1)药剂因素间。 三次防效①②③最高,嘧肽酶素、 井冈蚜菌、 枯草芽胞分别达80.24%、84.77%、88.83%。 方差分析药剂因素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井冈蚜菌与嘧肽酶素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井冈蚜菌与枯草芽胞间差异显著(见表8)。

表8 穗颈瘟(9 月12 日)药剂因素间差异显著性多重比较

(2)防治适期因素间:①②③与与①、②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③、①②、①③差异显著,与差异不显著;③、①②、①③、②③与①差异极显著,但其适期之间差异不显著(见表9)。

表9 穗颈瘟(9 月12 日)防治适期因素间差异显著性多重比较

(3)药剂与防治适期交互因素间:三个药剂与防治适期交互因素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其中,井冈蚜菌药剂①②③、②③与①达极显著水平,与②达显著水平,③、①②、①③与①达显著水平,与②差异不显著,其间差异不显著(见表10、11、12)。

表10 A1 因素在不同B 因素下的处理组合间的差异显著性多重比较

表11 A2 因素在不同B 因素下的处理组合间的差异显著性多重比较

表12 A3 因素在不同B 因素下的处理组合间的差异显著性多重比较

四、结论与讨论

1.试验结果表明,以井冈.腊蚜菌于孕穗期、抽穗期(30%抽穗)开展二次防治或同时在拔节期开展三次防治防效较好,枯草芽孢杆菌次之。

2.本试验调查工作量大,调查人员多,人为误差加大,可能对试验的准确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建议在以后的试验中进一步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

3.本试验参试药剂为生物制剂,在使用时间上应在下午4 时后施药效果最佳。

4.穗颈瘟用药适期,据有关应在10%抽穗而大部分穗苞裂口期防效最理想。建议今后防治穗颈瘟时间段应更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肽酶芽胞井冈
单细胞分析研究二氧化氯对杀蚊细菌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芽胞的影响
井冈的山泉水
高压热杀菌技术灭活细菌芽胞机理研究进展
红五军井冈突围
γ-谷氨酰转肽酶基因工程菌的研究进展
“γ谷氨酰转肽酶”与肝胆系统疾病
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组分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的相关性研究
井冈杜鹃
芽胞结构的研究进展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降糖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