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预警机制完善措施

2015-01-08 17:55刘晓峰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2期
关键词:海洋环境完善措施

刘晓峰

【摘 要】 海洋是人类社会宝贵的财富资源,但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快速增长,海洋生态恶化与海域污染日益恶化。现阶段,海洋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接下来,本文将进一步探究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预警机制完善措施。

【关键词】 海洋环境 保护预警机制 完善 措施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控制与防止城市建筑、工农业、海上采油等对海洋造成的污染,并积极建立了近海环境规划与环境监测网络,但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更好的保护海洋资源、促进其可持续利用,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1 预警原则概念

现阶段,不同国际条约对于预警原则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是,不同表述方式均有三种共性:(1)该原则对于环境保护有着指导作用,其解决不确定性环境问题。(2)预警原则,一方面需要解决确定性危害,一方面需要谨慎对待可能性危害。(3)在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之前,必须进行全面调研评估,从而选择环境最小的危害方式。

在本质上来说,预警原则指的是如果出现不可恢复或者严重环境危险,即便没有确定、充足的证明,也必须积极采取相关对策降低潜在危险,与此同时,还需要全面考虑相关措施的花费与可能性收益。可以把预警原则分为如下要点:(1)在获得充足证据前,对于不确定性环境因素采取的措施。(2)预留一定的承受余地与生态容纳作为缓冲空间。(3)必须认真评估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谨慎决策,预防管理带来的损害。(4)与传统环境法的举证责任不同,预警原则将举证责任转移给了环境活动的行为者。(5)在预警机制运用过程中,需要积极考虑成本与收益原则,更好的比较、分析预警机制带来的花费与收益。

2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预警机制完善措施

2.1 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

为了全面确保预警原则的适用性,必须完善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重点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将预警原则积极纳入法律体系中去,作为环境保护的指导性原则,并积极明确预警方法与对策。与此同时,尽快制定具体的法律实施细则,对于行政规章制度进行合力修改,进一步明确预警机制的措施与原则,进一步推动海洋保护中预警原则的适用。

2.2 完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实施预警原则,是需要大量可靠的科学信息支持。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预防原则实施,也需要大量的海洋环境信息的有效支持。这些信息正是来源于海洋监测体系。新形势下,必须完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第一,进一步提升海洋环境检测技术以及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对海洋环境检测技术与管理科学方面的研究。第二,进一步拓宽监测范围,积极退订赤潮检测、生物检测以及与海洋开发密切相连的海域功能检测。第三,积极建立以海洋局直属监测体系与地方海洋监测体系为主体的覆盖全国的环境监测体系,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积极吸收渔业部门、交通部门、环保等部门,并适当增加环境监测的监测站点数与监测面积,积极引入智能检测系统,做好同好海洋信息检测力度,同时加快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工作,全面提高数据共享几率与数据利用率。

2.3 完善预警体系

第一,强化装备能力建设力度,保障各项监测数据准确性。可以说,装备能力是预警体系的基础,其能力直接与预警好坏密切联系。新形势下,必须积极购置先进检测设备,全面提高在线监测、实验室监测等能力。第二,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体系。立健全完善的信息发布平台,健全信息发布机制与信息反馈机制,最大限度保障信息发布的及时性、透明性与真实性,进一步形成有效的预警体系。使得每位居民都等及时了解到最新信息,更好的做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第三,强化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力度。预警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预警体系的运作。加强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与学习力度,通过培训学习与外送深造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提高预警人员的准入审核力度,全面提高综合能力素质。加强人才管理创新力度,积极优化人才结构,有效解决工作人员超时间负荷以及人员严重不足问题。第四,建立科学的运行体制,全面提高运作效率。运行体制包括全面的运行方式、制约机制、管理制度、信息传递、工作规范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职能合理、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的组织机构,明确不同机构之间的具体权责分工。同时,建立应急预案机制,积极针对各种突发性事件。

2.4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要想实现海洋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必须积极吸收公众参与进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第一,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与预警原则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公众对于预警原则的了解以及环境保护意识。比如说,在中小学教材中,合理增加海洋环保的知识内容;在科研机构与高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保护海洋活动,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加强公众教育力度,积极普及相关知识,全面提升公众环境保护的自觉性,进而形成政府管理部门与公众共同保护环境的良好局面。第二,实施预警原则,需要评估危险系数、成本与效益、阈值等等。所以说,政府部门需要积极聘请海洋经济领域、生态环境等专家,成为专门的委员会,全面评估危险系数与成本收益。另外,通过公众平台的建立,积极鼓励公众以及其他学术组织积极提出意见,为预警决策积极献计献策。并通过这一平台公布预警决策,听取公众意见与评价,然后积极修订立法与决策,保障预警原则的有效实施。第三,充分重视与发挥非政府组织的重要力量,积极转变政府观念,支持与鼓励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在环境保护机制中,积极吸引非政府组织的加入,共同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保障预警原则的有效实施。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预警原则开始入手分析,从四个方面: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完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完善预警体系,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详细论述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预警机制完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灿发.论修订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特点[J].法制与管理,2000(14).

[2]郭院.论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3]边永民.论预先防范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J].河北法学,2006(12).

[4]张民声.实例分析海域使用论证对海洋环境保护的作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05).

[5]李权昆.海洋环境保护的政府行为及其反思[J].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洋环境完善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